利物浦vs热刺复盘:无与伦比的90分钟

冯球必侃 冯球必侃

请认真回忆一下,你有多久没有看过这样一场完美的足球比赛:其一,比分上双方分出了胜负,但比赛内容却没有一方是失败者;其二,全场只有三个进球,但没有一分钟是多余的;其三,两队都把各自的看家本领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又有意料之外的变招;其四,两位教练在90分钟之内的所有决定都是正确的,比赛最后的结果也交给了某个特定时刻的灵光一现。

这场完美的比赛就是刚刚结束的利物浦2比1战胜热刺的英超榜首大战,让它变得更加完美的是,你坐在屏幕前听到的比赛背景音来自于安菲尔德的现场球迷,而并非2020年里已经成为新常态的虚拟背景。当你隔着屏幕听到"你永远不会独行"的歌声时,你甚至无法想象这样清晰响亮的声音来自于现场仅仅2000名球迷。

这之所以是一场完美的比赛,是因为它的亮点并非来自于逆转、点球、红牌这些我们熟悉的戏剧性情节,而是来自于丰富、纯粹、快节奏的比赛内容本身。在这样一场大战当中,双方的犯规数量仅有17次,全场只有2张黄牌,如果不是孙兴慜进球的VAR检查,你甚至可以忽略掉主裁判安东尼-泰勒的存在。

这之所以是一场完美的比赛,是因为比赛的悬念保持到了第90分钟,两队虽然是不同风格,但却势均力敌,以至于比赛最后几分钟以另外一种剧情结束,你也不会感到不合理。即使菲尔米诺没有打进那个绝杀头球,你也会觉得这是一场无比过瘾的1比1平局;即使最终获胜的是热刺,而这又是一场典型的穆式胜利,如果你看过整场比赛的过程,也不会感到太过于惊讶。

这之所以是一场完美的比赛,当然还因为我们早已熟知的这些大背景:克洛普与穆里尼奥两大名帅的斗法,利物浦的主场65场不败和热刺近期连续11场不败,"亚洲之光"孙兴慜与"非洲荣耀"萨拉赫、马内之间的较量,红军对于用一场胜利来告慰刚刚过世的霍利尔的渴望,以及热刺对于圣诞赛程开启前留在榜首的寄予。没有这些背景故事,90分钟的比赛就算踢得再精彩,完美程度也会大打折扣。

这是一场亚非拉足球的胜利,在这样一场欧洲最高水平联赛的榜首大战中,三位进球者全都来自于亚非拉国家。进球后的孙兴慜和萨拉赫继续领跑英超射手榜;而菲尔米诺终于在关键战役中为自己正名,尤其是在安菲尔德的主场球迷面前。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不是2002年韩日世界杯的影响,今天的英超榜首大战可能会是另外一个剧本。

今天的比赛和18年前的世界杯又有什么关系?因为那届世界杯激励了年少的菲尔米诺、萨拉赫和孙兴慜走上足球的道路,有朝一日成为像罗纳尔多一样的前锋。11岁的菲尔米诺在巴西与土耳其的半决赛之前给自己剃了和大罗一样的"阿福头",10岁的萨拉赫在埃及家中的电视机前被罗纳尔多的一次次突破和射门所折服,同样10岁的孙兴慜更是在家门口见证了韩国队打进四强并把"世界杯金靴"当成了自己的奋斗目标。

2002年世界杯同样深深影响了马内。他的祖国塞内加尔在揭幕战中凭借刚刚离世的博巴-迪奥普的进球战胜了法国,一路打进八强追平了非洲球队世界杯最佳战绩,也激励着10岁的马内在街头继续练球,并在几年之后走进了位于首都达喀尔的足校。马内在今天的比赛中虽然没有取得进球,但他在奥里耶和西索科的重重包围下不断冲击着热刺的右边路,为队友菲尔米诺和萨拉赫创造机会。

这是一场再次证明红军后浪能挑大梁的比赛。看了柯蒂斯-琼斯和里斯-威廉斯这两位19岁球员的整场表现,你很难相信这只是琼斯第5次、威廉斯第1次英超首发出场。两位利物浦青训出品的球员在欧冠小组赛中的表现是有目共睹的,尤其琼斯更是在主场战胜阿贾克斯的关键战役中打入全场唯一进球。然而对阵热刺的英超榜首战,可是另一个级别的比赛,要知道对手热刺首发阵容中最年轻的球员是23岁的贝尔温,而利物浦却首发两名19名小将。

琼斯在全场比赛中扮演着利物浦三线串联和持球向前的角色,他在场上的活动范围非常之大,时而出现在右路与亚历山大-阿诺德和萨拉赫形成三角组合,时而在左路与罗伯逊和马内达成同样效应,还多次和中路的菲尔米诺打出撞墙配合。萨拉赫在上半场的进球,就来自于琼斯中路突破受阻之后的解围球机会。

里斯-威廉斯除了下半场开场后的头球解围失误造成伯格温的单刀险情外,整场在中后卫位置上表现得十分沉稳,几次本方禁区内的解围达到了连角球也不给的效果。作为利物浦的中后卫,光做好防守是不够的,里斯-威廉斯在上半场错过了一次向前长传到空档位置的机会,在得到了队友的提点之后,下半场他在中圈附近断球后的直传为萨拉赫制造了良机。

这场比赛同样证明了热刺的"双腰"有多硬。众所周知,赫伊别尔的加盟和西索科的重新被激活,是热刺本赛季至今获得成功的关键,这两位铁腰不仅在热刺的四后卫面前形成了中场防守屏障,也为热刺提供了在比赛的某些时段变阵五后卫、甚至六后卫的可能。本场客战安菲尔德,西索科和赫伊别尔的协作与互补,再次达到了新高度,这也见得穆里尼奥善用双后腰的功力。

整个上半场比赛,穆萨-西索科和赫伊别尔的位置分别靠近两个边路,试图锁住利物浦擅长的左右边路进攻,确实达到了不错的效果,尤其是右路的亚历山大-阿诺德几乎没能获得有效传中机会。下半场赫伊别尔战术犯规身背一张黄牌之后,穆帅果断换上了雷吉隆,使其与本-戴维斯共同防守利物浦的右路进攻,赫伊别尔则回到中路。而穆萨-西索科全场比赛则与奥里耶共同防守利物浦的进攻左路,达到了让马内翻过一堵墙、又撞上了另一堵墙的效果。

这场比赛让人看得过瘾的另一大原因,当然就是克洛普与穆里尼奥的大斗法。穆帅的高明之处不仅是对于双后腰的巧妙使用,还有下半场前20分钟出乎意料的高位逼抢。整个上半场热刺只有75次传球,这是穆里尼奥执教的球队近八年多来最低的数据(根据Opta提供的数据,2012年4月皇马主场2比1战胜巴萨的比赛里,皇马上半场传球数仅有54次)。当热刺带着1比1的比分回到安菲尔德的休息室,相信大部分球迷会认为穆帅下半场会把"摆大巴"的精髓发挥到极致。

上一场客场打平水晶宫的赛后采访中,当被问到为何领先后打得十分保守时,穆里尼奥是这样回答的:"我希望球员们下半场把阵型往上压,但他们没有做到啊"。今晚在安菲尔德的下半场前20分钟,穆帅布置热刺阵型整体上移,中前场球员在利物浦禁区到中圈的范围里压迫逼抢,这一次热刺的球员们做到了。贝尔温和哈里-凯恩获得的几次反超比分的最佳良机,也来自于这个阶段。

再来看看克洛普,渣叔本场战术妙笔在于对柯蒂斯-琼斯的使用。由于热刺囤积重兵限制利物浦的两个边路,亚历山大-阿诺德和罗伯逊的突破下底机会并不多,尤其是右路的阿诺德还要忌惮助攻之后身后给孙兴慜留下的巨大反击空间。克洛普给了琼斯中场自由人的权限,后者也很好地完成了任务,不断通过与锋线和边后卫的小范围配合,在热刺的中场和后防线之间寻找出空档,他出色的控球和传球技术,同样没给热刺太多断球后组织反击的机会。

看过比赛的前30分钟,不少人会问这样一个问题,明明边路没有太好的传中机会,明明利物浦的三叉戟在热刺后卫面前没有任何争顶优势,为何还一次次从并不理想的传中位置把球吊进禁区?然而之后你会发现,原来醉翁之意不在酒,克洛普本来也没期待利物浦能够在对方禁区领空获得太多机会,这样做是为了把宝压在解围之后的二点球争抢上。

正当双方主帅棋逢对手、球员执行力近乎满分的时候,决定比赛结果的就变成了某个时刻、某种方式的灵光一现,这一次站出来的是菲尔米诺。巴西前锋上一次在安菲尔德现场观众面前进球,是在今年3月11日对阵马竞的上赛季欧冠1/8决赛第二回合中,他在加时赛第3分钟的进球让利物浦暂时取得了晋级优势,然而那个夜晚最耀眼的明星,却是此后用两粒进球彻底扼杀红军晋级希望的马科斯-略伦特。

今晚的英超榜首大战,利物浦是比分上的胜利者,而输球的热刺也并没有输掉比赛内容,这场比赛作为"试金石"反而验证了热刺本赛季具备冲冠实力。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