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甲前十三轮各队总结,评级(一)

随着第十三轮的结束,2020年的德甲联赛已经完结。进行中的20-21赛季,各支球队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拜仁依靠最后时刻的绝杀夺回榜首位置;勒沃库森和莱比锡两支球队的表现也很不错;柏林联合和斯图加特则是带来极大惊喜的球队;而老牌劲旅沙尔克04则是一颓到底,难求一胜只能位居榜末。
谨借本文,笔者将结合季前预期,目前成绩及整体表现等因素对各支球队加以总结,评级(这里主要讨论德甲层面的比赛,纯属个人观点)。
拜仁慕尼黑:A+
随着基米希助攻莱万打进绝杀,拜仁慕尼黑在客场战胜了此前积分领先自己的勒沃库森,球队得以重返积分榜榜首的位置,以一场胜利结束了即将过去的一年。
对于拜仁慕尼黑而言,2020年无疑是战果辉煌的一年:上赛季球队历史上第二次拿到三冠王,本赛季又接连将欧洲超级杯和德国超级杯收入囊中,若非世俱杯因疫情原因延迟,球队完全有可能复制当年巴萨六冠王的神话。
2020年前段(上赛季后半程)的17场德甲比赛,拜仁豪取16胜1平,得失球比则为惊人的54:10;相比之下,本赛季13轮过后则为9胜3平1负,得失球为39:19。可以说,本赛季拜仁的联赛表现与上赛季相比差距还是不小的,虽然仍能保持旺盛的火力(场均3球),但从对场面的掌控力,以及防守端的数据方面,拜仁的下滑还是较为明显。
在进攻端,锋霸莱万的进球效率较上赛季更进一步,头13轮便达到上赛季的一半产量(17球),这样的表现无愧于年度FIFA最佳球员之名;而法国边锋科芒则在本赛季取得巨大进步,他个人的盘带,传中等方面技能与球队的整体进攻结合得更加出色,德甲2球7助攻的数据,几乎可以达到平均每场皆有贡献,这样的助攻数更是创造加盟以来的新高;托马斯-穆勒再一次证明自己在优秀的团队中,同样能有着优秀的表现。
拜仁对场面控制力的下滑,不仅体现在控球率(61.5%到58.6%)方面,还在于球队若想把比赛纳入自己想要的,舒服的节奏,其难度也在变大。这一方面是缘于球队自身的人员流动(蒂亚戈的离开)和伤病情况(基米希因伤缺席五轮德甲),另一方面也是在于成绩上耀眼的光环使球队处于明面,对手也会去结合自己的特点找到合适的对抗办法。比如柏林联合的定位球,霍芬海姆与不莱梅的反击,莱比锡的快速传导,换位进攻等。
弗里克时代拜仁成功之道在于“控制,逼抢,进攻”三点,三点之下则是“以攻代守”的基本思路。而本就不是球队所擅长的防守,本赛季的不足之处更加明显:从场均丢球数(上赛季的0.94个到本赛季的1.46个)到场均被射门次数(9.3次到10.8次)都出现了增长。事实上,若不是门将诺伊尔的多次神勇表现,球队是很有可能丢掉更多分数的。防守问题更加明显,其实也与上述提到的,球队对场上局面控制力的下滑有关;此外,防线上的很多球员个人层面本身就是存在短板的。
辉煌成绩过后,外界审视的目光和全新的要求也必然会更高。对于拜仁这样级别的球队而言,连续7轮联赛先陷入0-1落后境地是无法接受的。逆境中扳平或反超虽好,但总是出现这种状况,不可能次次都会如愿。
图片来源:《踢球者》
眼下能回到榜首,但拜仁的隐患不会随之消失。头十三轮球队的成绩谈不上多么出色,在笔者看来是无法评到S级的。要想奔向长远的目标,拜仁全队还得不断提升自我。而伤病转会,赛程密集等客观因素也不应成为球队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勒沃库森:S
上个赛季,勒沃库森在争四大战中失利,只得去到欧联杯征战;本赛季开始前,他们又失去了哈弗茨和弗兰德两位重要攻击手;而解决右后卫问题的重要引援阿里亚斯仅打了一场比赛便因重伤高挂免战牌。这些因素加在一起,让赛季初期的球队很难被外界看得太高。
图片来源:《踢球者》
勒沃库森头十三轮德甲的走势可以分为三段:前3场似乎“符合预期”,连战连平;从第4轮小胜美因茨到12轮大破德比对手科隆之间,球队实现大爆发,取得8胜1平的骄人战绩,也借此一度占据着积分榜第一的位置;最后一场榜首大战面对拜仁,他们在场面上并不落下风,只是因球员个人失误导致丢球,被莱万打进绝杀。
送走了哈弗茨和弗兰德后,勒沃库森的进攻其实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反而变得更加快速,效率方面也有了提升:上赛季球队场均14.5次射门换来1.79球,本赛季13.2次射门换来2.15球。同时,哈,弗二人对位的替代者维尔茨和阿拉里奥,他们的表现也十分出色。
图片来源:《踢球者》
维尔茨作为03后小将,上赛季德甲复赛后进入一线队,迅速赢得主帅博斯认可成为常备人选,并在与拜仁的比赛中创造了德甲最年轻的进球纪录(本赛季被穆科科打破)。本赛季他则是更进一步,成为球队的绝对主力,而且场上的位置也从出道时的边锋,改为和之前哈弗茨类似的右中前卫。相比于上赛季的哈弗茨,维尔茨无需承担太多责任,在场上便可尽情发挥,展现出自己在盘带和传威胁球方面的特点,本赛季德甲已有2球4助的贡献。
中锋阿拉里奥同样在本赛季实现爆发,在新援希克受伤的情况下,他担起球队的得分重任。这位阿根廷国脚在登陆德甲的前三个赛季表现不温不火,75场联赛里有很多是替补出场,平均每3场进1球的效率也不算突出,而且他每年的德甲进球数都未达到两位数。而到了本赛季,他德甲只出场了586分钟便打进8球。尤其是在第四轮(客战美因茨)到第七轮(主对门兴)之间,他在4场比赛中7度破门,直接帮助球队拿到9个积分。
此外,牙买加超跑利昂-贝利也找回了自己最好的状态,重新在右边路驰骋;奥地利后腰鲍姆加特林格能攻善守,《踢球者》给他的场均评分高达2.75;后卫塔普索巴发挥稳健并可入选《踢球者》前十三轮的最佳阵容;就连几近被球队放弃的德拉戈维奇,他的表现也有了明显上扬,重新能占据一个重要位置。
博斯治下的勒沃库森,依然对传控球很是看重。但在此基础上,这位荷兰教头其实也有了一些变通。如今球队上下运转顺畅,新的一年也需要将这种良好的势头延续下去,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挑战,毕竟德甲也才过了13轮,离赛季盖棺定论还远。尤其是对于利昂-贝利,迪亚比,阿拉里奥这样的前场球员来说,之前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发挥不够稳定的问题,要想让自己的职业生涯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他们还需和球队共同努力。
图片来源:《踢球者》
RB莱比锡:S-
和勒沃库森有些类似的是,莱比锡夏窗也失去了两位重要的攻击手:维尔纳和希克。尤其是前者,他上赛季德甲28球8助攻的贡献,与球队44%的进球有关。尽管如此,莱比锡本赛季的成绩整体而言还是不错的,联赛中他们能排在第三位,欧冠小组赛也在最后一轮中力克曼联,从死亡之组中突围。
在防守端,莱比锡做得很好:德甲层面9粒丢球是开赛至今的最少,13轮比赛中有6场比赛他们可以实现对对手的零封,而场均被射门次数(7.9次)也为联赛最低。这方面得益于全队的整体努力,队员们整体年轻体能充沛,前场球员通过积极的高位逼抢尽量将战火燃烧在对方半场;后场球员,如科纳特,于帕梅卡诺等人则普遍具备着较强的身体素质和单防能力,即便因是阵线前提而被对方打身后,他们也有着不俗的会追速度。
而在进攻端,莱比锡依然坚持着以往快速传导,地面渗透的特点。为了应对维尔纳和希克的离去,球队补充了索尔洛特,黄喜灿,小克鲁伊维特等好手,在前场依然具有着丰富的,特点各异的进攻人选:中锋属性的波尔森&索尔洛特,边前腰踢法的奥尔莫&福斯贝里,个人带球突破能力很强的的小克鲁伊维特,脚法出众的恩昆库等。少帅纳格尔斯曼完全可以根据对手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前场组合。
莱比锡的多变还体现在战术层面,球队可以熟练在三中卫和四后卫体系之间切换,间或可以使用无锋阵迎敌;此外很多球员也会出现在不同的位置,这也增加的战术的丰富程度。入主以后,纳格尔斯曼已成功将克洛斯特曼和哈尔斯滕贝格两位德国国脚改造成边中卫;莱默尔,海达拉,泰勒-亚当斯这样中前卫出身的球员也曾被放在右路(右翼卫/右边锋)使用。
目前,本赛季各条战线莱比锡队内的最佳射手是安赫利尼奥(8球),这位来自西班牙的攻飞翼攻击性和冲击力非常强,十分适合球队的战术思路,他既可在边路上下突破传中,也能内收到中路完成直接破门得分。联赛层面,他打进4球与中锋波尔森并列最佳。事实上,莱比锡队里能进球的点很多(本赛季已有12人在德甲破门),而且颇具“倒车”属性,中场及后场的球员的联赛进球占比超过五成。
(图)安赫利尼奥
中后场球员在得分方面如此突出,尤其是边翼卫球员成为队内最佳射手,某种程度上也能反映出前场球员的得分能力是有所欠缺的。眼下,困扰莱比锡的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前场没有一个可靠的,稳定的得分点。
作为球队的主力中锋,波尔森战术作用很是明显,但他的射术着实不够稳定,有时能控制好自己的身体和动作,打进精彩的进球;有时却也能错失良机,让人扼腕叹息。而对位替补索尔洛特,显然还未适应德甲节奏,迄今只在欧冠中打进一球。
波尔森
莱比锡13轮进26球的成绩,只能并列所有德甲球队的第六位,但他们的总射门次数却是高居第二。很多时候,球队进攻的配合与套路都打出来了,差的只是门前终结的一下。这个问题,已成为制约球队更进一步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