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1胜的马刺为何首轮被灰熊“黑八”?

2010-11赛季的西区竞争惨烈,甚至可用“恐怖”来形容。马刺常规赛拿下61胜21负西区第一,但灰熊虽为西区第8(实际上和鹈鹕并列西区第7),却也取得了46胜。这一成绩在当年东区可排名第5。东区季后赛的门槛是37胜(步行者),而西区季后赛门槛则是46胜,东西区强弱差别由此可见一斑。
常规赛马刺和灰熊交手4次,各胜2场,灰熊对于马刺在心理上是不怵的。由此出现了一个奇景:排名靠后的球队竟也开始挑选首轮对手。灰熊常规赛收官阶段遭遇2连败,由此“成功”锁定西区第8,首轮遇到了马刺。这一波心理战,灰熊赢得漂亮。

首轮G1,马刺这边吉诺比利缺席,黑白双熊联手拿下49分23个篮板,灰熊靠末节反击,以101-98获胜,心理优势更加强大。G2吉诺比利复出,马刺靠防守让灰熊仅投出39.8%的命中率,以93-87扳平总比分。
饶是如此,带着一个客场胜利回到孟菲斯的灰熊仍信心百倍,依靠兰多夫的致胜三分,他们以91-88再下一城。G4,马刺仍无起色,下半场仅得36分,邓肯仅出手7次,仅得6分7个篮板。灰熊以104-86拿下赛点。

G5双方战至加时,托尼-帕克和吉诺比利合力拿下57分。加里-尼尔的三分将比赛拖入加时,在双方战成103平后,马刺以一波7-0拿下比赛,悬崖勒马。但再次回到主场,灰熊仍信心不失,兰多夫拿下31分11个篮板,灰熊以99-91获胜,完成“黑八”。
究其原因,2010-11赛季马刺正处于战术转型期,从以邓肯为核心转向外线,走上了团队篮球之路。但在常规赛末期,邓肯和吉诺比利均遭遇伤病,而且该赛季马刺进攻效率联盟第二,防守效率却跌出前10,而灰熊的防守效率则高居第9。

此外,灰熊当时也是兵强马壮,尽管季后赛折损了盖伊,但围绕黑白双熊为核心,外线还有康利、梅奥、托尼-阿伦和巴蒂尔等,可以说在防守端是武装到了牙齿。季后赛中,小加索尔和兰多夫让邓肯吃尽苦头。
其实,比起NBA史上其他几次“黑八”,2011年这次在业界和球迷眼中,都算不上有多么神奇。“黑八”不过是当年西区恐怖竞争环境的另类体现罢了。(仰卧撑/毛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