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米兰一场似曾相识的完败##AC米兰#0...

冰凌寒111

#0-3,米兰一场似曾相识的完败##AC米兰# 0-3惨败,本场比赛米兰的残阵可谓全场被压制,进攻体系在亚特兰大整体进攻群的频繁攻势打压下,根本无法组织有效进攻。不管是结果还是过程都与里尔那场比赛极为相似。而两队的打法也非常接近,都是高位逼抢,快速传导,边中结合,高效反击;这个进攻套路跟米兰基本完全一致。 我们从数据中可以看出,虽然两场比赛米兰的控球率都占优,里尔是55%,亚特兰大是51%;但都是在苦于寻找中前场出球点的后场的无效传导;细心的球迷能够发现,米兰获胜的场次大多数时候的控球率都会低于50%,甚至低于40%;因为什么?因为米兰追求快速出球和传导,讲究进攻简练、快速、高效;他们并不擅长打控球的阵地战。再来看看米兰的进攻效率,里尔那场是12次射门,射中门框内4次;而本场比赛射门14次,只命中2次门框内;相比于其他时候米兰接近甚至高于50%的进攻效率,可以说米兰这两场比赛的进攻都受到了极大的制约。 综上可以看出,米兰对于高位逼抢和整体高效传控的球队还是比较不适应的。尤其是对里尔的亚兹齐和本场的伊利契奇的盯防出现了大问题,并没有给予核心球员以足够的限制。 下面针对米兰本场比赛出现的几个问题,做一个简单的剖析: 1、米兰中场与亚特兰大的缠斗中完败,对抗中没有有效的持球点,丢球频繁,无法进行有效的进攻转换组织。米兰的两个边路进攻球员根本无法进行快速突破的反压制。让亚特兰的中场传导顺畅自如,很少遇到米兰的限制。可以说亚特兰大用米兰最擅长的高位逼抢让米兰的攻防体系彻底失衡。 2、米兰在对手攻击群持续压制中,被迫将阵型整体后撤。中场与后防线被压扁,锋线在长期得不到支援的情况下,只能被动回撤。米兰之前擅长的高位逼抢战术根本无法实施,只能被动变为低位防守。而低位防守战术,米兰目前阵容根本无法支撑;众所周知,马竞可谓低位防守做的最好的球队,但需要配置具备绝对速度的前锋,与快速中场组织与传导相结合,才可以保证该体系的正常运转。但米兰锋线的伊布目前并不擅长长距离高速带球突进,他的威胁还是大禁区内的高效终结能力。而米兰中路在高强度逼抢下拿不住球,更别提高效组织和快速传导了。个人觉得,米兰如果只能选择低位防守的话,及时将莱奥顶到中锋位置,利用其持球能力和快速突进能力,才是相对适合该战术的锋线配置。 3、由于组织核心恰10缺阵,米兰“节拍器”本纳赛尔依然在养伤中;米兰阵中两大组织核心均无缘上场;目前阵中唯一能拿球的只剩迪亚兹一人,但迪亚兹的对抗能力较弱,在强硬的亚特兰大中场面前很容易被限制。而中场“翻搅王”萨勒马科斯红牌停赛;“硬怼王”雷比奇刚刚新冠转阴待命替补席;这两人的存在不仅提升米兰中场的速度,而且还能用高覆盖的奔跑接应以及强硬的对抗突进,给予米兰中场很好的补充;这两人的缺阵进一步放大了米兰中场的问题。皮奥利本场让梅特首发前腰应该也是预估到亚特兰大进攻群的巨大威力。想用梅特的硬度和持球能力,给予米兰中场一定的帮助。但梅特与其他球员的磨合生疏,对体系不熟悉等问题制约了他的发挥,在中场几乎隐身,直接造成米兰的中场瘫痪。而下半换上迪亚兹、雷比奇后,却撤下了有一定持球能力的莱奥,让米兰的中前场稳定持球点依然单一,很容易被亚特兰大针对性布防。本场比赛再次凸显出恰10、本纳赛尔对于米兰攻防体系的重要性,是米兰现如今无法或缺的绝对核心。 4、伊利契奇作为本场亚特兰大的前场组织核心,可谓发挥的异常出色。凭借他出色的组织,让亚特兰大前场进攻变得高效化、准确化;边中结合几乎发挥到了极致;同时他的盘带和带球突进也所向披靡,让米兰中后场头疼不已。反观米兰,长传成功率极低;不管是托纳利、凯西还是梅特,在亚特兰大高强度逼抢下,出球的准确性和威胁性都大大降低,直接导致米兰的进攻阻滞。米兰特奥、卡拉两个边后卫在与亚特兰大边路对抗中也没有占到任何便宜。本场米兰的两个中卫与门将可以说是发挥的最好的球员,如果没有克亚尔和多纳鲁马的精彩发挥,米兰的比分绝不会是0-3;虽然卡卢卢的定位球盯人不紧犯下大错,但其余时间的发挥还是非常不错的。如果能加强禁区内盯防的专注度,这位米兰小将的发展上限不可预估;最后也希望卡卢卢的伤势无大碍。 一场完败结束了米兰的意甲半程赛事,虽然对于克星亚特兰大还是没有很好的解决和应对办法,让球员和球迷都异常沮丧;但对于残阵应战的米兰来说,还有改进和完善的机会。联赛刚刚过半,还有19场挑战需要去面对;皮奥利和球员应该及时的总结,提振士气,调整状态,去迎接接下来的征战。为我们共同的欧冠梦,继续无畏前行。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