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联9-0,热刺两连败,索帅战术比穆帅更顺应时代?
9-0南安普敦,曼联追平了英超历史最大比分纪录。这是一个赛前谁也没有想到的结果,也是一个意外制造的比分,但纪录就是纪录,红魔球员证明了自己的能力,索尔斯克亚也是,在很多人看来,他已经胜过前任穆里尼奥,尤其是在战术打法的先进性上。
9-0,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两队本赛季的首回合较量,以曼联3-2逆转南安普敦而告终,卡瓦尼替补登场梅开二度,用绝杀拯救了球队,这说明圣徒绝对不容小觑,红魔赛前并无必胜把握。
曼联刚刚遭遇两轮不胜,爆冷输给谢菲联,与阿森纳战平,已经不是英超榜首,士气正处于低潮当中。不过,南安普敦的境况更为糟糕,此前已经3连败,而且维斯特高、沃尔科特、罗梅乌等主力缺阵,实力严重受损,哈森许特尔不得不排出小将扬克维茨首发,而意外就出在他身上。
开场仅2分钟,扬克维茨就领到直接红牌,被罚下场!曼联几乎是一开始就11打10,没有比这更好的开局了。
而比赛第86分钟,贝德纳雷克禁区内犯规送点,也被罚下,9打11,圣徒更加雪上加霜,心理上彻底崩盘,结果补时阶段连丢2球,最终酿成了悲剧。
看起来,是对方的两张红牌让曼联获利,这才创造了9-0的超大比分。但就像索尔斯克亚赛后说得那样,多打1人并非总是优势,也经常会发生久攻不下,反而被追平的事情。这是因为对方少1人作战,必定会众志成城地全力防守,而己方想要攻破铁桶阵,其实不容易。
曼联不仅赢了,而且是大胜,超级大胜,自然有其独到之处。第一招,打通边路,尤其是左路,对南安普敦形成强势压制,然后利用多人配合打开空间,向禁区内输送,制造威胁。
上半场的4个进球里,有3个是这一套路的运动。第1球和第3球,都是中后场长传直接找到拉什福德,他在高位带球,迫使对方边路防守内收,然后给卢克-肖创造出了传中的空间,结果万-比萨卡和卡瓦尼抢点破门。
第2球,则是卢克-肖在高位接应,利用个人突破给格林伍德制造空间,后者禁区左侧倒三角传球,来到中路的拉什福德一蹴而就。
到了下半场,南安普敦撤回一名中场,加强了边路防守,曼联怎么办?如果破解不了,也是无法踢出9-0的。于是,索尔斯克亚又有了第二招:中路具有冒险性的向前传球。
接下来的3个球,都是这么打入的。第5球,是B费禁区弧顶的精妙挑传,助攻马夏尔。第6球,是麦克托米奈的中路直塞找到格林伍德,青木射门被扑出和解围,麦克顺势远射建功。第7球,还是B费在禁区前的分球,皮球弹在防守球员身上来到中路,马夏尔制造点球+红牌。
这招能够起作用,中场的创造力和向前输送至关重要,B费的影响力和麦克托米奈的进步,都是显而易见的。别忘了,此战没上的博格巴,也精于此道。
至于最后2球,曼联是怎么打怎么有了,要是补时时间更长,相信红魔绝对有可能打进第10球,打破英超纪录的。
索帅比穆帅强在哪儿?
曼联赢了,终结2轮不胜,而穆里尼奥的热刺则已经是2连败。输给利物浦可以理解,但连布莱顿都能输,而且输得没有脾气,进球机会都很少,这就是大问题了。
同样是面对中下游球队,一方面,索尔斯克亚和穆里尼奥的态度和思路就不同。前者高举进攻大旗,4231阵型一排,前场4个攻击手,两名边后卫压上助攻,誓取3分,很有看台上的弗格森的风范。后者以稳守为先,祭出3中卫、5后卫阵型,先保证不丢球,再想赢球——不愧是你,穆里尼奥。
另一方面,两队的进攻手段不同。上文已经分析过了,索尔斯克亚的手段套路很丰富,要边路有边路,要中路有中路,而且还有专门的前腰来负责梳理进攻。
穆里尼奥呢?首发的两名边翼卫都不是擅长助攻的类型,边路只能靠孙兴慜、贝尔或者贝尔温单打独斗,根本没有配合。原本踢前腰的恩东贝莱被他撤到后腰,参与防守,导致前场根本无人梳理串联组织。说白了,就是想利用三叉戟的速度打快速反击,偷一个就行——不愧是你,穆里尼奥。
总之,索尔斯克亚的战术能力未见得达到了多么高的水平,打强队的时候也会龟缩防反,但大多数时候,他愿意和敢于投入进攻,信任进攻球员,边中结合也做得越来越好,顺应了时代的潮流。穆里尼奥则是一如既往的固执保守,无论对手是强是弱,战术理念陈旧,反时代而行,逆潮流而动,也终将被时代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