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即见分晓,图赫尔是如何利用穆里尼奥的战术漏洞的?

战术分析|图赫尔的切尔西是如何击垮穆里尼奥手下热刺的防守体系的?
每年都要津津乐道许久的伦敦德比又来了,而这次则轮到了热刺主场对阵切尔西。和以往不同的是切尔西刚刚更换了主帅,这也成为了对这位刚刚上任不久的主教练的一次大考:
托特纳姆热刺 vs 切尔西
托特纳姆在面对利物浦和布莱顿的两场堪称耻辱的失利之后迎战状态有所回升的切尔西。两位名教头间的较量也就此拉开,白色和蓝色的背后也更是衬托了二人完全不同的战术风格(防守反击vs控球至上)。最终,切尔西做客托特纳姆热刺球场1:0点胜。虽然从xG来看双方都有很好的机会,但是就我而言,切尔西几乎完美的防守体系可以说是大大削弱了热刺的反击威胁,从热刺的角度上来看比赛,他们几乎没有在运动战中创造任何一次威胁球门的机会。本篇文章我们将主要关注热刺在上半场的防守体系建设,并研究切尔西是如何利用长传战术击垮热刺的4-3-3体系的。
阵型
我们可以看到热刺在上半时使用的4-2-2-2的防守体系。赫伊别尔和穆萨·西索科担任热刺的中场,而负责前场逼抢的恩东贝莱和贝尔温在本场比赛中表现平平,多次失去对中场的控制,这不仅和球员有关,也与穆里尼奥在中场位置上的人员配置和盯防漏洞密不可分。切尔西以3-4- 1 -2应对热刺的非传统防守阵容, 本场比赛中芒特以10号位的出球角色出现在了球场上,奥多伊和蒂莫 ·维尔纳担任双前锋。
4-2-2-2的战略性失误
正如我文章标题所说的那样,比赛刚刚开始就既定了热刺的失败。都说现代足球体系由三部分组成:控制、压制和参与。控球顾名思义拿得住球就是不败;压制,对对手的空间进行压挤。而穆里尼奥的战术哲学所在肯定不是在控球,而是压制,穆系足球强调的是前场的高位逼抢,而图赫尔也正利用了这前场逼抢的空隙,让球员在不经意间创造出了空挡。
[图]开场即间分晓,切尔西开球后,热刺的前场4人快速进入对方半场对中后场传球进行压迫,切尔西球员也利用了这点,维尔纳左路快速插上,又10号位芒特吸引了中场西索科的注意力。在完成4脚简单传球后,快速分给几乎无人盯防的右翼,长传点对点找到维尔纳完成开局一击。我们可以看到,4-2-2-2的体系将热刺中前场球员的空间压缩的很窄,而几乎完全放空了切尔西的左右边路球员。在后场,热刺中卫体系过于松散,才为维尔纳这样的影锋提供了空间。
热刺4-2-2-2的背后目标是为了限制切尔西的中场球员发挥,四人组成的堡垒型中场理论上抵消了这一片区域内的切尔西球员。热刺的两个十号位的站位非常狭窄,基本上上时间的对切尔西的中场进行贴身盯防。这也导致了球场上前锋相当被动,几乎没有任何的传球目标和给球角色。
[图]显然孙兴慜和维尼休斯在前场无所适从,最终还是归结为中场防守球员的压迫方向的不同
热刺前25分钟的糟糕表现的原因在于他们允许对方球员进入边路区域,所以当球在中场球员控制的时候,热刺中场过于紧密的贴身盯防,导致了对方的控球球员有很多传球方向、更多的传球角度,然后利用后场防线的漏洞完成长传或者边路快攻。而切尔西在这个体系的基础上,限制热刺的两位中锋,后防线持续收缩,龟缩在后场,压制球员的进攻欲望,来反制热刺来自后场或边路位置上的长传反击,可以看得出维尼休斯在本场被完完全全的压制在中场位置;而孙兴慜也只能通过外围的远射制造些许威胁,在同一区域的停留时间也大大缩水。
[图](左)维尼休斯(右)孙兴慜 热区活动图,可以明显感受到两位中锋几乎没有在禁区内位置停留 孙兴慜几乎都是通过在外围的内切、传切球配合,制造远射机会威胁球门,同时在前场两人的逼抢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效果(如下)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例子,切尔西在自己半场中后卫来回倒脚寻觅机会。而孙兴慜和维尼休斯组成二中锋组合,在前场企图切断传球的空间,显然孙兴慜没有做到。此时赫伊别尔大幅度的回撤进入边卫和中后卫之间的防线组合;此时西索科和他的中场搭档由于切尔西的中场间隔拉大而被迫脱离原始位置。
至此,中场出现了一大片的可持球空间,而因为热刺的背身贴身盯防,把中场核心位置间接的就让给了切尔西球员,就此策划一次进攻。可谓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啊!
可以说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热刺不合理的背身盯防的战术安排和球员失去位置导致的失误丢球,即使后防线密集,有时孙兴慜也参与到防线中,防守人员一度达到8-9人,但是玩过FM的都应该熟悉这一点,过度的压迫的结果就是球员会利用传出身后球,来制造机会,届时等后卫再发现的时候,一切都为时一晚。
[图]穆帅在入主热刺后的两次面对切尔西看得出这一年来,他的执教风格发生来明显变化,此前热刺依然是点对点的盯防,而非背身贴防,这也被对手钻了空子。
切尔西:通过中后场区域发动进攻
显然,穆里尼奥的热刺可以说是被自己的打法所击败。图赫尔本场的战术灵魂正是通过后场发动长传攻势,大多数情况下热刺球员真的是始料未及,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本场唯一一粒点球进球前的犯规;如果热刺球员的后防线后撤,降低无谓的贴身盯防,这一切可能都不会发生!
[图]点球前的后场传递,依然是前场的拦截、逼抢压力低下和放弃中场导致的丢球
另外一个得分机会出现在58分钟,是下半场热刺调整后的比赛。显然上半场的一个问题热刺依然没有摆脱掉,中后卫紧贴着切尔西的锋线球员,而热刺的防守型中场经常跟着一个球员跑动。中场和中后卫之间这样的防守策略会出现很大的问题,因为在中场的防守球员时常会被切尔西边线球员所吸引,而导致中场大开,球员顺利的通过中场区域长驱直入,可惜这脚维尔纳大意了,没有闪,如果切尔西可以利用好这样的机会,我觉得3-0不是问题啊!
热刺的战术调整
半场被1比0领先后,穆里尼奥也做出了调整,阵容变成了4-2-3-1,目的是增加了前场的压迫力度,毕竟他们需要扳平比分。但是这样的战术打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球员体力的消耗和再次放弃中场的失败决定!因为球员经常会超负荷的在前场进行无意义的逼抢,切尔西的3-4-3体系让一个出击型的门将门迪有超多的传球空间选择,这也导致了热刺被动的把原本拖后的中场位置不断压高,但随后这显然减少了他们的防守覆盖面积,导致又一次切尔西后场进攻的诞生。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例子,中场球员贝尔温压迫逼迫门将出球,但紧随其后的只有孙兴慜一人,显然不能限制多个中卫、中场球员和门将间的联系,导致了前场大量无意义的逼抢诞生。
结论
穆里尼奥麾下的热刺依然在这样粗暴直接的比赛中苦苦挣扎,毫无反抗之力。这样的关键是其放弃中场的失败决定和球员对位置属性的不敏感所造成的!核心原因来自于四中场和后场贴身盯防这一失败的战术选择。可以说这是一场属于图赫尔当之无愧的胜利,他在没有失球的情况下,在球场的另一端不断创造机会。图赫尔的战术系统按预期一样压迫和利用着热刺脆弱的中场,并在半场后通过后场的来回传递消耗对手体能。如果切尔西可以继续开发利用这个系统,我坚信他们在在本赛季的四强占有一席之地。
在三连败后,穆里尼奥的执教压力显著增加,这次失利也预示着4-2-2-2体系的毫无意义和漏洞百出。他确实应该从控球上做出调整了,热刺现在被对手严重限制————不能反击、没有凯恩的情况下, 在进攻结构和中场控制层面, 他必须下大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