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马vs亚特兰大:开倒车实属无奈,门迪发威化解尴尬

刘强专栏 刘强专栏

客场击败亚特兰大,皇马的胜利来之不易,比赛的过程也是一波三折。面对球风激进的对手,齐达内采取了“以控代守”的客战策略,典礼中场带动全队化解了对手的压迫,造就了影响比赛走势的红牌。不过,在长时间多打一人的情况下,皇马的进攻效率并不能令人感到满意,门迪的神来之笔避免了西甲巨人的尴尬,而卡塞米罗的黄牌则为次回合比赛添加了悬念。

【齐达内客战有道,真蓝黑留有后手】

9名主要轮换球员伤停,5名二线队小将递补,出征意大利的皇马只得以哀兵姿态示人。不过,齐达内并没有如部分媒体猜测的那样摆出三中卫/五后卫体系,而是继续坚持四后卫阵型,伊斯科的出场顺位在马里亚诺之前,这是皇马要在客场“以控代守”的信号。

欧冠淘汰赛的脚步日益临近,亚特兰大的状态有了明显回升。加斯佩里尼此役排出3412阵型,佩西纳出任先发,伊利契奇和马利诺夫斯基被留作后手。亚特兰大在阵容深度上更具优势,老帅显然是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两大进攻型中场就是主队可供倚仗的后手杀招。

【亚特兰大“激进”依旧,两次“意外”改变战局】

开场后,亚特兰大展开了中前场逼抢,皇马在典礼中场的带领下依靠技术优势化解压力。上赛季做客伊蒂哈德,皇马被对手的高位压迫摧毁,此役,亚特兰大前场球员的逼抢力度不及曼城,这让皇马能够更好地通过三名中场来疏导球路,而不需要过度依赖于门将和中卫进行倒脚。克罗斯状态甚佳,伊斯科和维尼修斯也能积极回撤接应中场,皇马在开场阶段顶住了压力。

亚特兰大的球员普遍身材高大,转身速度和脚下频率稍慢,这是维尼修斯发挥速度优势的好机会。对阵赫塔费一役,门迪的后上冲击已经显现了威力,法国边卫是埋伏在维尼修斯身后的暗器。

当前场封锁线被对手突破后,亚特兰大球员一方面会奋力回追完成防守落位,一方面也会频繁采取战术犯规来破坏对手的进攻。上赛季欧冠1/4决赛面对大巴黎,亚特兰大便是合理利用了规则,与实力强于自己的对手缠斗到了最后一刻。此役,裁判的判罚尺度显然对意大利人不太友好,弗鲁勒的争议红牌改变了比赛走势。不久后,亚特兰大再遭到打击,前线支点萨帕塔受伤离场。防线身前的警报解除,皇马在上半场30分钟之后完全掌控了局势,多次攻入对手的禁区。

【以压迫带动控球,边中结合寻找机会】

握有多打一人的优势,皇马可以从容地将阵型向前推移,用逼抢来带动进攻,通过传球撕开对手的防线。在新年前后的8战7胜阶段,齐达内依靠年轻球员带节奏驱动压迫,通过加快进攻速度的方式解决锋无力难题,连克包括马德里竞技、塞维利亚和门兴等强队。不过,高压打法的弊端也很快就显现了出来,罗德里戈的受伤(VS格拉纳达)开启了新一轮伤病潮的潘多拉魔盒,但这并没有影响齐达内在关键比赛中坚持高输出打法的决心。

落入半场阵地防守后,亚特兰大球员的体格优势发挥了出显著作用,他们能够很好地填塞禁区,在一对一较量中不落下风。皇马的首发阵容中缺少中锋,维尼修斯的速度优势受到抑制,只能更多地通过中路尝试强攻,或利用球权转换的机会来完成提速。

【进攻思路枯竭,门迪再建奇功】

易边后,皇马沿用了上半场的进攻策略,但由于无法在禁区内获得位置较好的射门机会,迟迟无法打破僵局。齐达内在第56分钟率先做出换人调整,马里亚诺出场后,卡塞米罗也开始频繁进入禁区,这意味着皇马可以通过加强边路传中来寻求机会。

不过,缺少了维尼修斯的速度,皇马也失去了快攻能力,这让亚特兰大可以抽出部分精力投入进攻,将战线尽量向前推移来缓解防线的压力。两名替补出场的年轻球员实力有限,皇马找不到压垮对手的办法。就在战事陷入僵局的时候,门迪神来之笔一般的远射改写了比分,皇马艰难地从客场带走胜利。

【总结】

经历了岁末年初的一波连胜后,皇马再度落入谷底。更衣室内部凝聚力较强,球员们拥有不错的战术执行力,这是皇马在“五年四冠”时期的法宝,也是保证这支球队下限的资本。以此为基础,齐达内一方面给予替补球员充分的信任,一方面在战术领域大胆创新,采取了高压战术、三中卫试验等手段来制造新意,再次靠着一波连胜化解了下课危机。

联赛中落后榜首球队的分差依然较大,卡塞米罗又将因累积黄牌缺席对阵欧冠16强战的次回合较量,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皇马依然面临着双线崩盘的危险,齐达内在用兵方面仍需思虑周全,以保持住好不容易创造出的上升势头。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