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落后的深层次原因分析中国足球很落后,这早...

心意0622

中国足球落后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中国足球很落后,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作为一名球迷,看到中国足球的现状,真的很痛心。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中国需要在各个领域都超越自我,然而,当大部分领域都实现突破甚至腾飞时,作为世界第一运动的足球领域却止步不前,乱象环生,不进倒退。这里面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我一直认为中国足球缺乏顶层设计,也缺乏静下心来反省和总结的精神。作为一个普通球迷,也许我没多少资格去分析这些,但我只想把我所了解的分享给大家,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1.高考制度和中考制度。中国的高考制度和中考制度严重禁锢了学生。大部分学生整日埋头书本学习,根本无时间去培养和发展足球等运动爱好,大部分家长更是不愿孩子耽误宝贵的学习时间。这也是制约篮球等运动发展的原因之一。但篮球在中学和大学在学生中更普及更受欢迎。日韩等国也有高考,但在中国,高考仍是成才的主要途径,"高考独木桥"的根本属性没有改变。 2.缺乏统一的培训机制,且成本过大。在日韩和欧洲许多国家,都有许多免费的或低收费的足球培训,能保障孩子的基础能力培养,然后通过球探挖掘或推荐或其他的方式进一步保障足球水平的训练和提高,而在中国,这样的系统尚未形成,各地鲜有的足球培训班不但价格高昂,而且质量参差不齐。校园足球缺乏师资力量而质量并不高。且培养孩子踢足球耗资巨大,大多数家庭难以承受,导致踢足球在中国变成了“富人的游戏”。 3.职业联赛与国家队的关系。每个中国人都希望国家队成绩好,足协领导们更是这样,因为这是政绩。但职业联赛是足球运动员的饭碗,是工作平台,这个工作平台都不能稳定发展,让他们怎么提高呢?我认为一个健康的关系应该是:联赛优先,国家队次之。只要联赛发展得好,国家队成绩自能会水到渠成。 4.尊重投资人和俱乐部的利益。在中国,俱乐部并不能自负盈亏,都是靠母公司输血。为什么西方能而中国不能?因为俱乐部得到的少,而付出的多。联赛收入分成仅占4%左右,连球衣球鞋赞助都不能自己作主,让他们亏钱是必然的。不为利那为名吧,现在中性名政策让他们名也没了,难怪很多投资人打了退场鼓。我是赞成中性名的,但这种一刀切式的政策的确值得商榷。俱乐部身上的枷锁过重,把他们压得喘不过气来。当你把从足球上赚来的钱来投入其他的项目时,可曾想过足球本身需要更多的投入呢? 6.缺乏顶层设计和政策连贯性。这个毋庸多言,没有顶层设计,不知道哪个阶段怎么做,政策朝令夕改,甚至一年一个政策,是足球止步不前的重要原因。为什么一直呼吁的职业联盟还没有正式成立?(目前只是筹备组)值得我们深思。。。 7.谈谈限薪。中国足球运动员水平不够高,拿着天价薪水,被讥为高薪低能,白斩鸡。该不该限薪?该。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拿高薪的只是中超的球员,那些中甲,中乙,中冠的运动员薪水高吗?毕竟中超球员甚至国足代表了行业的顶端,代表了最高水平,根据供求关系准则,他们贵有贵的道理。足球毕竟是一门青春饭的项目,当前期高成本的投入换来一个并不很高薪水的工作,而且到三十多岁就会退役,恐怕很难对家长们有吸引力了。 以上观点,个人浅见,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