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悬,中国女足差点就冲不出亚洲了

苏州奥林匹克球场,中国球迷高唱国歌给中国女足加油打气,在中国足球最危险的时刻,王霜成为了中国足球的救世主,中国女足未能让那句“中国足球冲不出亚洲”的戏言成真。
但这场险胜,已经足够值得警醒与反思,中国足球近些年发展每况愈下,女足也未能幸免。
曾经,绽放的玫瑰
铿锵玫瑰,是曾经中国女足的代名词,依然记得99年世界杯决赛惜败东道主美国队的遗憾,虽有遗憾,却有无限光芒。那时候中国女足的影响力不亚于中国女排,曾经我们也能够在世界第一运动中绽放自己的光芒。
在那个年代,中国女足也拥有自己的精神,那些年我们靠团结,靠热爱,靠努力,靠意志,靠吃苦,让我们的女足走在世界前列,但在这20年间,是足球运动发展最快阶段,之前我们所擅长的吃苦、意志、努力和团结也只是足球运动取得成功的基础。
科学的训练,健全的培养机制,市场的经济支持与关注将决定这项运动所能达到的高度,这也是欧洲足球在近20年成为这项运动主流的关键。可惜的是,中国足球,不管是男足还是女足,都在这些方面被甩在了身后。
现状,生存的窘迫
如果你有一个孩子,你会送他去踢球么?这本是对中国男足发出的疑问,但也绝对是向中国足球整体发出的一个疑问。相比于男足在金元时代的收入,相比于男足的关注度,中国女足所面临的发展现状,远远比男足更残酷。
2019年陈戌源在以中国足协主席身份接受采访时讲出,中国女足的职业运动员只有500多人,我们知道一支球队最基本也要保证23名球员,500多名球员意味着中国女足最多也只能派出20支职业球队,而欧洲强队德国的职业女球员,是这个数字的几十倍。
一名女足职业球员的收入不及男足职业球员的1/10甚至1/20,更不用说那些非知名球员,每个月只有几千元的工资。选择足球,选择走女足职业之路,这群姑娘们的信念几乎都来着热爱。但热爱其实远远不够。
未来,差距难缩小
男女足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全世界都是如此,只是在中国尤其明显。本就一片狼藉的中国足球,已经不能单单用努力、吃苦和热爱来与世界甚至亚洲强敌对抗。
日本女足已经成为世界冠军,朝鲜、韩国女足的排名也排在中国女足之前,从曾经的世界一流,现在连亚洲一流都难保障。预选赛的对手韩国队,拥有3名在英格兰踢球的球员,而王霜回归之后,女足球员再无留洋球员。中国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并没有为中国足球带来质的改变,反而让足球这项运动成为了投入与产出比最低的行业。
中国人很热爱足球,但有多少人真正选择足球?多少人真正参与足球的发展?在残酷的足球世界,爱好在职业面前不值一提。好在,中国女足还是中国足球得一块遮羞布,但又能遮多久呢?
最后,祝贺中国女足,铿锵玫瑰精神仍在,他们值得尊敬,而中国足球,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