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足逆转曾经被我们十比0屠宰的韩国队,为什么值得普天同庆

老颜足球鞋博物馆 鞋霸

中国女足终于惊险击败韩国,进军东京奥运会正赛。这场比赛的意义远超过这场比赛的本身,结合场内场外因素,对于中国女足来说,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比赛。所以女足姑娘是真的不容易,王霜能在如此关键的时刻扭转乾坤,就这点,比男足强不少。在我们记忆中,中国男足好像从来就没有过这种逆境创造奇迹的纪录,更多是大好形势下的痛失好局。

但是,从竞技层面看,我们也得清醒地认识到,赢韩国女足,其实真不值得多骄傲,从1984年中国女足成立至今,中国女足对阵韩国女足的战绩是26胜5平6负占据绝对上风。90年代初,中国女足曾经在亚运会上8比0击败韩国女足,在随后的亚洲杯上更是10比0屠宰对手,在整个90年代,中国女足6胜韩国一球未失。硬生生把韩国女足打出了“恐中症”。这种差距,放在男足身上,远远超过五星巴西和中国男足的差距。如今30年过去了,目前中国女足和韩国女足的水平应该说已经相差不大,只能说瘦死的骆驼还比马大点。很明显,在韩国女足进步的同时,中国女足的退步是显而易见的,否则差距也不可能缩小得如此快速。

说起女足的退步不得不说上世纪末在世界杯杀入决赛的中国女足,当时的中国女足豪不夸张,就是女足领域的无冕之王,而球队核心孙雯,就像球圣克鲁伊夫一样的存在。这一切都要归功发掘孙雯的商瑞华和将女足带向巅峰马元安。但大家都明白,那支中国女足是无法复制的传奇,铿锵玫瑰的绽放也绝不是因为阳光和雨露的滋养。

而是风吹雨打的历练,女足从来就是一个不受关注的项目,1990年才成为亚运会项目,1996年才成为奥运会项目。1996年以前,中国女足根本没有球衣赞助,赞助他们的是一家广东的医药厂,1995年参加世界杯前,女足甚至连像样的装备都没有,后勤跑到广东去讨赞助,那家医药厂花钱买了一批茵宝的装备给女足,但据说尺码都偏大,姑娘们穿得都不合身。当年女足训练,连矿泉水都没有,只有训练完回到宿舍才能喝上水,现在看来不科学的训练手段,在当时却练就了队员们超强的意志力,马元安也因此被称为魔鬼教练。但当时女足姑娘就是这样以苦为乐,一心想着为国争光,也取得了最辉煌的荣誉。

当然当年的女足是时代的产物,就像后来的朝鲜女足,也成为了国际足坛的劲旅。在进入新千年后,中国人民的生活好起来了,手机,电脑。对于女足队员也是一样,虽然收入没有男足那么高,但整个环境变了,充满了诱惑。训练成为了女足队员最讨厌的事情,踢球还没出成绩就忙着谈恋爱,嫁个有钱老公成了女足队员的目标。马元安下课后,中国女足马上进入了低谷,虽然当时的女足和男足一样,也是全套adidas赞助装备,但韩国、日本等手下败将也在此时开始逆袭中国女足。

不管是洋帅也好,土帅也好,之后若干年始终没有让女足重整旗鼓,从亚运会三连冠到无缘四强,中国女足已经退无可退。直到贾秀全上任后,女足才有了些的进步,逐步找回了一点当年的风采。在当年的亚运会获得亚军,在亚运会上大出风头王霜也成为了中国女足新宠儿,并且在之后留洋巴黎圣日耳曼。

2019年的女足世界杯正好在法国举行,中国女足小组赛通过顽强拼搏逼平西班牙,惊险出线,却在淘汰赛输给了意大利,国内媒体对贾秀全的战术打法和对王霜的使用都提出了质疑。但实际上,经常看男足的人,就会发现女足普遍存在心理素质差的问题,这些90后95后的中国姑娘当然也不例外。需要进球时进攻打不开局面急躁,而且急躁会传染给其他队友,让球队整体发挥失常。好不容易得分,又不会踢了,瞻前顾后畏首畏尾。

而此次通过加时赛逆转韩国女足,可以说是中国女足心理上进步的一个明显标志。但看过比赛的观众一定还记得,在王霜加时赛进球后不久,韩国队马上在禁区内获得连续两脚近距离射门的机会。不过女足姑娘们很快缓过劲来,控制住了局面。这样的胜利,可以说是中国女足破茧重生的信号,希望他们能在奥运会的比赛,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