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了,英格兰足球的漫漫回家路

刚结束的欧洲杯决赛上,英格兰再次倒在了点球点,意大利通过点球淘汰英格兰,时隔53年再度夺得欧洲杯冠军。

虽然三狮离冠军只有一步之遥,但毫无疑问,英格兰已经看到了“足球回家”的曙光。这次经历势必会成为这只平均年龄仅25.3岁的“幼狮”一笔宝贵财富。
回首这过去的50多年,英格兰青训体系在不断的创新和变革,英格兰的经验也许也值得我们借鉴
英格兰足球也走过弯路
1999年英足总要求各支俱乐部成立自己的青训营,然而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好的青训苗子很容易被大俱乐部挖去而没有经济补偿,大家都想去最强的诸如切尔西,曼联这样的青训营。
英足总为了防止以下的内卷继续发生,在2009年出台了俱乐部必须在90分钟车程内招收球员的限制:低于12岁的球员只能参加距离其住处1小时车程内的球队青训营,13岁到16岁阶段的球员可以参加距离其住处1小时30分钟车程内的青训营。
这一政策颇具争议,弗格森曾经评价道“这是我见过最荒谬的政策,这个规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真正的障碍,拒绝一个男孩加盟曼联是违法的。”

同时该政策非但没有更好的保护小俱乐部的利益,反而加剧了大俱乐部的步伐。
据统计,英超4大豪门是最大的滥用该政策者(most blatant abusers)。
豪门在自己所在的大城市兴建寄宿学校,然后将全国最有天赋的球员和他们的家庭全部搬过来,并安排就读寄宿学校。一来豪门可以凌驾于规则之上,二来可以保护人才,确保球员在参加正式比赛(actual game)前,不会被其他队伍挖走。
尽管“90分钟车程法则”不是什么好主意,但英足总已经在想方设法将自由市场和国家管控相结合,创造更好的青训环境。
于是,在2011年他们做了两件大好事。
EPPP和圣乔治
2011年,彼时的英格兰仍然在08年欧锦赛和10年世界杯的阴影中。英超的强势似乎和国家队无关。好在英足总这次动了脑子,和英超联赛共同推出了“精英球员养成计划(EPPP)”
首先该计划打破了俱乐部必须在90分钟车程内招收球员的限制,鼓励青训营突破“地方保护主义”;
其次,建立4级青训营制度,英足总按级别分配资源;

第三,建立完备的青少年联赛体系,保障青少年比赛完整性,每年都组织大量比赛;
最后,加大足球基础设施投入,建设可容纳英格兰28支各年龄段代表队训练的圣乔治公园国家训练基地等。
前三条政策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天赋不会被浪费,同时也确保了小俱乐部仍有可能通过培养青训人才赚钱的路。
据统计,EPPP通过4年里,先后投入了3.2亿英镑,各大青训营的人才井喷得意于此。

15-16赛季,斯特林天价转会曼城,培养他的QPR拿到了近一千万傍的培养提成,占一支英冠球队运营成本的1/3。

最后一条,圣乔治公园也肩负着它自己的使命:设立“足球教育事务部”,下设“青训教练培训项目”,对全英格兰青训教练进行培训,了解全新足球理念,为基层输送青训教练。

当政策有了,设施有了,钱到位,那么还剩一份标准化的执行手册,英格兰应该怎么踢足球?如何让青训系统源源不断地造血呢?
答案就是14年发布的青训大纲《英格兰DNA》
而这本大纲的主编正是现在的大英主帅---当时的U21主教练索思盖特。
英格兰的新DNA
《英格兰DNA》主要包含5个方面

1. 我们是谁(who we are)
--确保球员为国踢球的热情,并整合到团队中
2. 我们的比赛方式(how we play)
--确定所有球队的特定风格,包括u15以下的球队
3. 未来的球员(the future England player)
--寻找特点适合秋风的队员
4. 如何指导(how we coach)
--设置一致的指导方法和统一的理念
5. 如何支持(how we support)
--一致的支持服务:包括运动科学、医学分析、心理发展等
这份执行手册要求教练抛弃以往惯用的长传冲吊打法,从头开始学习新的东西。同时要求统一的战术体系,和球员良好的技战术理解和心理素质。
正如索思盖特所说“我们不想站在这说是个计划,需要五年来看看会发生什么”
“但如果我们能做到,各年龄段的英格兰代表队都应该在世界大赛的决赛,半决赛中展现出竞争力”
就这样,英格兰足球靠着一份足球统一化手册+完善青训体系+教练培训体系+无数足球人的努力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17年英格兰先后夺得u20世界杯,u19欧锦赛和u17世界杯的冠军。而18年更是实现土伦杯三连冠。而在这届国家队中也不乏芒特,里斯詹姆斯,桑乔,萨卡等青年才俊的身影。

国足未来的答案?
反过来看国内的足球环境其实仍有很长的路要走。U23政策虽然已是第4个年头,但国家队的平均年龄却一年比一年大,挑大梁的年轻球员屈指可数。国内的青训体质仍是问题多多。

首先缺少一个完整的青训系统让大量天赋流失。许多年轻的队员每年的比赛屈指可数,最近更是有新闻报道国字号的青年队一年只有5场比赛。
同时不同缺少相应的人才补偿措施,让小球队青训看不到未来,因为一旦打出来,就会被其他俱乐部用很小的代价挖走,多年的培养付诸东流,让小俱乐部不愿意花太多心思在人才培养上。
最后,国内也缺少像圣乔治,莱特枫丹这样的国家级训练中心,缺乏一套标准化的培训指南,以及必要的教练培训。
足球回家,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完成的。中国足球的崛起仍需等待。希望英格兰足球的成功经验能让我们所借鉴。说不定,“国足进世界杯”在以后讲不再是一句玩笑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