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郎导:中国女排这八年,感谢有你
“郎平指导谢谢你,我们永远爱你”,中国女排击败阿根廷后,东京有明竞技场MC的感激,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2胜3负,中国女排结束了本届东京奥运会的征程,郎指导也完成了自己在中国女排的执教使命。
除了本届奥运会,郎导带队五战世界大赛,五次站在领奖台上,两届世界杯冠军、一届奥运会冠军、一届世锦赛亚军、一届世锦赛季军。
与意大利一战前,中国女排就已宣告在东京奥运会提前出局,郎导在接受采访时一度哽咽,主动承担主要责任,在镜头前向全国人民道歉,让人心疼。
不完美的告别
女排取得奥运历史最差战绩,绝不是郎导一个人的问题。伤病缠身、状态慢热,都成为中国女排在本届奥运会上的拦路虎。
最后一战后,女排球员们围成一团,向郎导鞠躬致意,每个人的眼里都噙满泪水。这一次的结束来得太快,甚至都不知该如何向郞导好好告个别。这位两次临危受命的“铁榔头”,几乎打光了所有的子弹。
郎导不止一次说过,她热爱排球事业,但干得太累了,到了该休息的时候:“我们有优秀的年轻教练,应该让他们带着球员去冲一冲。”
毕竟,与2013年接手时相比,郎导为中国女排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大国家队模式甄选的人才、国际化的后勤保障团队、高科技化的技术研究团队,还有眼界开阔的“世界智慧”。
世界智慧
国际排联一本杂志曾经评价郎平道,她把亚洲排球精益求精、艰苦奋斗等理念与世界智慧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对此,郎导表示,“世界排球的发展动向不能只是一种风格,要战胜更强大的对手,比如欧美高大的球员,我们小快灵的打法该如何去打”。
“排球在发展,包括我们中国发展也快,(女排获得第一个世界冠军)这30多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定是要努力去学习、跟上时代,你要想超越对手的话,必须在方方面面都要进步,才能够驾驭这个球队。”
90年代,郎导是最早走出去执教的一批中国体育人,当时她在海外执教的经历曾遭受部分球迷的质疑,甚至极端球迷喊出“崇洋媚外”、“MGZ”的口号。
郎平执教美国女排
目光短浅的那批人没有想到,正是在海外执教积累的经验与国际视野,让她把中国女排重新带回了巅峰。
回顾郎导的履历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她不仅从来没离开执教一线,而且她一直奋斗在世界顶尖女排竞技场的最前沿。可以这样说,她不仅开阔了运动员的眼界,更开阔了所有喜爱排球的人的眼界。
胜利的目标永不改变
八年来,球迷已经逐渐习惯中国女排是一支屡战屡胜的胜利之师,学习“女排精神”甚至像80年代那样热火朝天。
我们几乎快忘了2013年郎导刚接手时女排的模样,战绩不佳、青黄不接,已到了不破不立的时候,一切都要推倒重来。
郎导大刀阔斧的改革很快收到成效,凭借她充分的经验与睿智的临场指挥,中国女排提高到了新的高度。一年半时间,女排拿到世锦赛亚军;两年半时间,女排问鼎世界杯,时隔11年再度赢下世界冠军头衔,也让郞导打破自己执教后世界大赛无冠的魔咒。
在接连拿到世界杯-奥运会-世界杯冠军后,郎导在采访中直言:“我们现在也希望每一场比赛都取得胜利,但是,不是说我今天输了我就怂了,我觉得比赛、特别是竞技比赛输赢很正常,但是你赢在哪儿、输在哪儿心里要清楚。”
总结自己的二次执教经历,郎导说:“这八年很精彩,我看着中国女排成长,我们一起夺得了奥运会、世界杯等关键比赛,我们很完整。当然这届奥运会有一些遗憾,但有遗憾更好,能让年轻人更有梦想,渴望去追求下一个目标。”
中国女排,未来已来
郎导原本和中国排协签订的工作合同是到2020年东京奥运会后结束,由于疫情原因导致奥运会推迟一年进行,郎导的合同也相应延续了一年。
随着东京奥运周期的结束,郎导在中国女排教练岗位上的使命也即将结束。
虽然此前她多次表示自己想多抽出时间来陪陪家人,不想再执教中国女排,但在女排的最低谷,她还是义无反顾接下了教鞭。
让她做出这个决定的,或许是牵挂,或许是不舍,或许是国家荣誉感……这些都不能成为我们依赖她的借口。
郎平第一次执教中国女排
可以说,郎导在她的时代,为中国女排留下了尽可能丰厚的遗产。而中国女排能否消化这笔遗产,在后东京奥运时代发扬光大,也许只有时间可以回答。
遗憾的是,我没看过郎导打球,只听说过有关她的传说;幸运的是,我经历了她第二次执教女排,见证了她所带领的女排复兴之路。
郎平第二次执教中国女排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中国女排不能只有一个朱婷,同样中国女排更不能只有一个郎平。
中国女排加油!祝福郎导未来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