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这么缺优秀的足球青训教练?

张尧甫的足球评论 张尧甫的足球评论

四年前的夏天,年过六旬的程显飞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离开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大连,只身前往3500公里外的昆明执教。

提起程显飞这个名字,你也许会觉得陌生,但列举一下他所带出来球员,关注足球的你一定耳熟能详——冯潇霆、于汉超、杨旭、赵明剑、王大雷等人都是由程导一手带大的。

正是由于培养了多位国脚,程导被尊称为“大连青训教父”,中国足坛还流传着“南根宝,北显飞”的说法。

(程导培养的球员

作为在大连足坛赫赫有名的青训教头,程导之所以在耳顺之年后选择离开故土,一方面感动于云南足协的盛情相邀,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多年来在大连足坛苦心经营累积了太多的坎坷与无奈。

程导的故事是中国优秀青训教练的命运缩影,而对于更多的年轻教练而言,扎根青训本就是一次勇敢的尝试。

一、需求大但人才少

中国足球的地理版图上,云南并不是一个耀眼区域。在全国掀起足球热的背景下,大力发展青训、培养优秀人才逐渐成为云南足协的重要工作目标。

2015年,云南足协向中国足协发出请求,希望帮忙聘请一位经验丰富的青训教头。足协向云南推荐了程显飞,后者自那时起就成了云南足协的青训顾问。

一年后,云南昆陆足球运动俱乐部成立,球队非常仰慕程导的执教能力,并多次邀其掌管本队青训。

但由于距离等各方面原因,程显飞都选择了拒绝。昆陆则三顾茅庐、盛情邀约,最终顺利说服程导离开大连。2017年,程显飞正式出任云南昆陆足球俱乐部青训主教练。

像程导这样有资历有威望、又愿意扎根青训的教练,在中国足坛实属凤毛麟角,而在更广泛的基层青少年足球培训领域,优秀的青训教练更是相当紧缺。

此前,中国足协发布了一份《2020年中国省市足球发展健康指数报告》,对全国各省市足球发展情况进行了充分调研和研判。

这份报告从组织、竞赛、人才、场地四个基本要素出发,涵盖了地方足协组织管理、区域赛事开展、男女足职业队建设、青少及校园足球发展、专业人才培养等与足球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

报告显示,目前全国各省市的青训中心数量和青少年球员占人口比均处于较低层次,得分分别为26.7和34.3。

“本地区持证教练员占人口比”项目的得分同样令人难言满意,仅为46.2,而“足球职业教练员和社区足球指导员每年轮训人次”这一项更是低至24.7分。由此可见,当前我国的青训教练非常短缺,质量也亟需提升。

二、扎根青训有多难

很多从业者不愿意扎根青训,是个人待遇、能力要求、职业发展等各个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中国基层足球教练收入低、生存环境不佳,已经不是新鲜事。猎聘近日发布报告显示,体育产业人才需求增长强劲,2021年1-7月体育产业新发职位比2020年同期增长了24.20%。

细分领域来看,体育用品、体育鞋服、场馆赛事运营、体育运动、体育培训、互联网体育、体育媒体社区、体育经纪八个子领域之中,互联网体育薪资待遇最高,平均年薪在32.42万元,而青训教练所属的体育培训岗位的平均年薪只有18.37万。

对于校园足球领域的教练来说,放学后带学生训练算是他们的“本职工作”,一般不会有额外的工资。

当然,政府层面关于校园足球是有经费划拨给学校的,但这笔钱一般都会用于修建球场、购买装备等硬件改造上,很少拿来补贴校园足球教练。

大学学习体育专业的董福良,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2016年9月,他开始从事学校的足球青训工作,5年来每年都会教零基础的小朋友学球,并且带队参加各年龄段的全国青少年邀请赛。

这期间最让他难忘的是带队参加2019年在上海举办的中国足球小将贺岁杯,他的球队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从32支球队中杀进4强。

这五年里,董福良带队训练、参加比赛都不会有额外工资,好在学校会给报销外出教练员的费用。

(学校领导接见小球员)

当然,对于青训教练而言,他们要做的可不仅仅是在球场上向学生传授足球技能。如果说一名顶级球员最需要的是施展天赋,那一名优秀的青训教练则更多是教育和管理。

董福良坦言,自己作为基层的足球教练,主要是要为这些孩子把基础打好,“从零基础开始抓对教练来说其实很难的,因为教给他最基础的技术动作会影响到他未来的足球生涯。”这就需要教练对球员更有责任心,用心对待每一位孩子。

许多基层青训教练甚至还要承担父亲的角色。比如,董福良在为所有零基础的孩子上第一堂足球训练课时,先教他们系鞋带。

(董福良注重细节,要求队员从小事做起,比如装备摆放)

外出打比赛时,董福良还会在出发前让家长以书面形式给孩子做好学习计划,比赛中亲自检查作业是否完成。

同时,董福良需要督促孩子们做好内务,包括让一年级的小朋友自己洗衣服等等。

“很多很多细节要给孩子想到,不止我们会这样做,中国很多青训机构或者学校校队都会这样去做,一个好的习惯养成会影响孩子一生的,所以做青训教练责任其实很重大”,他说。

社会青训机构的足球教练同样“身兼数职”。除了为小球员提供专业的足球训练,还需要具备运营、管理、法律等多方面知识,从而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营。

相比于职业赛场的高收入和高曝光度,青训教练显得收入微薄且默默无闻,而且青训机构一般无法配备职业队那样完备的保障团队,训练、管理、生活等等各方面都需要青训教练事无巨细一肩挑。

扎根青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退役的职业球员往往不会把做青训作为第一选择。

三、不能只靠爱发光

近几年,随着校园足球的大力发展,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开始踢球,周末的社会球场上可以经常有小球员在参加培训。学球的小朋友数量增多,基层教练的需求随之扩大,而我国现有的教练数量显然还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这种情况下,很多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业余教练也开始带孩子踢球,降低了青训教练的入行门槛。如果他们本身不具备教练所需要的专业能力和管理经验,怎么可能培养出好球员呢?

我们常说中国足球的问题在青训,而青训的问题就在于缺少优秀的基层教练。

没有好的基层教练,球员就无法将自己的最大潜能发挥出来。因此当务之急是培养优秀的教练,这就需要不断提高青训教练的待遇,为他们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让这些基层教练不要仅凭一腔热血就投身足球事业当中。

这一点在国际足坛早已得到过验证。二战结束后的德国,百废待兴。

面对德国足球界的一片废墟,时任联邦德国足协教练主管的赫尔贝加提出了一个口号:“先培养100名优秀教练,继而让每一名教练再带出100名教练。”口号提出不到10年,联邦德国夺得了1954年的瑞士世界杯冠军。

青训中还需要解决兴趣与成绩的矛盾问题。对于零基础的孩子,一开始接触足球训练兴趣很重要,要让小朋友爱上这项运动。

到了基本技术的练习相对枯燥无味,很多小朋友无法集中注意力。这个阶段过去后,比赛成绩和荣誉感会进一步激发他的斗志和兴趣。

这就要求青训教练摒弃功利思想,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玩心,在玩的基础上练好基本功。等到十三四岁以后,再针对孩子的发展情况进行更专业的训练和指导。

程导在前往云南执教时曾坦言:“我以前一个人单枪匹马,很多事情都是凭经验去摸索,法律意识也不够。我知道自己适合打工,不适合当管理者,现在有一个好的平台可以把其他问题都解决,我只要安安静静为云南培养一些优秀球员。”

经过近几年的辛勤耕耘,云南足球的青训水平已经在程导的调教下取得了长足进步。

董福良所带的球队目前处于新老交替阶段,比较困难,最近正好冒出一个天赋不错的三年级小门将。

从这学期一开学到期末考试前两周,董福良每天早上早起一个小时,带他单独进行守门员练习。

最近球队参加的两项比赛都打进了决赛,并且鏖战至点球大战。这位天赋不错的小门将发挥神勇,两次决赛各扑出3粒点帮助球队收获冠军。“这是我今年最难忘的、最有成就感的两场比赛”,董福良欣慰地说。

青训教练是一个场上授技、场下育人的职业,优秀球员的培养是一个需要精雕细琢的慢活。中国青训需要更多有责任心、耐得住寂寞的从业者加入其中,让更多的足球璞玉得以绽放出应有地光芒。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