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斯哥流浪者历史(二)20世纪

非著名干饭人 不知名的柏林联球迷

威尔顿和斯特鲁斯

20世纪初的流浪者继续着成功,1900至1918年间,流浪者拿下7座联赛冠军,在1919年卫冕失败后, 1919-1920赛季的流浪者拿出了杰出的表现,在威尔顿及助手斯特鲁斯(Bill Struth)的率领下,球队在42场比赛打进106球重夺冠军。然而1920年5月在一起轮船事故中, 威尔逊不幸遇难早逝,斯特鲁斯因此被推向前台,流浪者开始了长达34年的斯特鲁斯时期。

斯特鲁斯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为流浪者带来了18座联赛,10座杯赛及两座联赛杯冠军。1948-49赛季,流浪者拿下国内赛事三冠王,开创了苏格兰足坛的先河,斯特鲁斯是流浪者最伟大的 教练之一,为了纪念他的丰功伟绩,后人把球队主场伊布罗克斯的主看台命名为比尔·斯特鲁斯看台(Bill Struth Stand)。

斯科特·西蒙与走向欧洲

1953年, 西蒙(Scott Symon)接替了载誉而退的斯特鲁斯,50年代的流浪者继续在苏格兰足坛霸主地位,西蒙在任期内共拿下6座联赛、5座杯赛以及4座联赛杯冠军。1963-64赛季拿下国内赛事三冠王,1956-57赛季流浪者首次参加欧洲冠军杯,是苏格兰以及英国足坛继 希伯尼安(Hibernian FC)之后第二支参加欧洲冠军杯的球队。

进入60年代后流浪者开始成为欧战常客。1960年,流浪者在冠军杯半决赛中总比分4-12不敌 法兰克福。次年流浪者成为首支打入欧洲赛事决赛



的英国球队,但是他们没能创造奇迹,在两回合的优胜者杯决赛中,1-4不敌 佛罗伦萨。1967年, 流浪者再次杀入优胜者杯决赛,但经过加时赛0-1输给拜仁慕尼黑后再次屈居亚军。由于同年凯尔特人赢得欧洲冠军杯冠军,而流浪者未能登顶欧洲让球迷极度失望,西蒙在球迷和舆论的压力之下于1967年10月离职。

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期,流浪者阵中拥有一位奇才——巴克斯特(Jim Baxter),他的神话般的球技和自私的球风在流浪者和苏格兰代表队中独树一帜,引得巨大的争议。

从悲剧到喜剧

1967年11月1日,年仅34岁的大卫· 怀特(Davie White)成为流浪者第四任教练,但是年轻的怀特面对的是凯尔特人历史上最成功和老练的主帅——苏格兰名帅乔克·斯坦(Jock Stein),在怀特执教的首个赛季于联赛最后一轮痛失联赛冠军后,流浪者连续经历两个赛季一无所获。1969年12月,曾于1965年带领基尔马诺克(Kilmarnock FC)夺取联赛冠军的主帅 瓦德尔(Willlie Waddell)接替怀特。但直到1972年卸任,瓦德尔的球队在国内赛场成绩不见起色,丝毫无法撼动凯尔特人的霸主地位。

1971年1月2日,这是球队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在流浪者坐镇主场同凯尔特人的 德比战中,科林·斯坦(Colin Stein)在终场前将比分扳平的一刻,无数已经或准备退场的球迷返回球场坐席,造成了人群的挤压和大规模踩踏事故。在这场事故中,66人失去了生命,今天的埃布罗克斯球场已经是一座安全而现代化的球场,而球场外矗立着当时流浪者队长约翰·格雷格(John Greig)的铜像,以及镌刻在 纪念碑石上的66位遇难者的名字也永远提醒着人们那段悲伤的历史。

1971-72赛季,瓦德尔带领流浪者在击败里斯本竞技,都灵,拜仁慕尼黑等队后杀入欧洲优胜者杯决赛。1972年5月24日在巴塞罗那的诺坎普球场,流浪者3-2战胜 前苏联劲旅莫斯科迪纳摩(Dynamo Moscow), 科林·斯坦和威利·约翰斯通(Willie Johnston)分别建功,不过比赛结束前,疯狂的流浪者球迷冲入赛场导致比赛未能在完场前顺利结束,奖杯最终归属流浪者,但是迫于当时 西班牙的弗朗哥军政府压力,欧足联判定流浪者欧战禁赛两年(后减为1年),流浪者成为史上首支因禁赛失去卫冕资格的俱乐部。

乔克·华莱士与约翰·格雷戈

夺得俱乐部首个欧战冠军数 周后,瓦德尔宣布担任球队领队,教练组成员乔克·华莱士(Jock Wallace)于1972年5月31日成为球队新任主教练,华莱士的执教才能帮助球队逐步走出低谷。1972-93赛季是俱乐部百年华诞,国内赛事多年无冠的流浪者终于有所斩获,苏格兰杯决赛中3-2击败凯尔特人,7年来首夺苏格兰杯,联赛中也仅落后凯尔特人1分位居次席。

1974-75赛季,流浪者夺回失去十年之久的联赛冠军,同时粉碎了凯尔特人十连冠的梦想。接下来的1975-76赛季,苏格兰顶级联赛经过组建并更名为苏格兰超级联赛(Scottish Premier Division),首次扩军至十支球队,流浪者实现了卫冕并于1976年夺取国内赛事三冠王,经过失败的1976-77赛季后, 流浪者在1978年再度问鼎三冠王,也是球队历史上第四次三冠王。

70年代后期的出色成绩再次树立了流浪者在苏格兰足坛的领军地位。1978年赛季结束后,华莱士令人意外的突然宣布辞职。流浪者只能将当时球队的队长约翰·格雷格推向前台,1978年5月24日,年轻的格雷格成为流浪者第7任主帅。

球员时期风光无限的格雷格带领着一只充满潜力的球队,1978-79赛季的欧冠赛场,流浪者先后击败 尤文图斯和 埃因霍温,四分之一决赛中惜败给 科隆,而在国内赛场失去了联赛冠军头衔而未能拿下三冠王。此后格雷格带领的流浪者再次走向低谷,1979-80赛季,流浪者仅排在联赛第五,落后冠军阿伯丁(Aberdeen FC)11分。 1981年的苏格兰杯赛冠军以及两次联赛杯冠军无法掩盖流浪者在联赛中的糟糕战绩,格雷格于1983年10月28日宣布下课。那时的流浪者拥有一名天才球员——左边锋戴维·库珀(Davie Cooper),在多年后 荷兰名宿古利特的访谈中,曾有库珀有过交手的他把这位流浪者天才选入其评选的历史最佳阵容中。

华莱士回归和索内斯时代

流浪者重新任命了之前在 英格兰莱斯特城执教的华莱士以重新振作球队成绩。1983年11月10日,华莱士上任,华莱士并不是当时球队的首选,80年代初期执掌苏格兰足坛新老字号德比(New Firm)双方——邓迪联(Dundee United)以及阿伯丁的两位主帅麦克列恩(Jim McLean)和弗格森(Alex Ferguson)先后传闻将执教流浪者。华莱士的球队拿下了1983和84年的联赛杯,联赛成绩仍旧没有起色。1985-86赛季惨淡收场,联赛成绩由接连两个赛季的第四位滑落至第五,华莱士在赛季未被炒。

1986年4月,俱乐部宣布33岁的中场核心 索内斯(Graeme Souness)成为球员兼主帅。流浪者当时的持有人,定居美国内华 达州的苏格兰人 马尔伯勒(Lawrence Marlborough),在连年的成绩下滑和财政问题后开始更多的关注球队,他最重大的决定是任命自己财团的手下,苏格兰商人霍尔姆斯(David Holmes)为俱乐部 主席,而霍尔姆斯的重要动作即是扶正索内斯。霍尔姆斯主席不仅使球队走上了商业化经营的道路,另外多次对埃布罗克斯球场进行现代化改造。

由于索内斯在英格兰足坛的声誉以及霍尔姆斯主席的大力支持,俱乐部开始大量引入来自英格兰的一流球员,包括1986年夏天加盟英格兰后防中坚布彻(Terry Butcher)和 门将克里斯·伍兹(Chris Woods),而中场球员 威尔金斯(Ray Wilkins),沃特斯(Mark Walters)等人在随后几年陆续加盟。

1986-87赛季,索内斯执教首个赛季,流浪者便结束了长达8年联赛冠军的等待并且拿下联赛杯冠军。不过1987-88赛季,流浪者只是卫冕了联赛杯,联赛落后凯尔特人12分排在第三位,但这只是黎明前的黑暗。流浪者的复兴宣告了时至今日苏超两强在世纪之交的二十多年对苏格兰联赛的统治的开始。

大卫·穆雷主席的到来

苏格兰钢铁商大卫·穆雷(David Edward Murray)在80年代时期通过自己创建的钢铁公司已经积攒了大量财富,先前曾试图收购 家乡球队艾尔联(Ayr United)未果后转攻流浪者。1988年11月23日,穆雷以600万英镑的价格从财政不景气的马尔伯勒集团手中购得流浪者俱乐部。1989年6月2日, 穆雷正式接替霍尔姆斯成为球队主席。

1988-89赛季,穆雷和索内斯合作的首个赛季,流浪者拿下联赛冠军,一年后成功卫冕。索内斯治下这几年的流浪者充满着成就和争议,由于海瑟尔惨案英格兰俱乐部被禁赛, 一些英格兰一流球员为参加欧战北上加盟流浪者也为球队带来了不俗的战绩。但球队一百多年来坚守的传统遭到了早期 足球运动全球化进程带来的冲击。

1989年7月, 前凯尔特人球员莫里斯·约翰斯通(Maurice Johnston)从 法国南特加盟流浪者,作为天主教徒的约翰斯通加盟了一支新教势力球队,这桩转会激起了整个苏格兰足坛乃至社会的争议和讨论。约翰斯通在流浪者的两个赛季里表现不俗,但是从未得到大量守旧派球迷的接受,而凯尔特人球迷更视其为叛徒。

约翰斯通的加盟从某种程度上推动了进入90年代以来,老字号德比间球迷群体宗教意识的逐渐模糊。而始作俑者,即为了球队成绩和商业利润而违背传统的穆雷主席,则和坚守传统的老球迷逐渐产生了隔阂。

9连冠

1991年4月,索内斯在冲击冠军的时刻离开球队南下 利物浦,球迷们对索内斯的离去意见不一,多数球迷对此失望,部分球迷则对索内斯参与了球队对传统的背叛耿耿于怀,然而所有的球迷都一致认为这是球队历史上最富有戏剧性和激情的一段时期。 继任者是当时的助理教练沃尔特·史密斯(Walter Smith),史密斯在1991年4月19日成为流浪者历史上第9任主帅。 1991年的联赛冠军来之不易,球队在最后一轮主场击败只需平局即可夺冠的对手阿伯丁,史密斯刚上任就为球队带来三连冠。1992年流浪者实现60年来首次四连冠,并11年首次夺得苏格兰杯。随着俱乐部财政状况的不断强势,穆雷主席的金钱支持, 一批优秀球员的加盟,1992-93赛季,流浪者开始了球队历史又一段强盛时期。

国内联赛的连冠保证了流浪者在欧洲赛场的有所作为,1992-93赛季的欧冠赛场,流浪者在第二轮中的“不列颠德比”击败了坎通纳领衔的利兹联, 在第二阶段的 小组赛比赛中,与马赛、布鲁日和莫斯科中央陆军同组的流浪者取得2胜4平的不败战绩,但落后于马赛而未能取得小组第一,遗憾失去欧冠决赛门票。

1993-94赛季流浪者拿下双冠王(联赛和联赛杯,苏格兰杯决赛爆冷不敌邓迪联),并在之后三年连续卫冕联赛冠军,实现9连冠,追平凯尔特人在60-70年代间创下的纪录。1998年,在史密斯宣布赛季末前往埃弗顿执教后,球队状态下滑并在最后关头主场不敌基尔马诺克,最终落后凯尔特人两分,遗憾的冲击十连冠失利。一周后的苏格兰杯决赛流浪者不敌哈茨(Hearts of Midlothian),流浪者12年来首次无冠结束赛季。

90年代初期的流浪者是英国足坛的代表,球队拥有着一批顶尖英国本土球员,而欧洲大陆及 北欧的优秀球员纷至沓来也帮助流浪者实现了9连冠伟业,他们当中最著名的自然是 丹麦中场布莱恩·劳德鲁普(Brian Laudrup)和英格兰天才加斯科因(Paul Gascoigne),这批球员的才华和努力使流浪者成为整个90年代苏格兰足坛的霸主。

“小将军”艾德沃卡特

人称小将军(Little General)的荷兰教练 艾德沃卡特(Dick Advocaat)于1998年6月1日成为了流浪者历史上首名 外籍教练,自1998年7月至他离开流浪者的2001年12月间,艾德沃卡特带队各项比赛参赛194场拿下133场胜利,67.53%的胜率位居流浪者历任教练之首。

艾德沃卡特的到来显示了穆雷主席希望球队挑战欧洲列强的雄心。长期以来流浪者被称为地区霸王,在欧战无所建树,穆雷渴望能改变这一局面。在引进的欧洲大陆教练后,穆雷继续投入资金以供艾德沃卡特购买球员。

1998-99赛季, 艾德沃卡特毫不手软,花掉3600万英镑来打造球队阵容,包括550万磅购入 乌克兰边锋坎切尔斯基(Andrei Kanchelskis),荷兰同乡纽曼(Arthur Numan)和范布隆克霍斯特(Giovanni van Bronckhorst),随后赛季其他的荷兰球员包括 莫尔斯(Michael Mols)、罗纳德·德波尔(Ronald de Boer)和里克森(Fernando Ricksen)等也陆续加盟。

豪华阵容初见成效,1999年流浪者拿下国内三冠王,在联盟杯中也有不俗表现。接下来的赛季,艾德沃卡特签下 美国球员雷纳以及荷兰 前锋莫尔斯,2000年球队收获双冠王(联赛和苏格兰杯),在欧冠资格赛中淘汰意甲劲旅帕尔玛杀入正赛, 冠军杯小组赛位列第三,联盟杯中两回合点球惜败给 多特蒙德。

2000-01赛季,球队继续大投入,1200万英镑签下切尔西的 挪威前锋弗洛,创下球队引援花费记录。球队继续着荷兰化,孔特曼,里克森以及罗纳德·德波尔来到流浪者。球队再次打进欧冠正赛,但是在国内联赛中陷入低谷,失去三连冠机会。2001-02赛季,流浪者拿下苏格兰杯和联赛杯冠军,联赛冠军再次归属马丁·奥尼尔率领的凯尔特人。

艾德沃卡特时期得到了球迷毁誉参半的评价,花费1400万磅修建的穆雷公园训练基地为流浪者今后的青训工作打下基础。而小将军本人的人员管理方式则遭到了批评,而花钱的大手大脚也使得流浪者从一支有望享誉欧洲的球队陷入了之后数年财政困难的窘境。

转载于维基百科

(敬请期待下篇)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