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坛风云--温格·在阿森纳之前
1996年对于阿森纳足球俱乐部来说是混沌不堪的。
在前一年,球队的功勋主帅乔治·格拉汉姆由于受贿丑闻的爆发黯然离开。而在95/96赛季,尽管新任主帅布鲁斯·里奥奇将球队从泥潭中拖了出来(94/95赛季阿森纳位列英超联赛第12)—阿森纳来到了联赛第五,获得了联盟杯席位—他与更衣室的矛盾却时时刻刻威胁着他的帅位。球队的头号得分手伊恩·赖特被强行按在他不喜欢的左边锋位置上,这让这位大牌球星十分不爽。除此之外,球队的其他更衣室大佬比如托尼·亚当斯也对教练缺乏尊敬,不以为然。终于,在新赛季前夕,转会费问题成为了压垮骡子的最后一棵稻草,里奥奇离开了他执教了仅仅一年的球队。他的最大成就,恐怕就是为俱乐部引进了荷兰人博格坎普—尽管可怜的教练从来没得到过使用冰王子的机会。
里奥奇与博格坎普
里奥奇惨淡地离开了阿森纳,那么问题来了,谁会成为枪手的新任主帅?9月,兵工厂宣布了他们的决定:法国人阿尔塞纳·温格驾临北伦敦。
这对于当时的英伦三岛不啻于一颗惊雷。在温格之前,只有一位欧洲大陆的教练来过英超执教,并很快惨淡收场。于是,带着种种怀疑,《标准晚报》给出了这样的疑问:
“Arsene who?”—阿尔塞纳是谁?
为了这个问题,我们要回到很久以前,去探访温格生命中那些与阿森纳无关的那些日子。
踢球的学士
1949年10月,温格出生于法国边陲重镇斯特拉斯堡。在这个德法交界的地方,足球的吸引力似乎与生俱来,年幼的阿尔塞纳也为此痴狂。当他逐渐长大,家乡的杜特伦海姆队成为了他在漫漫足球路上的第一步。而在踢球的同时,年轻的温格逐渐发现自己的天赋实在有限,于是一边踢着业余联赛,他进入了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并攻取了了政治经济学的学位,这也成为了他日后“教授”美名的由来。
散发着学究气的“教授”
时间来到了1979年,教授在场上踢球的时间进入了倒计时。但与此同时,他也终于迎来了自己球员生涯的巅峰:他加盟了斯特拉斯堡队,站上了法国顶级联赛的赛场与领奖台。此外,他还在欧洲联盟杯的赛事中出场了2次,为球队的最终夺冠做出了些许贡献。
温格的球员时代
总的来说,温格的球员生涯是微不足道的,在这几年里,最重要的事情恐怕发生在联赛的间歇期—趁着其他球员度假的功夫,好学的教授跑到了英国的剑桥大学,开始了为期三周的英语学习。冥冥之中似乎早已注定,这个法国人的未来属于英国。
法国往事:进攻,年轻人,与丑闻
在草草结束了自己的球员生涯之后,温格前往戛纳俱乐部—日后齐达内开始生涯的地方—开始了作为主角的旅程。在羽翼渐丰之时,经由老普拉蒂尼的引荐,教授前往南锡队出任主教练。
时任南锡队主教练的温格
在法国东北部小城,教授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崇尚进攻,提倡科学训练,并在经历了一次降级的惨痛教训之后开始了培养青年人作为球队的根基。这些特点都在日后更大的舞台上成为了温格独特的标志。更黑色幽默的是,南锡的财政相当困窘,这导致年轻的教授根本无法获得转会资金。不知在经年后面对酋长球场与克伦克时,教授会不会想起当年那艰难的岁月。
钱,困扰了教授一辈子的东西
86/87赛季,由于资金的捉襟见肘,南锡队惨遭降级命运。温格对此相当无力—他已经做了所有他能做的了。法甲的球队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终于,摩纳哥队向温格发出了邀请函—教授的才华值得在更大的舞台上施展。
摩纳哥时期的温格
从1987年到1994年,温格执掌大公国球队的帅印。在他治下,乔治-维阿,霍德尔,克林斯曼等球员充分展示着自己的才华,向法甲桂冠发起一次又一次的冲击。遗憾的是,他们始终没能遂了自己的心愿。这并不全是摩纳哥本身的原因,因为那时的法国正经历着足球史上最严重的假球风波—马赛假球案。
塔皮,缔造马赛辉煌的主席,同时也是大搞假球腐败的罪人
1993年5月20日,马赛1-0战胜瓦朗谢讷队从而在当赛季稳稳拿到了法甲冠军。几天之后,他们在欧冠决赛战胜了AC米兰—正是在那场决赛中,范巴斯滕被马赛后卫博利铲断了腿,天才就此陨落。
问题出在与瓦朗谢讷的那场比赛中。经球员检举,警方突击检查瓦朗谢讷球员的住处,搜出了球员受贿的几十万欧元,从而坐实了马赛打假球的可鄙行径。塔皮锒铛入狱,马赛惨遭降级,法国掀起扫黑风暴。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瓦朗谢讷有一位教练名叫博罗·普利莫拉茨,他是事件的吹哨人之一,在风波平息后,他随温格远渡重洋前往日本,成为了温格多年最贴心的助手和伙伴。
温格与博罗·普利莫拉茨
当年的温格是无比沮丧的。他曾对朋友这么说道:“我确信摩纳哥至少有两个联赛冠军被塔皮买走了。 ” 后来,他甚至发出了这样的自嘲:“有人认为我对公平竞争的信仰是可笑的,因为在最高级别的竞技体育中,公平竞争就意味着失败。”
在这场风波之后,温格也失去了自己的魔力。1994/95赛季,摩纳哥在联赛中的排名一跌再跌,最终温格惨遭解职,而他在法国足坛的路也已经走到了尽头。在这个失败的赛季里,摩纳哥与温格最大的收获可能就是一个叫蒂埃里·亨利的年轻人—他在温格任上完成了顶级联赛首秀。若干年后,当师徒合璧,世界将为之震撼。
日本之旅:哲学的体验与运用
温格前往日本的想法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是惊人的。
一位传统欧洲大陆教练,在1年前还是更个球队争相追捧的对象,而如今,他竟要远离主流舞台,前往堪称一片混沌的日本,这无论如何都是让人惊讶的。然而,温格的日本之行对他日后的执教大有裨益,这不仅让他走出了假球风波的沮丧,东方的文化更是为温格的足球哲学添上了最后一抹亮色。
邀请温格的是年轻的名古屋鲸八队。到达球队之初,面对一张张陌生的东亚面孔,法国人显得无所适从。
温格在日本
最开始,他企图用体测筛掉一些不合格的球员,然而日本球员各个坚毅非常,到最后竟无一人掉队。在后来,温格又了解到球员们有着所谓“三从一大”的原则,即每次失利或发挥不好后球员们都会加练几个小时。这几件事不能不让温格对亚洲人的坚韧与刻苦发出称赞,但这种不科学的加练也着实让教授头疼。在他逐渐熟悉球队之后,这种加练以及日本特有的泡澡文化在球队中都被禁止了,取而代之的是更科学的训练,更优秀的成绩。
温格在鲸八队的时间并不长,但成绩显然也很出色—他们获得了两个杯赛冠军以及两个亚军。
法国人也从东方之旅中学到了很多,比如日本人的饮食哲学让他受益颇丰,那种对营养摄入精妙的把控让人惊叹。再比如温格从一个脾气暴躁,中场休息时酷爱骂人的教练变得冷静,宽容,习惯于分析问题而不是抱怨。温格认为,这种改变要归功于日本习惯于小心谨慎的文化对他的改变。最有趣的改变还要属教授观看相扑比赛的体验:“我很喜欢看相扑,即便是胜者依然能够在败者面前给对手最大的尊重,而不是肆意释放自己的喜悦,这给我很大的震撼。”多年后在接受采访时温格这样表示道。这就解释了为何温格永远保持克制,又为何对穆里尼奥式的张狂深痛恶绝。在温格改革阿森纳的过程中,他在日本的经历起到了很大作用。
好了,现在我们终于讲完了温格在阿森纳之前的故事。那么他到底是如何与阿森纳产生缘分的?这还有从一个男人:大卫·戴恩说起。
未完待续
参考阅读
《The inside story fo Arsenal under Wenger》 by John Cr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