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强队中国盲人足球队:从按摩院到球场,足球带给他们光明

史塔李 史塔李

撰文|李建利

“一切就绪,准备开战!”中国盲足教练对于球队的备战情况充满信心。

400多天的集训后,中国盲足从广州清远奔赴东京,2019年的亚锦赛上,中国盲足在决赛中战胜伊朗,第六次获得了亚洲冠军,同时也锁定了2020年东京残奥会的门票。

中国盲足在东京奥运会最终获得第四名。他们曾经载誉无数,这次同样让国人感到骄傲。

他们的世界常与黑暗为伴,因为足球给予了他们重生,有人说,“很喜欢在球场上自由奔跑的感觉”,虽然命运抹去了中国盲足队员看向世界的最后一丝微光,但他们却为中国盲足点亮了在世界中的耀眼光芒。

恐惧

培养盲足运动员的过程是很艰难。与普通的足球比赛不同,盲足的用球装有铃铛,在移动的过程中,球员们比赛也要发出喊声,以辨别彼此的位置,在球门背后会站有一名引导员,引导员视力健全,他会大声喊叫,引导球员们射进球门。

比起正常的技术训练,盲人球员最难克服的是心理关。这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和对彼此的熟悉。

“通过正常人足球训练方法,要求他们,他们训练一两个月之后还是都能达到你要求的水平,所以证明盲人足球运动员都能达到教练要求的对抗、传接,我也没当他们是盲人去练,而是把他们当做健全人去练。”中国盲足教练董俊杰曾介绍,在他的训练方法里,他希望帮助球员们克服恐惧。

“没有胆量,在黑暗中突破是很可怕的,他们必须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

克服了心理障碍,还要去提升带上眼罩后失去的平衡感,在中国盲足教练员许宇飞心里,他们每个人都是战士,“因为太难,所以在我心中,我们的每一个盲足球员都是最英勇的战士。”

前往东京的9名盲足运动员身上,都有大大小小的伤,在黑暗中奔跑,这些他们都习以为常,球员唐治华脚腕,膝关节、肘关节都受过伤,最严重的时候躺了4天,“受完伤该跑还是得跑。”队长张家彬额头撞破了,甚至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破的。

教练董俊杰有时候也很心疼,“刚开始带盲人足球队的时候,队员眉骨缝了七八针,牙撞掉,头上缝六七针,这是常事,那时候队员训练,队员对盲人足球这项运动还不太理解,他到眼前就是撞。”

克服了恐惧,很多事情都会变得不一样。很多盲人球员和唐治华一样,喜欢在球场上无拘无束的感觉,平时不敢放开走的他到了球场上就能自由的跳、跑,“在球场可以肆无忌惮,无拘无束。”

重生

唐治华刚开始也不敢跑。

唐治华有先天性的视网膜色素变性,从小就看不见这个世界。被村里人叫“瞎子”的时候,他心里难受。

最早接触盲人足球的时候,他心里有疑问,“盲人也能踢足球?”这让他觉得很新鲜。

开始踢盲人足球的时候,唐治华也想给自己学个技能,就开始一边踢球一边读书。

“我读的是大专职业院校,当时我们读完初中之后,毕竟也要让自己掌握一个技能,没有技能的话也干不了啥。后面也报考了职业院校,读的针灸推拿。16年拿的证,就开始边踢球,考试就回去,平时就在这踢。”

唐治华来自辽宁盲人足球队,已经是球场上的老手,担任辽宁盲人足球队的队长。也是盲足国家队的常客,但他的本职工作是一名盲人按摩师,大多数盲人和他一样不踢球时在按摩院度过。但足球,为他们打开了走出按摩院的另一扇门。

被称为“战神”的张家彬深有感触。94年出生的他,视力一级残疾,是中国盲足队的队长。球场上拼劲十足。

张家彬记得自己第一次接到电话被通知去征战世界杯时,正在按摩店里给客人按摩,忽然接到教练电话,通知他代表中国队去踢盲足世界杯,“挂了电话,我立刻跑去找老板,告诉他我要辞职,因为我要去踢世界杯了。”说完,张家彬立刻拿起包离开了。

张家彬接触足球也很偶然,“感觉这个盲人也可以踢球,自己也不会,自己一个人在那里玩,慢慢的就爱上了足球。”

西班牙世界杯上,中国盲足进了7个球,张家彬自己包办了6个,足球让他改变了太多太多“当时眼睛看不到的时候在家里很自卑,也不敢到处走,进了足球队,出来认识了好多朋友、兄弟,性格变得比较开朗了。”

训练之余,张家彬可以向正常人一样,给队友烧水、沏茶,倒茶,一切看上去也没什么不一样。

比起张家彬和唐治华这些年轻人,89年出生的俞裕锬已经算得上球队的老将,98年进入福建省盲校学习,2005年入选福建省盲人足球队,他参加了2008、2016、2020年3届奥运会。

参加国家队集训时,他的孩子刚刚出生,为了备战东京奥运会,一走10个月,不能见到自己的孩子,“想儿子想的不得了”,但俞裕锬在说到今年的梦想时却说,“希望能够为国争光。”

“我很感谢足球,它给了我胆量和想象的空间。接触足球前,我一直在想,那么多人爱看球赛,但那究竟是什么样的,接触后才知道,足球原来是这样踢的。是足球开阔了我的视野和胸怀,也是足球让我有了更高的目标。”俞裕锬还自考了工商企业管理,“一般人都认为我们只能做盲人推拿,我希望能有突破,往最好的方向去努力。”

希望

盲足运动员们都清楚,他们很爱足球。所以训练中的投入程度和吃苦程度也可见一斑,球衣下,球员们的腹肌线条清晰可见。

这样的集训并不常有,中国的盲足并没有像巴西、欧洲一样拥有职业联赛和职业球员,大部分球员属于兼职,只有在备战全运会和国家队大型比赛的时候才会抽调集训。国家队提前两三个月集训,参加2020年东京奥运会可能提前10个月甚至1年集训。

培养一个优秀的盲人足球运动员需要3年的时间。虽然没有专职的盲人足球运动员,但中国盲足的水平一点都不差。中国盲人足球队2006年建队,参加了2008、2012、2016、2020年4届奥运会,夺得2008年残奥会银牌,决赛1-2惜败巴西。两次世锦赛都是第三名。

从2007年到2019年中国盲足所参加的盲人足球亚锦赛中,一共6次获得冠军,是不折不扣的强队。

此前接受腾讯体育采访时,中国盲足教练董俊杰希望盲足能够为中国再次争夺荣誉,“我们是一个团队,我们的目标就是在国外升国旗奏国歌,争取在东京残奥会上让五星红旗飘扬在东京赛场。”

有人称盲足运动员为黑暗中的舞者,但董教练一直有个不太可能的期望,他希望这项运动最好没有了。

“因为那样,世界上就没有盲人了,没有盲人了,这些孩子就过上正常生活了。”

不过,至少因为盲人足球运动的存在,让原本只有黑白的盲足运动员的世界中,有了更多的色彩。

展开更多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