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伦敦德比百年恩怨名副其实,上海德比火爆异常仅用10年

老颜足球鞋博物馆 老颜足球鞋博物馆

最近的北伦敦德比,开局不利的阿森纳队在主场再次找到了不可战胜的感觉,3比1轻取死敌热刺,这场比赛可以说看的阿森纳球迷心潮澎湃,奥巴梅扬滑跪致敬亨利,脚下的水星sf4也是复古得一塌糊涂,当年在多特蒙德他代言毒蜂估计没穿过sf4。大家对阿尔特塔也开始刮目相看,甚至有球迷提案阿尔特塔是9月英超最佳教练。似乎在枪迷眼中,赢得了北伦敦德比,输了世界又如何。

看了那么多年英超,也看了那么多次北伦敦德比,总觉得北伦敦德比特别不寻常,不管是媒体还是俱乐部,都将两队的恩怨渲染的不共戴天,当年从热刺跳槽阿森纳的后卫坎贝尔甚至被热刺球迷称为“犹大”。而每场比赛基本都是剑拔弩张,刺刀见红。就算阿森纳巅峰时期两队实力悬殊,也要拼个你死我活。如今,开局三连败的阿森纳,又把开局三连胜的热刺给秒了。

于是我恶补了一下两队的恩怨,也是令人大吃一惊,首先所谓的恩怨,其实已经过去了100多年,热刺应该算受害者。故事是这样的热刺俱乐部建立于1882年,当时在中国清光绪八年。1896年,热刺参加英格兰南部地区联赛,并且在1900年获得南部联赛冠军,1901年,更是以非英格兰联赛球队的身份获得了足总杯冠军,被称为南部的骄傲。热刺的意思是斗鸡脚下用于战斗的刺,所以热刺队的队徽是一只斗鸡。热刺1908年成为英格兰乙级联赛球队,1909年12月4日,热刺历史上第一次和阿森纳交手,但当时两队无冤无仇,都是乙级队,阿森纳也还没到北伦敦,虽然阿森纳获得了那场比赛的胜利,但最终还是热刺先升入甲级。

阿森纳俱乐部比热刺成立晚4年,arsenal的英文意思是兵工厂,俱乐部最初的成员是伦敦南部伍尔维奇兵工厂的工人,先得介绍一下这个伍尔维奇兵工厂,是整个英国最大的兵工厂,1787年被英国政府收购,1805年被改名为英国皇家兵工厂,由于他的位置在伦敦南部的伍尔维奇,所以也被称为伍尔维奇兵工厂。毫不夸张的说,近代英国发动的各种战争,重武器基本都是这里制造的。鸦片战争中,英国的舰炮和各种炮弹,都是伍尔维奇兵工厂制造的,清军则泥模铸的炮弹。被打的稀里哗啦也是正常。

伍尔维奇兵工厂属于国企,但是当时的伍尔维奇兵工厂足球队属于工厂的工人。厂里有数千员工,又是皇家兵工厂背景,所以1893年成为英格兰乙级联赛球队。1912年伦敦工人搞罢工,伍尔维奇兵工厂也受到波及,球队经营状况不佳。于是一名叫亨利诺里斯的大亨接手了濒临破产的兵工厂俱乐部,并且将球队搬迁到了人口更加密集的北伦敦。还在那里建造了海布里球场,于是阿森纳俱乐部开始获得重生。阿森纳的到来,明显是来和热刺抢地盘的,但当时热刺处于甲级,阿森纳处于乙级队,所以热刺球迷也没当回事。1914年正当阿森纳队在乙级联赛拼杀,准备冲甲的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于是联赛停摆,伍尔维奇兵工厂开始开足马力,为英国军队生产武器弹药,经过了4年的战争,协约国获得胜利。联赛重启,并且准备扩军,从20支球队扩大到22支。按照一战前的联赛排名,热刺处于甲级联赛最后一名,而阿森纳处于乙级联赛第五。理论上说,热刺有降级的可能,应该和乙级联赛第三的巴恩斯利争夺一个名额。但乙级联赛第五的阿森纳应该是绝无升级可能的。可阿森纳那个叫亨利诺里斯的爵士老板能量大,搞定其他俱乐部,投票说最后一个名额应该在英乙3-6名内产生,最终他给当时的伍尔维奇兵工厂争取了个特别贡献奖,这个特别贡献应该是兵工厂给一战生产武器弹药的特别贡献。最终阿森纳直升英甲,而热刺直接降入乙级。

这让热刺球迷怎么受得了,于是热刺在1919-1920赛季和打了鸡血一样,获得乙级联赛冠军杀回甲级,并且在1921年就又获得了足总杯冠军,第一次北伦敦德比发生在1921年1月。又在1921-22赛季获得了甲级联赛的亚军,把阿森纳又比了下去。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小小的北伦敦,就这样定居了两支势均力敌的球队。于是百年恩怨就此拉开序幕,才有了如今火爆异常的北伦敦德比。

再回到中国,现在国内最火爆的德比,无疑是上海德比,这也是中国足球历史最悠久的德比,有足足20年历史。2001年,上海国际在徐根宝带领下冲甲成功。没想到升班马一上来就是大手笔,从申花挖来了申思祁宏,还租来了范志毅。甚至国际俱乐部还出30万从申花蓝魔球迷中挖球迷,尽显土豪本色,这也是闻所未闻的新鲜事,首次德比上海国际就在虹口2比0击败申花。而一年后事关甲a末年夺冠的上海德比,却成为了中国足球历史上最著名的假球,陆俊和四名国脚因此锒铛入狱。对于上海国际来说,那场4比1的比赛,失去了问鼎甲A冠军的机会,可以成为两队恩怨导火线。

当时申花的盘外招还没被披露,申花和国际(中远)的上海德比也短暂成为了中国足坛一道特别的风景线,火爆异常,但好景不长,上海国际搬到了西安,此后朱骏的联城和申花合并,申花还是在上海孤独的存在。直到2012年上海上港的崛起,又给上海带来了久违的德比。可是实话实话,这两支球队根本就没有太多的历史恩怨,相反还有很多的渊源,当年徐根宝将东亚的班底卖给了上港,将梯队卖给了申花,两边不得罪。可能只是武磊的一句话“上海滩的老大”激怒了申花球迷。此后每逢上海德比,球迷之间的打斗就成为了家常便饭。

其实真的没必要,举例来说整个伦敦拥有1600万人口,职业俱乐部就有十几家,英超都五六家,伦敦德比应该说司空见惯,源远流长上百年的德比,球场里双方球迷爆满,也没看到球迷打架,俱乐部成绩也不是由球迷打架胜负决定。上海2400万人口比伦敦多三分之一,两家俱乐部在中超赛场开始德比的历史还不到10年,自己的主场都装不满,球迷还在那搞什么对立。中国文化还是比较包容的,球迷之间也应该惺惺相惜,我们的足球文化球迷文化都很薄弱,更应该吸取先进的文化,用心去爱护和支持自己热爱的俱乐部,而不是取其糟粕,用极端狂热过激的行为来标榜自己的对球队的支持。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