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的李铁

Cris不是克里斯 Cris不是克里斯

2-3负于沙特后,终场哨声时。场上发生了如下耐人寻味的画面。

1. 半场替换上来,攻入一球的洛国富在捶胸顿足的表达遗憾。

2. 沙特球员在心有余悸的纵情庆祝,沙特教练组似乎在对裁判补时延长没有按时吹哨激烈表达着不满。

3. 李铁神情凝重,不知此时内心如何。

多说一句,上一次我看到赛后教练有如此镜头语言的时候,还是在2010年的伯纳乌球场。

从这些画面中,我们不难读出一些信息:

1.归化球员很拼,认为自己本有机会和能力帮助球队取胜 

2.沙特队认为这场能赢下来国足是险胜

3.李铁的情绪是一个未知。

这也是为什么看上去一场2-3还较为值得称颂的憾负,会在看了球的球迷眼中依然产生了强烈的不满。

而这,或许都是李铁的“执着”惹的祸。

主教练都有自己的“轴”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一千个主教练心中,也有着一千根“轴”。

强如瓜迪奥拉,也会经常在欧冠关键战中进行“整活”(莫名其妙的变招)。他也没少因为自己的“整活”付出过惨痛的代价。

而西班牙队主帅恩里克也是轴的代表,因为欧洲杯只带24人和不带任何一名皇马球员,恩里克一度处在了风口浪尖。

不过竞技体育,菜是原罪。恩里克率队在欧洲杯踢出了惊艳的表现,加上近期欧国联的不俗发挥,恩里克的轴反倒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成为了他的优点之一。

在十二强赛B组的两支球队中,李铁与森保一被不少人称为“卧龙凤雏”,前者此前因为屡次召入明天与董春雨,颇受非议。而后者与挚爱的“干儿子型球员”佐佐木翔,正带着亚洲航母日本队在小组中举步维艰。

李铁的执着在哪?

在第一场中澳之战中,李铁依然保持着他的执着。沿用了四十强赛期间四连胜的442体系。继续信任吴兴涵等球员,可惜一场溃败把李铁的执着击得粉碎。

被戏称为“吴皇”的吴兴涵,仅在首战出战了近60分钟之后,随后的三场十二强赛的比赛中,进入了查无此人的状态。

所以你说李铁完全不知变通呢,也不全对,至少从吴兴涵的例子上,李铁并非执拗的一根筋死用到底,不好使该弃用就弃用。

但在归化球员的思路上,很明显,李铁的思路是认为应该围绕武磊作为中轴线,归化球员作为后手和冲击力的补充。

所以就有了洛国富十二强赛两场比赛表现不俗,但都只能替补出场,阿兰同样一次首发机会都无法捞到。

艾克森首发出战了三场比赛,但大多是作为前场的策应前锋给武磊创造机会,后两战试验了张玉宁同样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后,艾克森在与沙特一战中同样无缘首发。

至于为什么归化球员无法成为国足战术中围绕的重点,我想从李铁此前发布会说过的一些话语中可见一斑。

“我不想评价其他国家的主教练,但对于我们中国来讲,我认为中国国家队的教练就要中国人来担任,只有中国人能把这件事做好,我相信这个团队会变得越来越好。”

为什么李铁要这么“执着”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站在李铁的思路上,换位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尤其是归化球员为何不重用,事实上我们不妨回忆一下。当初在归化球员,最早我们可以追溯到2016年就有《京华时报》这样的媒体,透露过归化球员的提案已经踢上日程。而那个时候里皮刚刚成为国足主帅,足协时任主席还是蔡振华。

等到了归化球员逐渐落地的2019年,彼时二进宫的里皮就曾透露过国家队未来将会有很大的变化。随后我们看到了李可、艾克森的入队。

若不是那时蒋光太的归化手续没搞定,在里皮的设想中,蒋光太+高拉特+艾克森组成的中轴线将会是未来支撑国足驰骋亚洲赛场的重要战力。

可惜的是里皮没能等到阿兰、蒋光太的驰援,就因为中叙之战国足糟糕的表现拂袖而去。

那么摆在李铁面前的现状就是,如今归化工作已经进行了这样的程度,没有回头箭。艾克森、李可、蒋光太、阿兰、洛国富、费南多六大归化,用还是不用?

李铁给出的答案则是用,但不重用。尤其是除开艾克森和蒋光太,李铁并没有给予其他几位归化球员太多机会,哪怕在李可保持健康时也是如此。

或许是因为重用归化球员,就给当初启用归化球员并落地的领导班子最好的政绩表现?这样的功绩显然会让现任领导脸面无光。

也或许是因为重用归化球员,李铁哪怕取得了相对更理想的结果,也会被认为是沿着里皮栽的树好乘凉,没有什么成就感。

亦或者是李铁就是希望通过他这种使用归化球员的方式来取得成功,证明自己是对的。这也和之前他发布会强调的“我认为中国国家队的教练就要中国人来担任,只有中国人能把这件事做好”观点相吻合。

只是,当刘海随着吹风散去。

30+年龄的归化球员们,还能够等待属于他们的机会吗?他们的世界杯梦想,还能通过国足去实现吗?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