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TA:哈森许特尔的圣徒能给曼联的未来提供何种参考?

来源:The Athletic
作者:Carl Anka
朗尼克的曼联还存有许多疑问。不幸的是,由于疫情再度爆发导致的比赛延期,咱们至今只有3场比赛的小样本来分析这些问题的答案。
最大的问题之一便是德国人入主后在联赛中对阵水晶宫和诺维奇时使用的4-2-2-2阵型。这是一套非常明确的阵型,而其主旨便是高位逼抢体系,即让朗尼克赢得了现代德国足球教父这一美誉的哲学。
英超联赛中还有另一支球队使用的是同样的体系。朗尼克是南安普顿主帅哈森许特尔的前同事/导师/顶头上司,而两人之间的关系有些复杂(不合适的话可以不做保留)。在2016年至2018年执教莱比锡期间,哈森许特尔跟时任足球总监的朗尼克有过密切合作。如果你有留意过这两位教练的采访,你会发现一个共同的术语:他们都会把边路攻击手称为“10号位球员”,而在谈到球员的发展与成长时,他们都会说球员需要有“开放思维”和“勇气”。
如果(中等层级的如果)朗尼克想要继续在曼联使用4-2-2-2的逼抢体系,那么我们可以将圣徒作为范本,预估曼联在本赛季的剩余赛程中有怎样的表现。
接下来就让The Athletic加以解释。
阵型
哈森许特尔与朗尼克在莱比锡合作的2016-17赛季与2017-18赛季,这支德国球队(通常由中场的纳比-凯塔提供动力)启用的是4-2-2-2阵型的反抢体系,高度强调速度和纵向传球的重要性。
这个4-2-2-2阵型有别于传统的4-4-2,边路攻击手在进攻时不会出任正统边锋角色,而是更靠近中路。在防守状态下,前面的六名球员会整体左右移动,尝试将对方的持球点包围,同时利用边线提供额外的防守助力。
曼联1-0小胜水晶宫后,朗尼克曾谈到过这一阵型。
“在我看来,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向持球人施压,我们如何掌控局面?所以我决定启用4-2-2-2阵型,派上两名前锋,不让C罗一个人突前,而是与拉什福德搭档,通过纵向传球发挥他们的速度。”
“与此同时,有了桑乔和布鲁诺出任两个10号位,其余球员的任务就都比较明确了。布鲁诺和桑乔踢10号位能提供足够大的空间,边后卫能插上参与进攻,在边路要球。”
如果再参照曼联对阵诺维奇的首发,那么朗尼克眼中曼联当前的阵容深度可能是这样的:
(埃兰加和阿玛德应该被视为10号位的人选。)
4-2-2-2阵型并不能完美契合曼联阵中的所有人,但对于朗尼克而言,阵型实际上没有背后的基本原则那么重要……
基本原则
“最出色的组织手就是反抢。从数据来看,抢下球权后的10秒内有更高的进球概率。”哈森许特尔在2019年时这样说道。这一理念与克洛普以及朗尼克等前德甲教头的想法并没有本质区别。
足球世界中有多种不同的逼抢风格和体系,但广义上看能分为三个流派:
1.球员会依照指示向持球人施压,试图在丢失球权后尽快抢回;
2.在对方特定目标持球时再逼抢(比如许多球队踢曼联时会重点照顾万-比萨卡);
3.球员会依照指示向事先设定的重点区域进行逼抢。
不少球队都会在一场比赛中依据实际情况结合使用几种方法,但哈森许特尔的圣徒通常都会选择第三个思路,当比赛中出现了他们预设的逼抢触发点时,就会集体移动跑向逼抢区域。奥地利人说球队对于这些逼抢触发点已经能做到“自动化”反应了。其中一个出现频率最高的触发点便是对方尝试从后场发起进攻。你会看到圣徒的两名前锋向对方的中卫施压,边路攻击手尝试封锁传给边后卫的线路,迫使对方门将或持球中卫传向中路。
一旦对手这么做了,沃德-普劳斯和罗梅乌等早就就位的中场球员会冲上去在对方半场抢下球权。哈森许特尔将麾下中前场六名球员的每一对都形容为一张滤网,阻止对手完成B2B推进,而他的四名后卫大致上是中间站位。
“我们的比赛分为四个部分——应对对方控球,自己控球,丢失球权,抢回球权。如果你这四个部分都做得不错,你的赢面就比较大了。”哈森许特尔2019年时说。
哈森许特尔所说的比赛原则中有三部分都是无球阶段,足以说明逼抢体系对于生理和心理的高要求。朗尼克的英超首秀中,曼联共计12次在前场抢回球权,但德国人赛后也承认,随着比赛进行,球队的体能槽明显空了。
上面只是简单地说明了一下4-2-2-2逼抢体系理应如何运作,那么,这一体系在英超赛场的表现到底怎么样?
优点
“我对于足球的理解就是最大程度地削减比赛中的偶然因素,拿下对比赛的控制权。”朗尼克被任命为曼联临时主帅时表示。4-2-2-2阵型背后的理念就是通过集体的逼抢努力来限制比赛中难以掌控的运气成分,以及对方阵中明星球员的个人能力。
哈森许特尔的圣徒挺像当年他从朗尼克那儿接下的莱比锡,都希望通过防守让对手感到沮丧,被迫尝试难度更高的长传,以此来击垮对手。两人也都希望自己的4-2-2-2阵型能提供只需要简单短传的进攻平台,当一名球员成功在前场抢下球权时,能轻松交给队友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这套体系在曼联行得通,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C罗愿意参与逼抢,只要大家都能正确执行4-2-2-2的逼抢要求,那么C罗并不需要进行大范围跑动,他还是可以控制体能分配侧重冲向对方禁区的短途冲刺,而不是一路回追30码到中线附近夺回球权。
随着英超联赛继续进行,曼联可以做到踢出“富人版南安普顿”的感觉。朗尼克的手头阵容拥有桑乔、林加德、拉什福德和格林伍德等球员,他们都可以在良好的调教下胜任朗尼克的10号位,能在前场抢下球权迅速发动进攻,也能在较为靠后的区域接球并转瞬间创造出传中机会,帮助球队不断冲击对方禁区。
4-2-2-2的高压使得哈森许特尔能压榨出圣徒资源有限的阵容的额外战斗力。如果朗尼克能让这一体系成功植入曼联这套天赋强得多的阵容,那曼联就能成为一支能在乱局中制胜的球队,而不是屡屡在乱战中吃瘪。
缺点
如果你读到这里想着,“但是南安普顿在哈森许特尔治下有过2场0-9惨案啊,而且还有其他多次惨败……”好的,咱们该顺着这一话题聊聊了。
圣徒的4-2-2-2阵型在面对那些能通过传球破解逼抢的积分榜上半区球队(比如12月11日阿森纳打进的那粒团队进球),或直接用长传暴力解锁的对手时(哈森许特尔6次对阵伯恩利仅赢下2场),会显得比较脆弱。
自这位奥地利人入主球队以来,圣徒在领先状态下丢掉的分数高居英超第一,他们也总是拿对手的双前锋没什么办法。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会在无球阶段下很大功夫的圣徒该如何在握有控球权优势时破大巴。
4-2-2-2十分适合一支年轻且活力十足,在超常发挥方面有明显局限性的球队。曼联倒是符合这一描述……有点符合。
以朗尼克得到的进攻球员水平来说,他的球队理应能克服圣徒启用4-2-2-2时遭遇的大部分问题(与肖恩-朗相比,C罗在同样的战术体系中会截然不同),不过他们会在英超赛场暴露出另一个缺点:缺乏宽度。在4-2-2-2阵型中,边路攻击手会内收,南安普顿(以及朗尼克带了2轮的曼联)就经常因为前场4人的站位过窄而自己终结自己的进攻。
如果想让4-2-2-2流畅运转,边后卫的进攻属性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当然,防守端的侵略性同样重要)。卢克-肖按说是完美契合这一体系的,但如果朗尼克坚持这个思路,万-比萨卡恐怕得将主力位置交给达洛。
咱们还得关注一下布鲁诺,他现在是10号位之一。葡萄牙人之前的高风险高回报球风已经变成了更高的风险以及更低的回报。在2019-20赛季后期,哈森许特尔对于10号位的描述是“战术层面要求最高的位置,因为在防守状态下,你得出色地判断自己所处的位置,以及自己应该防守的空间”。朗尼克在曼联击败水晶宫一战中的要求并无不同。以布鲁诺的踢法来看,他未来在曼联更有可能进一步前移到锋线上,跟C罗搭档。
曼联还需要对中场位置进行补强(不论下赛季采用什么风格以及什么阵型,中场都得引援),弗雷德或许是唯一一位能适应如此高能量双支点体系要求的人。
哈森许特尔在南安普顿花费了超过40场的时间才调试好了4-2-2-2阵型,球队一度在降级区边缘徘徊,到了2019年11月的国家队比赛日,经过了一番要里子还是要面子的挣扎,他们仍然敲定了要坚持这一体系。如果想要启用类似的体系,朗尼克将会有半个赛季的时间。有可能效果不错,也有可能让球员们难以消化,还没等到磨合完毕新教练就带着新思路来了。朗尼克和哈森许特尔偏好24岁以下的球员当然是有原因的,他们会用上“思想开放”这个说法——可塑性是4-2-2-2奏效的关键。
等到2月12日,朗尼克的曼联遭遇哈森许特尔的南安普顿,会出现什么情况?
朗尼克将曼联的阵型改成4-2-2-2的时候,这个问题就已经出现在The Athletic的评论区里了。
我们能给出的最简洁的答案是:“黄牌满天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