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之痒”--- 一位中国球迷父亲与儿子的故事 (一)

前言:2017年4月,老段联系到了铁杆体育,除了了解关于西班牙看球的流程,更表示希望能够感受到更纯粹的西班牙青训与欧洲足球文化。时光荏苒,父与子的足球故事已经从小学走过了七年。铁杆希望分享这段父与子的足球时光,小段同学从小学到初中、高中的成长。尽管言语朴实,但逐字逐句无不在透露着父子对足球的挚爱。如果中国更多的家长与孩子都坚持着足球的信仰,如果校园足球以及整个体制、环境更好,中国足球才真正拥有雄起的希望!
第一章 热爱足球的小学生
七年之前,中国开始开展校园足球。孩子所在的学校蚌埠市凤阳路第二小学也成立了足球队,孩子有幸入选并担任队长。可是好景不长,体育老师因教练考编而离开了学校,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球队不宣而散,孩子短暂的足球之旅刚开始就结束了。
最早陪着孩子在小区练球:
让孩子喜欢上足球肯定是他的启蒙教练杨兴昌老师,但我肯定是最好的支持者和追随者。后来带孩子在淮北踢友谊赛的时候再次见到了杨老师,老师观看了孩子的比赛并给与了鼓励和指导。
在淮北的赛场和杨老师的合影:
校队解散之后,孩子自然就无球可踢了。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孩子与足球再续前缘。有一天,我和孩子在体育场里玩,发现一位老教练在笼式足球场带一群小孩在踢足球,孩子说也想参加。我就要了电话号码给孩子报了名,那时孩子已经快小学毕业了。
背包的这位就是老教练,一个非常好的人:
从那以后,孩子就开始和一群小队友在蚌埠体育场的笼式足球内训练。我和他几乎从不缺席。他带的孩子比较多,一个人忙不过来,略懂足球的我就成了他的助理教练,开始陪孩子们南征北战。陪孩子们练球,帮助他们成长。假期之余和周教练一起带孩子去参加友谊赛。
假期在淮北市参加友谊赛:
赛前部署战术和纪律:
全体队员合影:
假期时间充足,友谊赛也比较多。孩子们最开心的就是外出参赛,最操心的则是我们。孩子都小,每次外出大大小小几十个人,要面面俱到,也要动不少脑筋,花费很多心血。好在每次出去孩子和家长对我都比较满意。当然,任何一个集体里都有蛮不讲理,胡搅蛮缠之人。好在我做事问心无愧,这样的人慢慢地就没有生存土壤了。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努力,要想踢好球,就需要好的教练。张勇教练应该说是一名非常好的教练了,曾经入选过健力宝赴巴西八十人大名单,能力毋庸置疑,如果不是个性原因,不管是足球职业生涯还是执教生涯都应该会是另外一个高度。好在他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已经越来越稳重和成熟了,希望未来的国子号队员里有他的弟子。
一丝不苟的指导小队员:
讲解足球要领:
赛后球员合影留念:
孩子在小学毕业之前的最后一次友谊赛是令我最难忘的。那是赴青岛参加一次全国性的友谊赛。到达青岛之前一切都很完美,在路上和孩子们做着精心准备的游戏,孩子们乐享其中,几乎每个人都赢得了奖品。到达赛区报道时风云突变。 由于是夏季比赛,加上组委会的失误,那次的房间安排的既不够也不好。折腾了很长时间,受了很多责难,所有的人才安顿下来。我一个人带着好几个孩子住,我睡地下,孩子们睡在床上。在比赛间隙,家长们都出去逛街,最多时十几个孩子都要在我的房间里玩,我的房间成为了欢乐的海洋,最后都舍不得离开我那拥挤不堪的房间。
去青岛的路上吃碗泡面,“加点儿油”:
小段同学是队里最小的宝贝:
小朋友们的放飞自我:
小朋友也是追星一族:
场上的“舍我其谁”:
赛后答谢:
所有比赛结束后,嗓子已经不能说话,小段自己一个人在房间里大哭一场,写下了青岛之行的收获。小朋友对足球的爱是那么的纯粹、真挚。
赛后合影: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青岛邀请赛终于圆满结束。要感谢的人很多,首先要感谢周教练和张教练,感谢周教练在七十高龄的情况下 ,冒着酷暑带领我们比赛。感谢张教练无私的帮助,没有张教练我们不可能在16只队伍中取得第七名的好成绩。其次,要感谢所有的家长,感谢你们的理解支持和帮助,虽然我们不是一家人,但胜似一家人。当然,在一个集体中,每个人首先会考虑自己,我也不例外,这是人之常情。所以有冲突,有摩擦,有误会,有委屈,有不满,但为了球队的利益,大家都忍受了委屈 ,化解了冲突,沟通了误会,磨合和摩擦,消化了不满,这就是我们家长的收获。最后,要表扬一下我们的孩子,我们坚强的孩子,勇敢的孩子,努力的孩子,坚持的孩子 ,可爱的孩子,快乐的孩子,天真的孩子,引领家长成长的孩子,谢谢他们。他们在场上虽然受到高温的折磨,但仍然努力地拼搏,不停地抢夺 ,潇洒地摆脱 ,凌空地抽射,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也让我们着魔。哪怕他们在场上相互抱怨 ,相互指责,也不足为过,因为他们都是为了把胜利收获。最后,我想说足球是集体运动,集体比运动更重要,所以他排在运动的前面。
成长的背影:
父亲的真情寄语:
下期,我们将继续分享关于小段成为中学生的足球故事,以及老段终于圆梦西班牙的足球朝圣之旅,感谢铁杆们的关注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