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TBB:杰拉德在战术对弈中击败了朗尼克

来源:The Busby Babe
作者:Pauly Kwestel
最近这几年,我经常被媒体上那个非常憨但是颇具讨论热度的问题逗笑:“兰帕德、索尔斯克亚和阿尔特塔之中谁是最棒的?”我觉得这个问题挺可乐的,因为尽管这三位都在英超亮相了,“00年代英超四强转型教练最成功的前球员”显然是此前还在执教流浪者的杰拉德。
他在流浪者的执教成绩可是实打实的。打破凯尔特人对于苏超头名长达9年的垄断就已经很棒了,而流浪者做到这点的方式更是近乎疯狂。38场比赛32胜6平,拿到102分,打进92球且仅失13球。取得这样的战绩并非侥幸,因为他们的统计数据也能证明球队占据了统治地位。没错,那只是苏超而已,但是流浪者将那些亮眼的统计数据成功带到了欧联杯,在这个舞台上,他们面对的可是整个欧洲大陆的对手。杰拉德证明了自己确有真材实料。
上周对阵维拉的比赛,曼联首次跟身为教练的杰拉德碰面,短短5天时间里,两支球队在足总杯和联赛进行了两次较量。事后看来,这两场比赛成了杰拉德与朗尼克之间的长盘战术对弈。
从本质上讲,这就和国际象棋一样,重点就是自己的布局和反制对手的布局。足球战术也一样,两场比赛战罢,杰拉德成了占优的一方。
考虑到曼联取得一胜一平,杰拉德的球队杯赛出局且联赛仅取一分,这可能是个相当值得玩味的观点,不过这里的讨论重点是两队的比赛战术。足球比赛就是这样的,可能教练组的战术布置都是对的,但说到底还要看球员的执行度如何。教练有可能排出了世界上最棒的比赛计划,最终还是因个人失误而遭遇失利,也有可能因为球员没能把握住机会而错失胜利(问问布莱顿主帅波特就懂了)。
这两场比赛的重点都是围绕反击的攻防。周一的比赛中,朗尼克排出了德赫亚、肖、瓦拉内、林德洛夫、达洛、弗雷德、麦克托米奈、拉什福德、布鲁诺、格林伍德和卡瓦尼的首发。这是一套精力充沛的阵容,但缺乏从后场向前直传的能力,再加上进攻端有三名射门为先的球员,他们也欠缺了一些创造力。开场仅仅7分钟,这些问题似乎就无所谓了,在一次质量欠佳的角球过后,曼联首开记录。
我们知道这支球队在防守端还是相当稳健的,所以早早取得一粒进球应该就够了。
最终,一球确实是够了,虽然心惊肉跳的。
维拉统治了余下的比赛。他们控球率不占优,射门次数也是13-19落后,但看看两队的射门路线图就知道哪边获得的机会更好。
维拉的中场三人组完全压过了“麦克弗雷德”组合,他们彻底控制了中场区域,让曼联无法组织起有效进攻的同时还能持续向曼联大门发动一波又一波的进攻。根据OPTA的统计,维拉在预期进球数据上以1.6-1.05胜过曼联,没能拿下这场比赛是他们运气不佳,他们无疑配得上一场平局,将比赛拖进加时甚至点球大战。
到了上周六,朗尼克对首发阵容进行了几处调整,有些是他的主动选择,有些则是球员停赛导致的被动决定。其结果就是朗尼克排出了一套看上去还不错的首发,但立刻就会让人质疑这些不错的球员搭配在一起的效果行不行,毕竟几乎每一位球员都能提供一些不错的元素,同时又没法满足其他要求:
德赫亚:扑救非常棒,但是极少出击
特莱斯:能送出传中,但其他方面贡献不大,进攻发起阶段帮不上忙
瓦拉内:出色的后卫,进攻发起阶段没那么好,持球表现在还行-体面之间浮动
林德洛夫:好后卫,进攻发起做得不错,持球表现在还行-体面之间浮动
达洛:表现欠佳的后卫,有球状态下比万-比萨卡强得多,但向前推进没那么好
马蒂奇:位置感出众,推进传球表现在体面-还行之间浮动,年纪大且机动型不行
弗雷德:精力充沛,无球阶段非常棒,推进传球表现在体面-还行之间浮动,喜欢下脚
埃兰加:一位在边路踢得颇为自在的攻击手,他很清楚自己的创造力,不过更重要的是,年轻球员是对方球探报告容易忽略的部分,你不能对他寄望太多,但仍会为他的表现而惊讶
布鲁诺:曼联的机会创造中心,可能会成为防守端的问题
格林伍德:并不是边锋,给自己的比赛加入了创造力,但是指望他的创造力只会有一搭没一搭,有可能成为防守端的弱点
卡瓦尼:精力充沛的前锋,跑动非常出色,年纪大了,需要队友的支援来保证进攻效率
不出所料,整场比赛当中,这些球员的弱点都伤害到了曼联。
这场对弈的第一个反制对抗发生在中场区域。朗尼克让马蒂奇和弗雷德首发搭档中场,这是曼联当前最好的选择(麦克托米奈停赛了,所以他也没有其他选择)。朗尼克让他们出现在瓦拉内和林德洛夫身前,从防守角度来看,这是曼联当前竞技状态最好的两名中卫。
马蒂奇-弗雷德组合的一大缺点是球权推进做得不好。尽管两人都是还行/体面的向前传球手,他们跟一名出色传球手搭档,只充当支援角色时会有更好的表现。如果你指望让他们承担传球组织的主要责任,结果通常都不理想(瓦拉内和林德洛夫的组合也适用这个描述)。
为帮助他们向前传球,也为了应对中场二打三的人数劣势,布鲁诺会回撤形成三中场,曼联的阵型更接近4-3-3,而非4-2-3-1。这样一来曼联就能赢回中场的控球权了。
这套阵容的防守似乎足够稳固,但明显需要担心的是曼联该如何发起进攻?由于卢克-肖停赛,曼联的中后场六人完全没有纵向出球人了,也就是说球队的进攻发起会是个大问题。他们没办法迅速将球交给进攻球员,送达空当区域。林德洛夫和瓦拉内的传球线路图就是证明。
他们多达67.62%的传球都传给了自己身旁的队友,两人加起来只有13次传球传给了身前的三名中场。
这样的数据看上去很糟。我没法明确地判断是不是真有那么糟,因为我没有比较的基准。我能做的就是随即挑一场比赛(对阵诺维奇),然后立马看到马奎尔一人就给弗雷德和麦克托米奈传了15脚(比例达到27.78%,还给更靠前的桑乔、拉什福德和布鲁诺各传了3脚)。我还查看了几场索尔斯克亚时代的比赛,当时的麦克托米奈拿球并不积极,马奎尔还是每场至少能给两名中场队友送出8脚传球。周六的比赛中,瓦拉内和林德洛夫合计完成了1次推进传球和4次推进带球。马奎尔平均每90分钟能贡献3.48次推进传球和4.52次推进带球。
当马奎尔缺阵时,曼联的预期进球数会下降0.5。马奎尔上赛季缺席时给曼联造成了同等的影响。
为了弥补这个问题,布鲁诺回撤得更深了,但这就使得布鲁诺远离了自己最具威胁的区域。布鲁诺回撤腾出了空间,从而能让其他球员,比如弗雷德适时前插,甚至杀到禁区边缘。弗雷德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点,完成了全场最高的7次射门,但他还是我们熟悉的那个弗雷德。弗雷德在这一区域的威力并不大,而球队最好的组织手不在这一区域时,创造力自然会大打折扣。
开场没过多久,马丁内斯门前下蛋,曼联不知道进球来自何方的疑虑又暂时打消了。
早早取得领先能让曼联处在十分有利的位置上,他们可以按自己的想法继续比赛,不让维拉执行自己的计划。
曼联在本场比赛中下调了逼抢力度,让埃兰加、卡瓦尼和格林伍德组成的攻击线回撤到中场附近。上半场比赛中,弗雷德站到了拉姆塞前面,切断其他人给他的传球路线,而卡瓦尼站到了道格拉斯-路易斯的前面。
这一安排与去年八月曼联对阵圣徒的比赛颇为相似,当时圣徒重点关照博格巴和布鲁诺,乐于让弗雷德和马蒂奇控球。如果维拉的组织手想要拿球,必须回撤到非常深的区域。
这样的做法帮助曼联做到了朗尼克一直强调的“控制”。他们以54.7%的控球率结束了上半场的争夺,射门数7-4领先于维拉,xG也是0.69-0.32。曼联的推进算不上特别出色,但也每到糟糕的地步。鉴于他们没有给维拉留下任何机会,而且比分上取得领先,就算是达到比赛目标了。
这是朗尼克针对之前那场足总杯比赛的反制,进入半场休息时间,轮到杰拉德出招了。杰拉德近距离观察到了曼联的表现,看到了弗雷德周围的球员要么防守投入度不够,要么防守能力不行。
因此,他让两名组织手——拉姆塞和布恩迪亚站到了同一区域,通过人数优势解决弗雷德。
得看管两人的弗雷德无法继续封堵对方的接球线路,这样一来其他地方就错位了。
朗尼克迅速做出反应,完成了反制。在封堵其中一条传球路线的同时,他让弗雷德进一步前移,直接向对方中卫施压。
想要一口气堵住两名球员的接球线路,唯一的办法就是从源头阻止传球。比起让明斯带球推进并等待传球机会,曼联宁可逼迫他长传,或者分到自己更容易应对的边路区域。
就像去年八月的圣徒一样,只要皮球到了边路,你就可以上前更高效地逼抢了。
当你在这样的逼抢回合中制造对手在本方后场的失误,就能够创造出这样的机会……
这就是球场上的博弈。
现在又到杰拉德的回合了。因为弗雷德积极在前场进行骚扰,身后留出了大片空当。为了弥补这片空当,曼联需要机动型不强的马蒂奇补位,同时要依靠布鲁诺回撤驰援中场。
这里是布恩迪亚此前的运作区域,不过,布恩迪亚是个不错的推进手,有可观的创造力,他并不是主要的得分威胁。而替补登场的新援——库蒂尼奥,他既是得分威胁,也能为队友创造机会,能在同一区域给曼联造成重创。
朗尼克没能作出回应。赛后他表示自己考虑过改打三中卫阵型,但是又担心会给球队传递全线回收的错误信息。你猜怎么着,曼联当时已经被维拉钉在本方半场了。维拉下半场的控球率高达68%,射门数也高于曼联。中后场缺少一位像马奎尔这样能淡定持球,给球队提供组织和控球能力的球员,对曼联形成了巨大伤害。之前在联赛杯的较量中,曼联中场就被西汉姆牢牢钳制,曼联后卫又没法绕过中场直接传给攻击手,攻击手被迫回撤得越来越深,最终曼联没能攻破铁锤帮的大门。
曼联在努力防守,但他们也只是将球直接交回给维拉而已,于是立刻得承受下一波进攻。
这样的防守只会让球队始终面对压力,于是自然会加大某一名球员犯错的可能性,其结果就是失球的可能性不断提升。
曼联并没有坚守太长时间。明斯决定带球推进。弗雷德选择切断布恩迪亚的传球,然后冲向明斯(这就是失误)。库蒂尼奥很快就在危险区域得球了。
库蒂尼奥跟队友做了个踢墙配合,马蒂奇没能跟住对手,等到弗雷德补回来时,库蒂尼奥已经冲到了禁区内,所以弗雷德不能轻易下脚。瓦拉内挪了一步想要阻止库蒂尼奥打门,于是弗雷德触到皮球的效果变成了刚好过掉瓦拉内到了无人看管的拉姆塞脚下,而布鲁诺忘记跟人了。
这粒失球是曼联多个问题的共同结果,其过程中的许多环节都是可以阻止的。
几分钟之后,维拉再度祭出同样的组合。林德洛夫对皮球的走向做出了预判,但是弗雷德出脚改变了球路,使得林德洛夫的跟防成了失位动作。队友之间缺乏沟通又造成马蒂奇没能看到自己盲区里杀出来的拉姆塞。库蒂尼奥机敏地摆脱了瓦拉内,而后点的特莱斯近距离看到了全程,却没想过冲起来阻止对手抢点。
就是这样,杰拉德的最后一步让双方战平。他按下了计时器的按钮,到朗尼克走下一步了,但朗尼克一直没动。
他没有换上马奎尔改打三中卫,将34岁的卡瓦尼一直留在场上(上赛季仅有12次踢满90分钟),而这已经是乌拉圭人此前两周时间里第三次踢满全场了(期间还有一场踢了71分钟)。
你能感觉到朗尼克体会到了索尔斯克亚在2019-20赛季的感受,即看向替补席时才会意识到“这些球员中没有一位能满足我现在的需求”。马蒂奇70分钟后体力槽就已经彻底空了的说法当然是对的,但朗尼克一样可以改打三中卫(The Athletic的Laurie Whitwell表示朗尼克可以考虑用琼斯换下他踢最后20分钟,但是……算了吧)。或者他也可以把格林伍德或埃兰加顶到最前方,撤下卡瓦尼,换上一名能跑的球员,比如林加德。卡瓦尼的防守贡献确实很出色,但是这两周时间对他的使用力度远超曼联生涯的任何时段,你还能指望他拿出多少精力来防守?更不用说卡瓦尼开场17分钟就遭遇了脚踝伤情,虽然他坚持踢完了比赛,但之后就没有真正发挥作用了。
相比之下,杰拉德在这场对弈中总是会走出下一步。他会对朗尼克抛出的每一个挑战给出回应。综合这两场比赛来看,维拉是表现更好的一方。曼联能取得一胜一平的结果,实属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