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马vs巴黎:没有控球就没有胜利,“最强阵”不是最优解

围绕边路进行反复争夺,在见招拆招中完成烧脑游戏,皇马与巴黎联手奉献了一场高水平的对决。坚守了90分钟的防线在最后时刻崩溃,安切洛蒂在战术层面已经做到了极致,两队在“硬件”上的差距最终决定了比赛结果。
最强阵迎战迎敌,右翼布局值得商榷
本泽马和门迪及时伤愈,皇马以最强阵造访王子公园。体现安切洛蒂客战思路的关键点在于右边锋人选:既没有“在典礼中场之外再安排一名中场首发”(F.巴尔韦德),也没有使用在欧冠中屡有佳作的罗德里戈,安切洛蒂信任射手阿森西奥,这是皇马将在客场积极争夺球权的信号。
(图)吸取了两回合对阵曼城时的经验,波切蒂诺改变了两翼的攻防布局,巴黎完全占据主动。如果要“抄瓜迪奥拉的作业”,那么使用阿森西奥打右翼的决定就是值得商榷的。
巴黎方面有多名关键球员被波切蒂诺放在了替补席上,包括轻伤在身的内马尔和埃雷拉,以及刚刚参加完非洲杯的格耶。中场组合不是最优解,波切蒂诺摆出了一个非对称的433/343阵型,迪马利亚的主要任务是前插包抄和补防右路,进攻主导权在梅西脚下,姆巴佩负责从左翼打开缺口。
边路缺陷被拿捏,皇马有防无“反”
上半场,巴黎的控球率高达62%,皇马在防守端承受着很大压力,反击无从打起。主队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优势局面,一方面是因为受到全新欧战淘汰赛客场进球规则影响,安切洛蒂选择了比较保守的打法,另一方面就是波切蒂诺的布阵切中了皇马的七寸。皇马做好了主打防反的准备,却未料到守转攻的切换是如此艰难。
(图)无球阶段逼抢门迪,有球阶段攻击卡瓦哈尔,巴黎拿捏了皇马的两名边卫,占据主动。
由梅西担任“伪九”,两名边后卫积极助攻,达尼洛-佩雷拉留守后场盯防对手的反击箭头,巴黎的阵型在433/4312与343之间切换,这个趋势在阿什拉夫深度参与进攻后体现地更加明显。吸取了小组赛与曼城两番战的经验,波切蒂诺为两翼准备了不同的战术,目标就是争夺主动,避免只有7人(四后卫+三后腰)能够持续参与防守的弊端。
(图)卡瓦哈尔疲于奔命,皇马堵截姆巴佩的传中和内切线路,切断巴黎锋线球员之间的呼应。
左路肩负主攻任务,姆巴佩持球突击,门德斯提供协助,梅西也会频繁向这一侧移动;右路优先考虑防守,阿什拉夫的速度能够跟上维尼修斯,达尼洛-佩雷拉就近提供支援,利用身高优势拦截长传球。前场丢球后迅速实施反抢,重点打击脚下技术相对较差的门迪和库尔图瓦,断球后迅速交给姆巴佩,冲击老迈的卡瓦哈尔——巴黎用两种不同的方式破坏了皇马的制动后驱,切断边路球员之间的连接,有效地遏制了皇马的反击,形成半场围攻局面。
(图)右路上不去,皇马的反击只有本泽马-维尼修斯一条线路,阿什拉夫&达尼洛-佩雷拉联手将其切断。
(图)两翼推不上去,典礼中场遭遇严防,皇马甚至只能靠米利唐的带球插上,才能攻到前场。
上半场,皇马只在对方禁区触球2次,完成1次射门,这两项数据都是自2014年以来最低值。刚刚伤愈的本泽马状态一般,其“前腰”踢法无法对中卫形成致命杀伤。即便格耶没有首发,巴黎后场的机动性依然非常出色,足以遏制本泽马-维尼修斯连线。射手阿森西奥远离禁区时作用甚微,在欧冠淘汰赛级别的较量中,仅有一条稳定可靠的反击连线是远远不够的,这就是皇马在易边后开始努力争取控球的原因。
(图)在近两个赛季的欧冠比赛中,罗德里戈多有佳作,其中包括大胜加拉塔萨雷、做客曼城以及与国际米兰的多次交手。阿森西奥的射手属性更适合在西甲虐菜局中发挥作用。
中路压力要靠两翼分解,边路接力赛不幸“掉棒”
巴黎占据优势却迟迟无法破门,一方面是因为皇马前赴后继的防守对姆巴佩形成了干扰,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主队中锋位置的弱势,姆巴佩左路形成突破后只能选择射门,很难用传球找到禁区内的队友。威纳尔杜姆没有获得出场机会,巴黎不能指望中场的后上冲击,必须依靠锋线球员解决问题。下半场,巴黎调整了进攻方向,不再执着于边路冲击,更多地寻求中路的渗透配合,这样能够直接威胁球门,梅西和迪马利亚的射术都能派上用场了。
(图)下半场,巴黎主打中路,阿拉巴前顶支援腰位。
(图)主攻中路,并不意味着就要放弃边路。巴黎会在守转攻阶段寻求提速,在皇马防线未能完全落位的时候打出时间差。本泽马回撤接应后场出球,克罗斯传球失误,巴黎的快攻随后到来,卡瓦哈尔送点。
下半场中段,皇马曾尝试将阵型前移实施压迫,投入兵力支撑左路进攻,均未能奏效,被动挨打的局面没有改观。卡塞米罗身背黄牌,莫德里奇和克罗斯也出现了不少失误,阿拉巴的前顶扫荡成为维持中路局势的关键。比赛的均势没有被打破,这是安切洛蒂不急于改变中路布局,优先调整右路配置的原因。
(图)高位逼抢,单点施压的力度和整体的层次感均有明显欠缺。
(图)迪马利亚回防巩固右闸,梅西回撤保障中场运输线的畅通。皇马争夺球权的努力失败,只能继续被动挨打。
(图)压力积聚在后场无法疏导,皇马遭遇绝杀。
当年齐达内与埃梅里交手时,皇马通过后程发力赢下首回合较量,为晋级奠定了基础。时过境迁,如今的局面已经反转,波切蒂诺麾下的预备队显然实力更强。内马尔的出场进一步巩固了此前的边中结合套路,姆巴佩和梅西身边多了一个重要的连接点,格耶不仅能够做好防守,还带来了亟需的后上冲击力量,皇马的防线在压力下崩溃不是偶然。波切蒂诺只做出了两次换人调整,巴黎不仅维持住了优势局面,还等来了绝杀时刻。安切洛蒂用完五个换人名额,依然无法带走一分,这就是两家实力对比的真实写照。
(图)波切蒂诺的两次换人保证了战术的延续性,安切洛蒂用完换人名额亦无用。阵容庞大的锋线未能发挥作用,安切洛蒂发动“全面战争”的计划破产。
总结
联赛中完胜巴塞罗那和马德里竞技,欧冠小组赛中双杀国际米兰,在王子公园只差1分钟就能完成保底目标……皇马能够在双线作战中走到今天,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强强对话中的不俗表现。当对手不甘于保守,试图组织攻势向皇马施压时,经验丰富的安切洛蒂总能找到变风险为机遇的方法。可惜的是,随着当年(2020)欧洲最佳防线的解体,皇马已经回归要靠进攻赢得比赛的传统模式,加之俱乐部在引援方面欠账太多,他们现阶段更适合征战联赛,讲究博弈的欧冠淘汰赛对他们来说难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