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18-19阿贾克斯的欧冠征程

引语:
这些天,我的想法也在随着近期的一些比赛做着改变。
拿曼联举例,先前的文章里,我强调围绕C罗建构前场的重要性,也就反复强调拿出双前锋的配置。但在双高中卫锁死后场联动、马奎尔已经没法补边的背景下,曼联的人手已经很难兼顾双前锋和攻守平衡,必须要靠前场多跑来拱卫后场。
目前来说,进攻端效果or攻守平衡,我会更倾向于后者。
不禁联想到,当年走到欧冠四强的那支阿贾克斯,用极为有限的资源实现了高度的体系自洽。
01/主打高位压迫?
这支阿贾克斯,对外宣传的卖点,是青春风暴,是荷系传控,是高位压迫。抛开硬实力差距导致没法在欧冠赛场拿下高控球率外,这支阿贾克斯的高位实际也有不小的问题。
核心矛盾就在于大幅前压后暴露防守人员硬素质缺陷,后场人员疯狂外扩封锁空间后身体负担过大兜不住。舍内被迫大量外扩补边后只能频繁在非核心区域结合踢人完成防守,德里赫特顶着体重过大的风险大幅前顶甚至有时压过中线。
=================
两个与“常识”存在部分差异的事实:
主打防守反击的队伍,体系的根基在于过硬的前场推进手段,因为你总要从防守端弹出来;
主打高位压迫的队伍,必须要能稳定回收球权的低位防守体系,因为你不可能全场都打高位,球员总要落回来喘息。
=================
知晓了上面两点,再结合阿贾克斯的比赛,就能理解我下面这段内容。
阿贾克斯实际安生立命的手段,在于凑出了塔迪奇+范德贝壳的一高一快,并以此为基搭建八人死防、前场两人不防留力接球的低位防守体系。所以,不管赛前媒体给出的阵型图如何如何,这支阿贾克斯根都是4411,万变不离其宗。(一个小亮点,布林德作为矮个补充了后场下脚能力,并以其极为出色的传接球、起球技术支援前场。)
同时,在进攻端,以中路二人稳定的拿球能力为支点展开传跑套路——塔迪奇和范德贝壳轮流在洞中接球带乱双中卫,齐耶赫便能从侧翼斜插上来射门,甚至舍内和内雷斯也因为中路强点的福利而能偶尔在球门正面觅得射门机会。即“突前人员接球,后排人员跟近,打出持续攻势”。
细节可以看对阵尤文的次回合:
尤文开场主动压出,贾府靠一高一快稳定反制。埃姆雷詹沉入防线做临时边中卫推动阵型在三四后卫间切换,再配合整体技术优势,依托主场优势频繁施压贾府后场。
怎奈敌不过更年轻的年龄结构带来更强的跑动能力。范德贝壳与塔迪奇轮番压制尤文后场最弱点鲁加尼,双边死跑尽可能分担最前端二人的消耗,最终成功撑到了尤文全队多点力竭的关键节点(曼朱的缺阵带来的影响发酵)随后,范德贝壳直接用对抗撑开了皮亚尼奇身侧的空间,尤文被迫将在前场辅助C罗的马图伊迪撤回来死守。这种情况下仍被接连形成攻门,也就大势已去了。
02/败走克鲁伊夫球场一役
德利赫特稳定角球发力,齐耶赫斜插进去射门,主场3-0领先,高位压迫带来的进攻端加成一目了然。但主场3-0优势受不住,也再次印证了低位防守是这支球队的根基。例证就是内雷斯缺阵后,人手不足的贾府被迫将多尔贝格这个较挫的中锋提上首发,因而拆掉了原本的一高一快4411架构。
多尔贝格的拿球水准没法和塔迪奇、范德贝壳一概而论,但他终究是个中锋,也就得占前场一个不回防的席位。为保证常规回合八人防守的架构,唯一的办法只能是塔迪奇、范德贝壳轮流撤回去防。
落到低位的弹出手段破碎,贾府只得倾力压出搏在高位能打出应有的效果。而结果也正如他们所料。
关键时刻,略伦特的上场成为了比赛的转折点,高中锋打中了阿贾克斯后场对抗点不足的“七寸”——略伦特的中锋背身+阿里的后上冲击,这两个点位如杠杆一般从后腰位始,用一瞬间的发力撬开了阿贾克斯中路的门户。卢卡斯则游弋于二人之中,用稳定的带球结合传射打出贾府卫线的混乱。
后程反击内无人能衔接中锋和前腰,低位落回来守不住,这是阿贾克斯兵败主场的主要原因。
至于根本原因,可以说是原本的腰位防守真空暴露,也可以说是后场除德利赫特外缺乏另一个强点,同样也可以继续苛责德利赫特还未到绝对强力的中卫水准(体魄尚佳,双足也能解围,缺陷在于技术)但绕不开的,是本身有限的资源,已经被榨出最后一点能量。
内雷斯、齐耶赫,一路走来名场面不断,但前者赛季结束后有价无市,后者在登陆切尔西后失去前场的掩护情况下暴露真实的持球水平。巅峰赛季,谁是真正在支撑球队的人,也就可以从这两点窥见了。
现在回过来看,再一次对塔迪奇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