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匆匆来到甲A,又匆匆而去的芬兰国脚马尔科·图奥梅拉

芬兰十号利特马宁 芬兰十号利特马宁

前言

其实中国足球和芬兰足球还是挺有缘分的。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所进行的第一场A级比赛对阵的是芬兰。1952年8月3日,远赴赫尔辛基作战的国足0-4不敌芬兰。双方最近一次交手是2004年,当时在深圳,凭借着大张玉宁和郑智的进球,国足在深圳2-1战胜芬兰。

而中国实践“博斯曼法案”的第一位男足运动员高雷雷,加盟的是当时处于芬兰超级联赛,可以征战欧联杯的迈帕;他还效力过当时位于芬甲的科特卡,科特卡也是芬兰男足进球记录保持者——普基职业生涯的起点。

只不过,由于芬兰和中国自身联赛的原因,双方球员到对方国家联赛效力的记录屈指可数。原因很简单,中国联赛在缺乏财力的时候,在挑选外援的时候更倾向于性价比高的外援,而巴西球员大部分时候比芬兰球员更符合这一点;而中超“金元时代”的时候,奥斯卡、奥古斯托、保利尼奥这类大牌外援比起芬兰国脚明显是各大俱乐部更中意的对象。而芬兰联赛每场大名单最多只允许3位外援,加上芬兰俱乐部普遍财力不够,再加上芬兰偏寒冷的气候,芬兰的俱乐部很难想到引进中国球员,中国球员基本上也不会考虑芬兰的联赛。

所以,中国球员效力芬兰联赛的例子目前只寻找到高雷雷一例。而芬兰球员效力中国联赛的例子,作者目前也就只找到这么一例——2003年租借加盟辽足的芬兰后卫马尔科·图奥梅拉(Marko Tuomela)。

缘起

2003年无论对于中国还是中国足球都是有些许混乱记忆的一年。“非典”正是在2003年肆虐,是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之前中国所应对的最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而2003年的中国足球,由于前一年取消升降级,这一年中国足协采用将2002、2003两个赛季排名加权相加的方式决定2004年中超参赛资格。最后大家都知道了,闹出了重庆队“只有输球才有可能保级”的闹剧,重庆也确实输给了青岛,但是由于天津客场2-1上海国际,重庆还是降级了。后来大家都知道了,天津那场球是有问题的,涉案人士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处罚。而当年原本的冠军——上海申花同样存在问题,后来被中国足协剥夺当年的冠军并和天津一起,被扣除2013赛季中超积分6分。

而2003年的辽足同样经历的些许混乱,赛季,他们的主场甚至由于赞助商三元乳业的原因,搬到了北京,直到2003年7月才搬回辽宁。就在2003年年初,身高1米94的芬兰国脚中卫图奥梅拉来到了辽足试训。当时在中卫位置上比较薄弱的辽足,决定让图奥梅拉试训看看。

时任辽足代理主帅马林当时是这样评价图奥梅拉的:“这大个儿的战术意识不错,具有后场指挥能力和判断能力,作为中后卫,他的补位意识也相当出众。”

不过当时辽足教练组成员李树斌表达了自己对图奥梅拉的谨慎看待:“对马尔科(图奥梅拉)还需要作进一步了解,除了头球之外,还要看看他的速度和灵活性怎么样———这么高的个子,比我们队里王刚还高出半个脑袋,头球要是不行的话,那肯定是不能用的。”

而在参加完2003年冬天的芬兰国家队集训之后,双方达成了共识,图奥梅拉租借加盟辽足一个赛季。而当时他的租借费并不高,这让辽足感到很满意,认为找到了一个“物美价廉”的外援。

缘终

在签约时,辽足的一位教练评价图奥梅拉说:“马尔科的实力不错,惟一的缺点就是速度稍慢一些。”也许是一语成谶,这也成为了图奥梅拉这次中国之行失败的原因之一。

2003甲A首轮,时名北京三元的辽足迎来了“北京德比”(迫真),他们要赴工人体育场对阵北京国安。如同15年后的2018年对北京人和的态度一样,当年的北京球迷、国安球迷同样不欢迎名叫北京三元的辽足。那场比赛的工体上空,除了自始至终萦绕着“国安必胜”的喊声外,便是“辽足回家”的倒喝彩声了。当时坐在替补席上的一位辽足小将表示:“这种声音叫的越大越好,让我们俱乐部的领导都听听。人家北京球迷根本就不欢迎我们,而北京也根本不是我们的生存之地。既然这样我们何必有家不回,赖着不走呀。”

这场比赛辽足客场0-2落败。下面插入一段当时《辽宁经济日报》的报道。

由于彼德洛夫有伤、张永海刚刚恢复训练,因此在那场比赛中,时任辽足主帅佩内夫果然派出马尔科与王刚两人担纲中后卫,但实际上在此前的比赛,马尔科只是参加了足协杯赛上与球队在一起进行过配合。因此对于他的真正水平到底如何,球队上下也没有太多的把握,但作为俱乐部斥资引进来的外援,又没有理由不相信他。但谁也没有想到,他除了在身高上占有一定的优势能够争顶头球之外,在盯人、补位、保护、转身、速度特别是位置感上都十分差劲。

那场比赛,除了第二个球马尔科应该负直接责任之外,第一个失球实际上也与他有关。当时路姜插上抢点的时候,马尔科身边是很大的一片空档,因此马尔科在路姜插上之前应该提前上前补位。一名教练告诉记者,442的防守体系对两名中卫的要求特别高,除了盯人之外,更重要的是位置感要强,要能够及时弥补队友出现的空档,这就要求两名中卫既要有丰富的经验还有及时的判断指挥意识,说白了中后卫要同时肩负及盯人与拖后的重任。按常理来说,马尔科的年龄与经验都要比王刚大,在场上更应该扮演指挥的拖后中卫角色,但马尔科除了在个人能力上有差距之外,也没有起到一名老队员的作用,很多时候出现空档他都没有指挥队友补位,反而是王刚像个救火队员似的四处补位。

赛后,队员们也都没有回避这个问题,徐亮认为,这是联赛第一场比赛,马尔科可能有些不适应之外,他的表现的确很难令人满意。而另一名队员则干脆地说道:当初在海南的时候就看出他不行,他连张永海都不如。至于俱乐部为何签下这名外援,中方教练表示,都不知道俱乐部是什么时候与马尔科签的约。“他总共在海南只练了一个星期就走了,根本没打什么正式教学比赛,这就样就和他签了,真是莫名其妙。”

对于自己的失误,这名芬兰中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对中国联赛还有些不太适应,今天的失利与自己有关,他希望能够尽快地与队友磨合好。

然而足球世界就是这么残酷,有时候一场比赛的失误就可以直接葬送一个球员的职业生涯。比较接近且众所周知的例子当属2018年欧冠决赛的卡里乌斯。回到2003年,次轮比赛之前,张永海伤愈复出,图奥梅拉也因为首轮的低迷表现彻底失去了主帅的信任,从此被彻底弃用。2003赛季,他总共就为辽足出场4场。2005年,当时只有32岁的他便宣布退役。职业生涯,他共为芬兰国家队出场22场,打进2球。

后记

2003年离现在也比较遥远了,作者通过互联网能够寻找到的资料,了解并向大家介绍了这位曾经效力中国联赛的芬兰球员。如果有老球迷,尤其是辽足老球迷对他有更多的了解的话,欢迎在评论区补充。

中芬男足最后一次交手是2004年,那年的中国男足拿到了亚洲杯亚军,之前的2002年也杀入了韩日世界杯;芬兰当时即便有利特马宁和海皮亚两大巨星,也未能实现打入欧洲杯正赛的梦想,更不用说世界杯。

这么多年过去了,芬兰的足球取得了些许的进步——打入了2020欧洲杯的正赛,甚至还1-0战胜了丹麦,虽然这场比赛说实话芬兰的运气有些过于爆棚了,但还是未能杀入世界杯的32强。中国还在期待再次杀入世界杯,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并没有如愿。

不知道未来,中芬男足还能不能有新的互动。

参考资料:

[1]1.94米大个儿试训辽足 芬兰外援马克入“错”行,http://sports.sina.com.cn/j/2003-01-14/1059379623.shtml

[2]芬兰现役国脚物美价廉 辽足租借后卫马克一年,http://sports.sina.com.cn/j/2003-02-08/0206388461.shtml

[3]辽足签约芬兰国脚,http://sports.sina.com.cn/o/2003-02-09/0418388837.shtml

[4]德比战辽足乏力再败 首轮“浩劫”直逼曹国俊卖队,https://sports.sohu.com/48/47/news207174748.shtml

[5]“他连张永海都不如”--芬兰中卫连累辽足遭埋怨,http://sports.sina.com.cn/j/2003-03-17/0156407008.shtml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