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强赛之后,国足当用谁?兼论李铁十二强赛的策略(二)

阿巴花苑 wanghao112

12强赛之后,国足当用谁?兼论李铁十二强赛的策略(二)

 

12强赛之后,国足当用谁?兼论李铁十二强赛的策略(二)之李铁十二强赛的策略

 

    40强赛后,李铁带领队伍晋级12强赛,他也得以留任。随着几名规划球员的加入,国人对12强赛还是有所期待的。当12强赛分档及分组结果出来后,大家更是觉得有戏。

    为啥觉得有戏?也许是“迷之自信”在作怪!

    我们凭啥自信?看分档!12强赛球队分档。第一档次是日本队伊朗队,第二档次是澳大利亚队韩国队,第三档次是沙特队阿联酋队,第四档次是伊拉克队中国队,第五档次是阿曼队叙利亚队,第六档次是越南队黎巴嫩队。

    中国队第四档,实力就是这么个实力,以世界排名为依据的分档是“不会骗人的”。就这个档次而言,分组结果反而应当是不太需要关注的,因为无论与哪些前三档球队同组,我们晋级世界杯的希望都几乎差不多——接近0的百分之几。

    看了分档,是迷之自信吧!

  我们凭啥自信?看赛程!我们重点结合分组后的赛程说一下。赛程为:第一轮:9月2日,国足(客场)vs澳大利亚;第二轮:9月7日,国足(主场)vs日本;第三轮:10月7日,国足(主场)vs越南;第四轮:10月12日,国足(客场)vs沙特;第五轮:11月11日,国足(主场)vs阿曼;第六轮:11月16日,国足(主场)vs澳大利亚;第七轮:2022年1月27日,国足(客场)vs日本;第八轮:2022年2月1日(大年初一),国足(客场)vs越南;第九轮:2022年3月24日,国足(主场)vs沙特;第十轮:2022年3月29日,国足(客场)vs阿曼。

   亚洲4.5个进军世界杯名额,对于第四档球队来说,要想进军世界杯,就自身实力而言,更多的可能性还是与第三档球队拼一拼,即希望于同组第三档球队沙特发挥失常一些,我们自己发挥好一些。

   看了赛程,是迷之自信吧!

 

     看了分档和赛程,开始今天的正题——李铁十二强赛的策略

    列位试想,如果您是主教练,如果您作为主教练还对于进军世界杯有一些想法和期待,你会如何做?当然,您也该考虑以下情况:因为疫情失去主场、队伍年龄偏大、中超在密集赛程后已经结束而欧洲联赛正常进行,等等。

    十轮比赛,每两轮一个阶段,首先是第一阶段的前两场,对第四档球队极不友好,分别是客场对第二档球队、主场对第一档球队。当然,实力不够,赛程看起来就都不友好。

    2021年9月份两场比赛分别是9月2日客场vs澳大利亚和9月7日主场vs日本。考虑到因为疫情防控原因“失去”主场,这就是两个客场对小组最强的两个对手。彼时,我们的中超刚刚在密集赛程后结束,澳大利亚和日本的旅欧国脚们刚刚开始他们的新赛季。简而言之就是疲劳期vs磨合期。鉴于日本更加强大的因素,要想在前两轮拿分(1分2分也好,3分更好),更切合实际的是在第一轮拼一拼澳大利亚。列为要是主教练也会这么想吧!!这个策略没有问题。

    我想,对于人员的使用,鉴于队伍年龄偏大和队员赛季后疲劳的因素,加上疫情后一场比赛能换5人的新规,李铁制定的策略是把阿兰、洛国富、蒿俊闵三人当做下半场的“打手”“后手”来使用的。前60分钟左右以防守反击为主,后30分钟“三人组”上场后发动反攻,以求后发制人。这个策略也应该是正确的,用人的问题暂且不说。

     但是,当我们在第23分钟和25分钟连续丢球后、当场面十分被动后,可能下半场开始时,主教练李铁的第一想法已经不是反击了,而是调整中后场免得再被进球。单就首发来看,双后腰的组合和双中位的组合有待商榷,主教练没有选择该位置在联赛中表现最好的人,于是换下张稀哲和于大宝,纠错。但这个纠错不够大胆,试想如果是里皮老爷子,可能下半场一上来直接三后卫加提前上“打手”“后手”攻击小组搏命了。因为第二场是面对日本,第一场即使不能得分,场面上也不能很难看,否则第二场再一溃败,那12强赛就死地了。

     我们无从得知第一场时全队球员的身体状态数据道题如何,仅从设想的角度,从八轮过后复盘的角度,也许这样会更好。首先,加强中场硬度。吴曦和张稀哲的双后腰在40强赛的强度下还能应对,面对12强赛中的澳大利亚,只能呵呵呵了,不是说能力技术不行,他不是干那个的人,就好比你说切尔西的中场放三个坎特效果好还是放三个梅西效果好。其次,中后卫就用正牌中后卫、用常规组合不好嘛!40强赛最后三轮,中卫组合都是蒋光太和张琳芃,这俩又没伤又都首发了,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40强赛最后三轮和12强赛第一轮前场六个人、门将、左后卫都是一样的,单单拆了这对中卫组合,拆这对中卫组合是为了什么?给澳大利亚变戏法?第三方面,就是前面刚说到的纠错不够大胆。


     0:3输了不可怕,可怕的是第二轮输球是极大概率。

     当我们和日本第一轮都输了之后,中日第二轮比赛就都输不起了,不同的是,日本有实力去改变输不起,我们与现阶段日本比,是被降维打击的那一方。这场比赛没啥好说的。说一点,你看第61分钟的连换三人试想如果第一轮在第61分钟是0:1落后澳大利亚,这连换三人极可能会在第一轮就出现,那后30分钟会如何还未尝可知。如果,我是说如果,第一轮第23分钟至25分钟的这个“黑色三分钟”能被重新审视一下,可能中国足球会有一个进步。

 

     

     第二阶段,10月7日主场vs越南,10月12日客场vs沙特。这也是两个客场,其中对阵沙特的真客场是面对状态正佳的真沙特。回顾一下,前文已说“对于第四档球队来说,要想进军世界杯,就自身实力而言,更多的可能性还是与第三档球队拼一拼,即希望于同组第三档球队沙特发挥失常一些,我们自己发挥好一些。”比赛进行到这一步,可以说,国足的此次世预赛之旅基本已经“定论”了,唯一剩下的就是“何种死法”了。

     一种善意的假设,如果我们第一轮对阵澳大利亚用541进行死守,或者第二轮对阵日本运气稍微好点,前两轮能有1分在手。

     一种恶意的假设,如果我们第三轮对阵越南时运气再差一些,可能前三战以1分结束后,李铁也就像高洪波一样提前被“名帅”替换了。

 

      其实,李铁在下课前的“咆哮”方式和态度是错的,而内容是对的。我们在第4轮至第6轮的表现是发挥出了自身实力的,尤其是第五轮、第六轮,如果是两个真正的主场,我想可能会是4分、甚至运气好点会是6分,你要知道,在体育比赛中,主场和客场是有很大不同的。而且,如果还有如果,如果没有疫情,我们能有正常的2-3场热身赛来检验队伍、磨合队伍,可能第一轮第二轮也至少会有1分入账。

     如果没有疫情、如果有主场,如果是一次正常的世界杯预选赛12强赛。前六轮在李铁带领下能拿到8分或10分,那才可能是李铁的策略和期望。六轮结束之后,再回头看第一轮对阵澳大利亚,李铁在第一场力拼澳大利亚的大策略是正确的,澳大利亚比想象中弱,沙特比想象中强。再回头看时,至少我本人更加懊恼拆蒋光太和张琳芃中卫组合的做法、更加遗憾第一轮第23分钟至25分钟的这个“黑色三分钟”,可能正是这三分钟,打乱了李铁对于12强赛第一轮的部署和12强赛整体的部署。我窃想,如果是“大牌”外交,会不会第一轮或者第二轮结束就辞职走人了。在因为疫情防控,没有真正主场、没有高质量热身磨合队伍、球员长时间封闭隔离的情况下,李铁的在战略上没有输,他只是败给了“命数和运气”,只是输在了球队客观实力上(没有贬低球员的意思)。

    我想,在不久的将来,疫情结束了、李铁更加成熟了、足协更加能理解当时李铁情绪爆发的缘由后,李铁还是国内最适合当国家队教练的人,至少是最适合的之一。

 

 【未完待续】至于李霄鹏上任之后的第七轮和第八轮,以及还没有进行的最后两轮,在《12强赛之后,国足当用谁?兼论李铁十二强赛的策略(三)之12强赛之后,国足当用谁?》中再简略说一说。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