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迪奥拉后手调整制胜,不过他的首发“微整活”也很值得玩味

写球的牧子 写球的牧子

赛前发布会上,瓜迪奥拉被问到了大赛“整活儿”的问题。

他说如果自己连续使用同一套战术的话,连他自己都会感到无聊,谈笑间,他还开玩笑地表示自己将再想一个新战术,“比如在明天派出12个人登场什么的”。

这当然是玩笑话,但在一个看似正常的首发11人里,瓜迪奥拉还是整了一个小活儿。

赛前首发出炉之后,大家都看到了瓜迪奥拉派上了三名中卫,但恐怕大多数人都没有想到坎塞洛没有打在左路,而是出现在了右后卫的位置上:

这一点看似无伤大雅,但随着曼城拿下球权,准备向前发动进攻的时候,奇怪的地方开始出现了。

坎塞洛在左路时,基本是站在边线位置踢球,在大空间下展现自己的一对一能力,而实际上,马赫雷斯在右路也习惯这样踢球。

所以当两人出现在同一侧的时候,必定会出现一些矛盾。

比如第5分钟,马赫雷斯拉边,坎塞洛冲击肋部,没有打成:

而类似的事情在第33分钟,又发生了一次:

而在第11分钟,曼城进行从左向右的横移的时候,拉边的人变成了坎塞洛,马赫雷斯向中路内收。

这就带来了一个新问题:马赫雷斯在肋部能做什么?

他既不能像热苏斯一样在肋部形成支点,也不能在横移时在后点包抄射门,比如他争顶时是这个效果:

而他在肋部拿球之后,大部分时间也只能往回带:

反倒是在第18分钟,曼城打出了上半场最有威胁的一次进攻,右路传中左路后点包抄,可惜没有形成射门:

然而马赫雷斯的这脚传球,左右脚都不错的坎塞洛其实也能做到。

除此之外,曼城右路大多数的进攻都是这个样子的:

坎塞洛和马赫雷斯的风格太过于近似,两人实际上都找不到彼此之间配合的模式,这也使得能与马赫雷斯在肋部之间形成良好互动的德布劳内找不准插上的时机:

而且更为糟糕的是,即便右路打得很别扭,但因为这一侧人手多,所以注定是强侧,马竞也就此判断出了曼城在横移时的倾向,到了上半场末段已经连续断球:

而在左路的边线位置,明显缺少一个点位:

所以实际上,瓜迪奥拉的开局布置并不够好。

坎塞洛出现在右路,右路的进攻并没有因此更上一层楼,而左路的斯特林却始终缺少一个在身边辅助他的队友。

以瓜迪奥拉的段位,肯定能预判到这里的问题,但他依然如此行事,说明这个布置还是有着他的逻辑的。这个逻辑,很可能就是顾忌防守。

虽然坎塞洛在防守端也曾出现失误:

如果坎塞洛出现在左路,两条边路的进攻的确都能得到提振,进攻端也会更加平衡,但这样一来,马赫雷斯的身后就会是斯通斯。

后者作为中卫,注定不会离马赫雷斯太近,而马赫雷斯的防守能力也不够好,这样一来,对手在守转攻时就会有机会利用到斯通斯与马赫雷斯之间的空间。

坎塞洛打右路的目的,很可能就是为了填补这一空间:

至少从上半场马竞有限的反击镜头来说,他们的确在左路没有找到什么机会,而且因为前锋身板较小,还没等到中场和边后卫的后插上,大部分情况下已经丢掉球权:

所以想赢球,瓜迪奥拉还是得从进攻端下功夫。

下半场回来,瓜迪奥拉还是做出了一定的调整,他将斯特林换进中路,贝尔纳多-席尔瓦换到左边路,尝试着用他的顺足直接送出传中。

除此之外,就是将德布劳内换到左肋,这让曼城在下半场形成了第一次威胁进攻:

得到中场休息的马竞,也有了更多的体能投入到反击端,只不过都差了一口气:

曼城左路有了攻势之后,右路需要面对的压力至少小了一点,马赫雷斯连续制造对手犯规,而且还在禁区内接贝尔纳多-席尔瓦的传中,打出了头球:

虽然有效果,但这的确不是其所长。

所以瓜迪奥拉还是需要调整。如果单单为了提振进攻端,其实只要把坎塞洛换回左路,与斯特林在肋部形成配合站位,德布劳内换回右路,与马赫雷斯形成配合站位,其实就可以提振两条边路的进攻。

但考虑到防守端的问题,坎塞洛不能动,那么马赫雷斯势必就要下场,禁区内也需要热苏斯,而除此之外,瓜迪奥拉还换上了格雷利什和福登。

效果立刻显现。

 

第70分钟,曼城在右肋形成进攻,坎塞洛拉边,福登显然比马赫雷斯更适合于这种中路的狭小空间,德布劳内前插,进球由此诞生:

虽然西蒙尼的调整比瓜迪奥拉快了一点,而且也换上了有对抗能力的库尼亚,但在这种场合,库尼亚的实力还是差了点。

丢球前后,马竞都尝试打了一些进攻,但效果并不够好。

而反观福登登场之后的表现,两队在板凳厚度上的差距就很明显了:

最终,利用德布劳内的进球,曼城在两回合的比赛里占据了先机。

纵观全场,瓜迪奥拉显然是利用后手调整拿下了比赛,在替补登场之前,曼城的进攻呈现出一种较为低效的状态。

实际上,这种状态是很危险的。只不过马竞这边首发的都是小前锋,而且菲利克斯还要拉边参与防守,在进攻中需要等待中场和边后卫的插上,这大大影响了马竞反击的力度和锐度。

从这个角度来说,曼城的获胜还有对手的辅助,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坎塞洛这一点,说明瓜迪奥拉在欧冠开始愈发注重保护和防守,而不是一味地寻求控制,这也是一种进步。

这样说的话,这次“微整活”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