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达内C罗之外还有不平凡的星,伯纳乌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
都知道皇马喜欢网罗大牌球星,弗洛伦蒂诺更是以在转会市场上收购巨星闻名,从菲戈、齐达内、罗纳尔多和贝克汉姆,到C罗、卡卡、贝尔,曾让皇马为止痴迷数年的内马尔以及最近的姆巴佩,在弗洛伦蒂诺的计划中,从来都是优先瞄准世界足坛仅有的几位超级球星。
不过,皇马也有重视年轻球员的传统,在“银河一期”,最极致的体现便是“齐达内+帕文”政策。从青训中提拔能力相对出色的年轻球员,既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俱乐部的经济负担,也能满足本地球迷希望看到一线队有更多本土球员的愿望。这看上去是一个很美好的设想,但是很遗憾,本土青训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无法满足一线队的需求,那些年经常出现在主力阵容中的帕文、梅希亚、布拉沃、博尔哈、米格尔-托雷斯等人最终仅仅是伯纳乌的过客。
弗洛伦蒂诺二度入主皇马后,最显著的进步之一就是不再仅仅将目光瞄准“超级球星”级别的球员身上。在“巨星”和“新人”之间,不可忽略的是“中产档次”的球员,他们虽然未必能够成为金球奖的有力竞争者,但却在竞技方面有着突出的价值,是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
其实放眼整个足坛,真正的巨星屈指可数,而年轻球员的未来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将培养“接班人”的目光仅仅局限于本队青训更是显得有些眼界狭隘,所谓“齐达内+帕文”政策恐怕只会让皇马在转会市场上错失更多物美价廉的实力派球员。
皇马忽略“中产球员”最显著的体现可能是2003年夏天,在那个转会窗口皇马流失了马克莱莱、麦克马纳曼、莫伦特斯、弗拉维奥等多位并非“齐达内”,也不属于“帕文”序列的球员,加上之前卡兰卡、坎波、格雷米、萨维奥等人的离开,皇马几乎成为了一支完全由巨星和青训小将组成,“中产”球星断档的球队。
然而,2002-03赛季皇马在竞技方面收获惨淡,特别是由多位年轻球员组成的后防线更是千疮百孔,很多人说时任皇马主帅奎罗斯手下只有12名可以使用的球员(11人主力+索拉里),因为被“强行”提拔进入一线队的小将其实达不到比赛的要求,奎罗斯不得不将索拉里作为多个位置的替补人选,无论齐达内、罗纳尔多、劳尔、菲戈还是贝克汉姆缺阵,奎罗斯不变的替补人选都是阿根廷人索拉里,质疑“齐达内+帕文”政策的声音愈发强烈。
事实上,从该赛季开始,弗洛伦蒂诺精心打造的“银河战舰”已经进入下滑通道,随着巨星们年纪渐长,本土青训也未能展现出相应的实力,皇马已经很难与渐入佳境的巴萨抗衡。即使后来弗洛伦蒂诺有意“纠偏”,也已无力阻止“银河战舰”的衰落。
直到2014年的里斯本光明球场,皇马为了第十座欧冠冠军奖杯足足等待了12年。五年四冠开启了皇马历史上一个新的阶段,但是我们不能忘记皇马为了打造这套冠军阵容付出的努力。相对于一期“头重脚轻”的阵容,皇马显得平衡了很多,比如在属于“兵家必争之地”的中场,莫德里奇、伊斯科和迪马利亚等人并非出自一线豪门,但他们都是攻守兼备、技术功底扎实,能独当一面的球员,尤其莫德里奇更是在皇马成长为金球奖得主,此外分别从莱万特、西班牙人和马洛卡引进的纳瓦斯、巴斯克斯和阿森西奥也为皇马重新冲击欧冠作出了重要贡献。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欧冠、西甲和国王杯三线赛事,一支强队有必要在每个位置上储备两名高水平球员,这就要求皇马在转会市场上挑选理想的球员以满足轮换的需要。
在C罗离队后,令“老佛爷”趋之若鹜的明星是姆巴佩和哈兰德,但我们也应看到皇马在转会方针上的调整。哪怕劳尔对于青训球员的调教卓有成效,皇马也非常清楚短期内米格尔-古铁雷斯、布兰科和阿里巴斯等人尚无能力在一队挑起大梁。
好在如今皇马的球探布局网络更为广泛,从巴西和法国引进了维尼修斯、罗德里戈和卡马文加,还有最近从顿涅茨克矿工引进的年轻右后卫维尼修斯-托比亚斯,虽然无法在加盟后立即成为主力,但以其天赋的确是可塑之才。
与切尔西的比赛,除了早已功成名就的本泽马、典礼三中场和阿拉巴等人,费兰-门迪、巴尔韦德和米利唐的奔跑与拼抢也发挥了很大作用,从年龄上讲,他们正处于当打之年,在积累了一定的比赛经验后球风也愈发成熟,虽然他们无法像C罗、本泽马和姆巴佩一样为球队带来诸多进球或者卖出大量球衣,但球队的运转离不开他们的付出。
据说弗洛伦蒂诺正在计划打造一个“疯狂的夏窗”,姆巴佩和哈兰德当然是主角,但别忘了皇马正在密切关注的琼阿梅尼,他也是一位球风非常务实的防守型中场。
出生于1992年的卡塞米罗是皇马典礼中场中最年轻的一位,但皇马已经在未雨绸缪寻找他的接班人,为的就是避免当年在马克莱莱离队后多年找不到理想后腰人选的尴尬——仅仅依赖几位超级球星根本无法打造一支有足够竞争力的球队,足球需要华丽的创意、技巧,令人眼花缭乱的盘带与璀璨的星光,但也需要秩序、“肉搏”以及折返跑式的无球跑动,或许如今弗洛伦蒂诺回忆起自己当年对于“齐达内+帕文”政策的执着,也会感到几分后悔。
(仰卧撑/Santiago-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