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主教练的更替和时运——该用洋帅还是土帅?

国足主教练的更替和时运——该用洋帅还是土帅?
【提要】完整周期,土洋交替,提前谋划
打算简单写写里皮在国家队当教练的经过,当做是给《2018世预赛后,里皮对国家队的重建——从2019亚洲杯到2022世预赛40强赛》开个头,不想一写就写到1000字了,单独成了此文。
好吧,我们就像范伟在《卖拐》中说的“别急、别急,咱捋一捋昂”,咱今天就也看看中国国足近十来年是怎么被频繁更换主教练忽悠瘸的。
从2002世界杯后,国足主教练(含执行主教练、代理主教练)在位时间和主要参加的正式赛事:
2002年12月至2004年11月,阿里·汉。带队参加了2004亚洲杯,2010世预赛小组赛。另有2003东亚杯。
2005年3月至2007年8月,朱广沪。带队参加了2007亚洲杯。另有2005东亚杯。
2007年9月至2008年6月,福拉多。带队参加了2010世预赛20强赛。另有2008东亚杯。
2008年12月至2009年2月,殷铁生。带队参加了亚洲杯预选赛。
2009年5月至2011年8月,高洪波。带队参加了2011亚洲杯。另有2010东亚杯,当时3:0暴击韩国。
2011年8月至 2013年6月,卡马乔。带队参加了2014世预赛20强赛。
2013年7月至2013年9月,傅博。带队参加了2013东亚杯
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佩兰。带队参加了2015亚洲杯和2018世预赛40强赛(前六场)。另有2015东亚杯。
2016年3月至2016年9月,高洪波。带队参加了2018世预赛40强赛(后两场)和2018世预赛12强赛(前四场)。
2016年10月至2019年1月,里皮。带队参加了2018世预赛12强赛(后六场)、2019亚洲杯。另有2017东亚杯。
2019年3月至4月,卡纳瓦罗。带队参加2019中国杯。
2019年5月至2019年11月,里皮。带队参加了2022世预赛40强赛(前四场)。
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李铁。带队参加了2022世预赛40强赛(后四场)和12强赛(前六场)。另有2019年12月的东亚杯。
2022年1月至2022年3月,李霄鹏。带队参加了2022世预赛12强赛(后四场)。
这么纯文字的“平铺直叙”是不是有些不容易理顺?!那换成下表:
注:表中分别用黄色背景和浅橙色背景隔开不同的世预赛周期。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提前出局的原因,2005东亚杯和2013东亚杯只能算作下一个世界杯周期的备战比赛了;2017东亚杯和2019亚洲杯是2022世预赛周期的。
观感1:进入世界杯是“最大的成功”,不能进入世界杯往往就是“最大的失败”。阿里汉、福拉多、佩兰、高洪波(第二次)、里皮(第二次)都是应为世界杯预选赛出局或成绩不好而下课的。李铁是因为不理智的原因。殷铁生、傅博、卡纳瓦罗都是临时主帅,临时任务完成了且有了更合适的主教练,就自然结束任期了。卡马乔是因为1:5泰国,高洪波(第一次)就是单纯为了请卡马乔这位“世界名帅”,怪不得范志毅说“小高带的好好的,你把他换了干啥?”
观感2:中途换帅和自我削弱!2018和2022世预赛的两次40强赛、两次12强赛都是中途换帅。40强赛第一循环,实力相当的情况下,干不过第一档(第二档)球队,输球;实力占优的情况下,啃不下第三档球队,被逼平。12强赛吧,我们就更加实力不济了,即使里皮带队开挂,也没啥好说的。40强赛先做好了,磨合好了队伍,12强赛才有和其他队伍掰掰手腕、争取一下出线机会的可能。40强赛都因为自己的因素和运气因素磕磕绊绊,换帅造成人员、技战术打法变化,侥幸晋级了,也很难在12强赛有所作为。
观感3:不是所有外教都熟悉亚洲足球。40强赛都是外教下课、土帅救场,里皮也好、佩兰也好,可能外教对40强赛的准备过于复杂了,也存在运气的因素,佩兰2015年两次对香港、里皮2019年对菲律宾,场面上的巨大优势不能说准备不足吧,当时真的可能天不佑国足。
如果你说这两次外交“不擅长”加“没运气”打40强赛是偶然,那我们把视线拉长,2006世预赛小组赛的阿里汉、2010世预赛20强赛的福拉多、2014世预赛20强赛的卡马乔,也都是倒在了12强赛(10强赛)之前阶段的比赛中。
观感4:土帅是帮衬和过渡。新的世纪,每一次世预赛开始时,带队的都是外教,本土教练也就顶多拿个亚洲杯练练手。尤其是在卡马乔的衬托下,还是和范志毅一样很遗憾换高洪波(第一次)的。国足主教练多则2年半,少则半年一年,没有一个较为完整的备战周期。相对来说,佩兰和里皮(2022世预赛)备战周期还是相对完整的。土帅就没有这种待遇了。
最后,简要说说【提要】中的三个词:完整周期;土洋交替,提前谋划。
完整周期。鉴于疫情还在继续,请一个尚在境外的外教没有那么容易。不妨让李霄鹏继续执教下去;抑或“大人不记小人过”也好,“知错能改”也罢,再让李铁回到主教练的位置上;再或者直接启用郑智也是一种选择,郑智或许会成为下一个可以期待的教练。如果定了本土教练,就给他一个世界杯周期,看看我们的土帅能不能带队进入到世预赛亚洲区的最后阶段。世预赛出局后,也要给备战2030年世界杯的主帅一个完整的世界杯周期。只有给了耐心、给了机会、给了时间,教练放下负担、放下顾虑才有可能大胆启用新人。还是之前文章说到的,2023亚洲杯,不要要求成绩,有章法的踢3场小组赛就是成功。
如果要用洋帅,那就选个现在在境内的,比如即将带队参加2022东亚杯的扬科维奇,或者是某只中超球队的主教练(2022赛季先身兼两职,2022赛季结束后再只任国足主教练),当然也要给外教完整的世界杯周期和不要给他亚洲杯成绩要求。但是,记住,要开玩笑似地告诉这个外教,世预赛小组赛(40强赛、20强赛)一定多听听土帅的建议,简单粗暴点就好。
土洋交替,提前谋划。两个词算作一组。如果2022至2026这四年的2026世界杯周期确定了用土帅,那就2026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结束前后,及早确定2027至2032世界杯周期的主教练,因2022至2026周期用了土帅,2027至2032这个周期就建议用洋帅,有针对性地让合适的洋帅帮忙提高一下上一个周期的暴露的不足。如果2022至2026这四年的2026世界杯周期确定了用洋帅,也要相应的选拔一名土帅跟着他学习,这样,等2027至2032这个周期就直接让这一名土帅继任主教练就好了。
当然,我也知道,在现在的情况下,这些足球强国成熟的教练更替模式根本不可能被足协和国足拿来学习。
那么及早确定个主教练吧!
【篇后语】
我不是专业球员专业教练专业技术分析人员,只是一个看了20年球的普通球迷。寄希望于能从“这名球员是否已经过了巅峰期”的球员年龄角度去谈谈我的想法。
您的关注和支持是我写作的动力,力求在工作生活之余,每周奉上一篇拙作。欢迎点赞、转发、评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