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欧会杯,却是穆里尼奥重塑“正面顶流与名帅”的新起点?

穆里尼奥又刷屏了。
只不过,这次的焦点不是他在赛后发布会上的言论,而是他率领罗马问鼎欧会杯后,球场内外的一连串闪光碎片,以及傲人的欧战决赛5连胜纪录。
一个如今含金量不算高的欧会杯至于吗?至于。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穆里尼奥重塑“正面顶流”与再度冲击一线名帅的新起点 。
【闪光碎片迭出,这是我们熟悉的穆里尼奥】
当扎尼奥洛得分后,罗马替补席上一片欢腾。在欧战决赛的舞台,领先意味着拉近与奖杯的距离,将自己内心的喜悦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来,人之常情。
尤其是,罗马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在决赛的舞台上,释放自己的情绪,近乎是条件反射。
但穆里尼奥异常冷静,从“翘首”关注扎尼奥洛的门前操作,到快速冷静转身,没有大场面的反复沉淀,做不到。同时,看着弟子与助手们的疯狂庆祝,穆里尼奥先是双手下压示意大家冷静,然后又“稍带嫌弃”情绪的,示意着沙拉维等弟子回到规定区域。
回想过往,见惯了大场面的穆里尼奥,这种冷静堪称常规操作。比如,当年他在球队激情庆祝时,狂奔半场示意托雷斯接下来去防守马克斯韦尔。
洗尽铅华后,穆里尼奥并没有丢掉自己的棱角。他在赛后亲吻奖杯,伸出五根手指,示意他连续赢下了5次欧战决赛。动作简单,但霸气外露。当比赛结束后,穆里尼奥数次落泪,宣泄着这些年的“委屈”。
这是我们熟悉又喜欢的穆里尼奥,他回来了。
【对抗负面流量,穆里尼奥需要的是冠军】
穆里尼奥身上的标签非常多,外界对他的定义也是五花八门。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穆里尼奥执教生涯的下滑,我们忽视了一条时间线。
过往,谈到穆里尼奥人们的第一印象是超级名帅,是出成绩的保障,而且有“穆二年必夺冠”的定律;
如今,很多人的印象已经“刻板”地滑落到了“穆三年”、“内鬼”、“落伍”、“发布会胜利”等收割流量的负面词汇。
没有不尊重热刺与罗马的意思,但从曼联下课后,穆里尼奥执教的平台是逐渐下行的。而随着商业运作的进阶,豪门的优势地位日渐巩固,热刺与罗马这样的平台,取得冠军的难度会变得更大。而在这样的平台,穆里尼奥更加需要冠军,来完成自证。
我们看到的,是罗马的美国老板在去年夏天拍出了8000万欧的转会资金,支持穆里尼奥建队。并且,在冬窗租借了奥利维拉、奈尔斯等球员,继续给予支持。但我们不该忽视,在穆帅接受前的一个赛季,罗马是意甲总体投入倒数第六的球队,阵容上的短板要想精进,并不容易。
即便是在经济环境不算好的意甲,花费8000万就立刻冲击冠军,可能只发生在足球游戏里。花了不少钱,但是听不到响或未达到预期的球队,挺多。
【花钱得听响,穆里尼奥给罗马交出了一份良好答卷】
穆里尼奥的管理、用人与建队策略已经落伍,这样的话语,我们听到过很多很多。在欧会杯决赛前,穆里尼奥接受采访时也说道,“没有人给过他时间,没赢就得走人”。
过往的穆里尼奥,策略与理念顺应了现代足球的发展,能在短时间取得成功。穆帅在取得成功的同时,也将自己推向了一个“必须急速成功”的境地。
在罗马,穆里尼奥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支持,而他的答卷是优秀的。
4000万引进的亚伯拉罕,虽然没有在欧会杯决赛中进球,但是整个赛季下来,作为球队的第一得分手与前场对抗强点,表现有目共睹;1200万引进的老门将帕特里西奥,53场比赛完成了22次零封,在决赛场上,他完成了至少2次关键扑救;穆里尼奥提拔的扎莱斯基,已经引进的卡尔斯多普、奥利维拉等人,也都拿出了非常好的发挥;同时,扎尼奥洛、佩莱格里尼、詹卢卡-曼奇尼等球员,在穆帅手下的进步也非常明显。
穆里尼奥在这个跌宕起伏的赛季,最终收获了意甲第六与欧会杯冠军,国内外双线成绩都有提升。而罗马上次捧起奖杯,是2008年。意大利球队上次在欧战决赛中胜出,是2010年的国米,主帅依然是穆里尼奥。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个冠军是对球迷支持的回馈,坚定了美资老板继续持有并投入的信心,让罗马将士用冠军完成了自身气质的升华。
同样,也是穆里尼奥“收复失地”的新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