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锋首选!那些自带buff的实战极品(速度篇:上)
BornForChampion
正月马上就要过去了,暖春将至,相信很多南方的朋友(例如我)已经迫不及待回到了球场上。
俗话说每逢佳节胖三斤,无论你是指望着在球场上干掉多出的脂肪需要一双好鞋,还是和不堪重负的旧鞋Kiss Goodbye,还是单纯地想要剁手,这个时候都是你出手的绝佳时机啊!
刚好最近也收到其他懂球帝的@提问,笔者这次就带来一个实战好鞋的盘点系列,给大家推荐一些自带buff(光环)还能买到的实战极品!今天发布的首篇为“速度篇”。
首先为大家介绍的是开创轻量化时代,并且作为两大巨头的产品变革中唯一延续至今的典型速度系球鞋——“Mercurial”,中文名“刺客”!
图为“水星”和一代刺客(当然,市面上都买不到了)
刺客系列中我最先要推荐的是第八代刺客的次顶级。
太过久远很难找到次顶的摆拍图,只能自己拍了。这代次顶级一共屯了3双
相比顶级更为追求轻量而舍弃掉的一些鞋面触感,次顶级的鞋面厚度适中,柔软度堪比真皮,触感极佳。鞋钉(FG)设计更是堪称一绝,这一点从之后数代刺客都只是在此基础上稍作改进就看的出来。综合这两大特点,虽然作为速度型球鞋,鞋底更倾向于启动和疾停而非稳定,鞋身也作为梭形在足弓和前掌内侧的面积不大,这些都不利于控球,但得益于鞋面真皮级别的触感,和扁平的前掌,使得其在高速状态下脚背触球极为清晰,此外,优秀的鞋楦设计和有缓冲层的鞋面,也为舒适度加分不少,使它更为适合实战。而刺客8的顶级款的显著特色就是科技感更强,透明TPU包裹的一整块玻璃纤维大底,加上跑车般冷峻又流畅的流线造型,你就说强不强吧。
与次顶级相比较,优点当然是更轻。至于鞋面更薄算不算优点就有争议了,顶级的Teijin鞋面非常轻薄,而且柔软度很高,有些人认为薄一些触感更好,有些人认为适当增加厚度保证舒适更有利于触感。鞋面更薄带来的另一个显著改变是鞋内空间变大了,有些中等甚至“偏屠”的球星们得以体验。(刺客8作为5年前的产品,如今虽说非常难找,但网上还是有货,有心有缘的朋友可以去碰碰运气看还有没有自己的尺码。不建议把关注重点放在EZ等论坛,因为这样的经典好鞋自己入了的很少有人重新拿出来卖。)
刺客9的也不愧为实战的神器,但9代总体来说只算是在8代的基础上进行了稍许优化,差别不算很大。
9代的鞋面弹性更足,摩擦力更大,鞋头比起8也更加圆润,顶级的鞋面的强度也比8要好。但是购买9代要注意几点,第一,FG很长,除非上等人草,否则需要磨钉。第二,顶级FG不适合磨钉,且非常容易断后跟钉(8代也是,刚才忘了说),第三,次顶级千万不要买AG,10场必断底(只有散步帝可以忽略这句话)。(刺客9顶级现在还算比较好找,很容易搜到,个人比较推荐买次顶级FG然后磨钉,但是这个找起来有点难度)
大红大紫的刺客10相信不需要我过多介绍,还没尝试过的朋友建议尝试一下。
刺客10的显著特点是将鞋楦加宽,加高,而且由于10代无论是顶级还是次顶级的鞋面都薄得令人发指,所以很多以前没有“刺客脚”的朋友都“被成为”了“刺客脚”。
上图为次顶而下图为顶级,鞋面外表几乎没有区别。
而且刺客10的鞋钉选择起来没有槽点,无论是次顶级、顶级的AG、FG都没有显著的断钉、断底问题,且FG长度可以驾驭中等程度的人草。10代的问题在于顶级的鞋面强度有些不够,尤其是CR7系列的鞋面,容易开胶或开裂。
超顶个人认为重点是在噱头,Flyknit和TechCraft版笔者都穿过,无论舒适度、实用性都只能算上乘而非极品,实战指数不够突出。
刺客11先不提,笔者暂时还没钱买,并没有穿过顶级、次顶或超顶。我下地过中端的那双高帮CR7,这里既然说的是“实战极品”,就不作推荐了。
说完刺客,当然不能不提曾经Adidas辉煌的招牌速度系列——Adizero F50。
有些尴尬的是,整个系列里笔者认为真正适合实战而且能称“极品”的只有四代与五代,四代不折不扣,五代稍稍勉强。带领F50走向辉煌的,是一种叫做HybridTouch的材料,四代便是首次使用了这种材料的产品。
这种人造材料才保证轻量化的同时,还有很不错的柔软度,它带来的舒适性和触感是之前任何一代PU版F50都遥不可及的。除此之外,504无论是鞋钉、大底、鞋楦的设计都饱受好评,并且拥有丧心病狂的“156g”的“超轻量”级别的重量,直观感受非常明显。可怕的是它居然还十分耐穿,材料强度和粘合效果都无可挑剔。如果你认为我的语言依然过于苍白,再去论坛看看它的口碑也无妨。(如果有缘的话,在网上还是能搜到自己尺码的504,同样不推荐将寻找的重心放在论坛或跳蚤市场,这样的已经稀缺的好鞋大家很少会重新拿出来卖。只推荐HybridTouch的版本,袋鼠皮版很普通。)
Adizero F50五代倒也不赖。
HybridTouch二代材料,比4代稍厚,稍硬,但表面的细密的摩擦涂层使得摩擦力比起四代出色不少,实战中体验也很明显。之前说将5代称为“极品”有些勉强的原因在于它的大底,这个大底虽然看起来无论是造型还是颜色和图案的设计都十分酷炫,但它的三根加强梁让整个大底硬得有些难以置信。我当初没有直接转手是因为陷于它的颜值无法自拔。
好在下地数次之后,大底和鞋面的硬度都达到了一个不错的状态,实战时的体验跟四代几乎不相上下。
今天的文章稍稍怀旧,好好回顾了两大老牌速度系列里的实战好鞋,下一篇《速度篇:下》将介绍Adidas与Nike产品线重组后的几个新生速度系列中的实战极品,尽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