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焦点 | 韦世豪回撤,是否为最佳选择?

广州队拥趸_ 广州队拥趸_

过去的10场中超比赛中,仍处在磨合期的广州队在比赛中作出了非常多的阵型变化,一些调整也引起了球迷们的关注和争议。接下来几期的文章中,我将挑选出几个较为大的争议点与大家分析与讨论。而首篇文章的争议将是让队长韦世豪的回撤选择。

韦世豪作为一名天才级球员,速度极快,人球结合出众。以往在广州队和国家队中,一般担任的是边路个人持球爆点和禁区中第二终结点的角色。而本赛季在两场比赛过后,刘智宇选择了将韦世豪后撤,摆放至前腰位置安排更多的组织工作。在作出这样的改变后,广州队的组织能力有明显提升,但终结效率缺十分低,这也导致了十分多球迷呼吁让韦世豪回归边路,让他的位置更为自由,更靠近球门。也更有球迷提出一些想法,让王世杰、阮赛等同样拥有组织能力的球员提上首发,出任前腰。

以现时广州队的人员配置来看,韦世豪回撤至前腰位置实属无奈之举,也是暂时广州队的最优解决方案。首先,中路位置不同于边路,在整个球队中的战术体系是十分重要的。在广州队前两场的比赛中可看得出,广州队在中前场缺少一名能在小范围将球控下的球员。而韦世豪在持球情况下拥有超强的控球和推进能力,往往能通过盘带吸引2-3名的防守球员,并为队友创造出进攻空间。

(利用超强的个人能力在中路突出重围分球)

(优秀的球感也让韦世豪成为广州队在中路重要的支点之一)

作为一名长时间踢边路的球员来说,来到前腰位置也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像在中场沉迷单打独斗,传球视野与能力缺乏等。但暂时来说韦世豪所展示的优点更能为广州队在进攻上的运转带来积极的影响。

(传球选择和时机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容易上头,在中后场面对多名防守球员下选择硬突。但若在这个位置上丢失球权,且己方后场球员极其不足的情况下,对手将拥有十分大的进攻空间)

而假设是将韦世豪摆在了锋线位置上,球极大概率还没有到锋线就会丢失球权,广州队除了在组织进攻上会十分吃力之外,丢球次数的增加与此同时会让对手持球时间增长,广州队的后防线压力也会更大,更可能会让韦世豪处于一个无球权状态。

而大家还十分期待的王世杰和阮赛,现时来看还是稍显稚嫩,还没有达到在中超联赛的能力。两人在梯队中的发挥十分出色,控球能力十分突出,但同时他们的身体力量对抗十分吃亏,进入到中超联赛后更是被放大。像两人以盘带推进为主的踢球风格一旦遭遇到对抗将会很容易丢球,更可能会引起受伤。虽然以上都是我的猜测,但训练场上所有的表现和数据都掌握在教练组手上,教练组也是对他们的使用方式最清楚的人,球迷们在这一方面也更应该相信教练组。

从第一阶段的比赛过程来看,韦世豪在广州队的使用方法还是有可提高的地方。回撤韦世豪更多的作用是让他使用个人能力解决广州队在中后场推进至前场的问题,在此前的比赛中,落入完全的阵地战后,韦世豪仍位于后腰线附近的位置,大大减弱了他的威胁。其实教练组可以参考以往高拉特的使用,作为组织者之余,更能成为球队的后插上尖刀,随时给对手一击致命的射门。而这也是以往韦世豪在广州队实力较强时期所适应的踢法。

在防守端,广州队大部分时间使用的是4141阵型,而韦世豪需要落位至中前卫位置参与更多防守的工作,同样消耗了韦世豪较多的体能,减弱了韦世豪在进攻端的威力。教练组同样可以思考打造一套4231或442的防守体系,利用严鼎皓+韦世豪的出球点+推进点打造一套防守反击体系,同样能威胁到对方的大门。

总体来看,教练组回撤韦世豪的选择对于广州队现时的状况来看是一个正确的方向,但至于进入到赛场上让韦世豪如何踢得更舒服、更有威胁,是接下来教练组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