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数据——PPDA和高位逼抢
近期在互联网上看到很多球迷对于足球的数据方面有一些误区,继上一篇预期进球之后,笔者决定向大家介绍另一个足球战术分析师眼里的重要数据——PPDA,即每次防守行动下的传球次数。
PPDA全称Passes per defensive action,单从字面上我们并不是非常容易理解这项数据的真实含义,但是,这确实衡量一个球队进行高位逼抢效率最直观也最具有代表性的数据。
在具体介绍PPDA之前,我们需要引入一个概念,那就是足球场的高位与低位。在一个大的足球场上,越靠近对方底线的位置通常意义上称之为本方高位,反之,越靠近本方底线的位置称之为低位。这也是防守时高位压迫与低位防守两项防守战术的一个分界线。
在介绍了球场的高低位后,我们就可以正式引入PPDA的概念。即我方在60%的高位区域每一次成功的防守让对方在该区域的传球次数。这项数据的计算有着明确的范围界限,那就是60%的高位区域。与此同时,这项数据有着一个清楚的计算公式:对方在本方60%高位区域传球次数/本队在本方60%高位区域的成功防守次数。这么说完,即便仅仅拥有小学数学水平也可以明白,PPDA的数值越大意味着高位逼抢强度越低,数值越小则该球队的高位逼抢强度越大。
我们以一张图片为例,这是20—21赛季英超联赛每支球队的PPDA数值排名。当赛季,“疯子”贝尔萨治下的利兹联成为了进行高位压迫强度最大的球队,我相信对贝尔萨了解的球迷朋友们对于这个结果应该并不会感觉到意外。这份表格中排名靠前几个球队的主教练们,克洛普,哈森许特尔,罗杰斯,瓜迪奥拉等人无一例外不是高位逼抢的忠实拥趸。再结合当赛季各球队的战绩来看,PPDA靠前的几支球队几乎都位于联赛的中上游,即便是南安普顿和布莱顿也早早完成了该赛季的保级目标。当然,这并不代表PPDA数值高的球队无法取得好的战绩,像“铁锤帮”西汉姆联就拿到了欧战区的资格。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大的趋势看到,注重高位逼抢的强度早已成为大多数想要完成赛季目标取得理想成绩球队的首要选择。
看到这里,我相信肯定会有一些球迷会较为直接地认为,PPDA只是反映某场比赛或某个赛季的战术数据。但是,PPDA确实一个实打实可以反映一场比赛走向的阶段性数据。我们可以通过这项数据的变化大概分析出某场比赛的主教练战术要求的变化。以本赛季曼联3:1阿森纳的比赛来看,出了滕哈格选择了抢开局外,在比赛的上半场,曼联几乎保持着低位防守的姿态,这是因为滕哈格不喜欢高位压迫吗?答案是否定的,在下半场开始后,曼联的PPDA开始稳步上升,曼联对于高位逼抢的要求也发生了改变。我想没有一个球迷不会认为这是滕哈格在中场休息时的有意安排。曼联在六十到七十五分钟里打进来两球彻底杀死了比赛。即便在最后一段时间阿森纳发疯一样的反扑也于事无补。
通过以上来看,我们可以清楚看到,PPDA在现代足球里面对于一个球队的重要性。数据同样也应该成为每个球队每个球迷所注重的,因为很多时候,你的对手可能比你自己还了解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