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21联赛丨北京国安,写在决赛第一阶段后

站桩式中卫 站桩式中卫

U21联赛丨北京国安,写在决赛第一阶段后






视频集锦





截止本周,2023赛季U21联赛决赛圈第一阶段的正式打完结束。两周时间6轮高节奏比赛过后,北京国安U21梯队获得10个积分,依靠净胜球优势压过浙江FC排名第6。同年龄段相比,排名和去年大差不差(去年最终第8)。





虽然补充了超龄和之前一直跟着01/02梯队球员,但总体情况,实话实说也没啥本质的提高和差别。2胜4平,虽然没有输球,但想赢球也着实困难。6场比赛,进球7个,丢球4个。只看数据,自我对比,进攻端看上去更疲软一些;和其他球队相比,也的确是硬不太起来……可以算是福报的范畴。







人员构成方面,综合上赛季三个阶段的整体情况,变化主要在于中场,也就是之前跟随01/02梯队的人整体取代了之前的首发,以及么雪健不见了。翟飙主教练正常情况下,基本还是以4231作为主要阵型和进行人员搭配,并且在6场比赛里维持了相对稳定和固定的主力球员。







门将位置上李宸是无可置疑的主力,只有在第四场时阿巴斯获得了机会。发挥比较平淡,绝大多数时间里没太多失误(或者说没有因自己失误而造成丢球),但也没有靠个人能力逆天改命的情况(即使不与戴佳彤做对比)。综合之前他在03/04梯队地位,以及姚博卿今年还要跟着U19的现实。不出意外,后半阶段他应该还会是主力。






双中卫之中(报名大名单)年龄第2小的范双杰是雷打不动的主力,在拥有身高(相对)优势的同时,速度也能满足要求。场上表现来说,他在正面防守和防守持球人时都称得上是可靠且能作为防线倚仗的,站住中卫位置的同时,也能支援右边路。难得的是,尺码合适的他并不排斥主动上抢和压迫。不过,他对无球前插对手仍旧缺乏控制(当然,这也有国安后腰防守真空有一定关系)。防守传中时,对落点控制和防守位置占据双方面,也都有不少需提高之处。





左中卫人选是适龄的钟子荣或超龄的Nabi。关于Nabi没啥可说的,在U21联赛里还能看到他本身就是一种悲哀。表现好坏没啥意义,也就是起到了保持能踢上有对抗性比赛的作用。至于钟子荣,其实也没太多可说的,缺乏足够持续的亮点(无论身体,还是技术,或者意识)。








左右两个边后卫,主力分别是右边的郝昱程,和左边的陈舒杭。郝昱程在更多时候,会与身前的队友(闫雨的情况多一些)一起作为球队的主攻方向,他在进攻端的表现更加积极,通常是寻求小范围的传切配合。在防守端的表现也算得上合格,偶尔还能收到中路替中卫擦屁股,但更多时候面对一防二的情景,他也确实没啥办法。总体,在这支队里称得上是攻守平衡。








陈舒杭所在的左路,在各场比赛里基本都会成为对手的主攻方向,国安的失球也大都来源于他这一边。场上布置来说,他这边更多时候会留在后边和俩中卫一起主守。尽管如此,但正面防守和一对一纠缠的效果,着实是不太牢靠。基本来说各队的强力攻击手,都能在一对一时占据上风,成功达成战术目的。防守能力来说,几乎可以称之为不合格。







中场中路是熟人和晓强和陈彦朴,原则上和晓强拖后,陈彦朴靠前。但由于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后来逐渐变成了双人都退回来,和陈彦朴拖后。和晓强在拖后后腰位置上的表现,完全不如去年在左后卫时稳定和可靠。进攻端,无法梳理进攻和连通中后场,长传转移准确度欠佳。防守端,尽管努力地在尝试扫荡和协防左路,但实际效果仍然是左路大门常打开,中卫身前不见人。





陈彦朴踢满了6场比赛,并且在最后一场对阵成都蓉城时,依靠个人能力打入了反超比分的一球。比赛表现很成熟,无论是前插射门还是传球组织,也都能展示出娴熟的基础能力。但并没有,也从没有表现出拥有高于这个等级比赛的个人能力。无论是作为组织者,还是进攻手,表现得都很平淡。以他的经历来说,这种表现无疑是令人失望的。







中场突前的位置在国安的打法下自由度相对较高,在进攻时还需要直接承担前锋的责任,主要人选是马钰钧和马睿泽。马钰钧本来位置很稳固,尤其是在脚下技术,个人控带球和突破双方面都是这只队伍里的强点。长期跳级跟着平均水平较高的01/02级一起,也是对他能力的一种肯定(那年踢亚冠时也算是常规替补,表现也没有太拉胯)。







但他在本阶段的整体表现同样难称合格,尽管在开放的场面下,他在中场能够贡献非常可靠且亮眼的个人摆脱和突破。但回撤后腰接应中卫时,多次被直接抢断;以及进攻端在禁区内的存在感较低,且缺乏直接输出。这两点使球队不得不进行一些其他的尝试。





马睿泽在这种情况下再次获得了机会,作为前锋,虽然在回撤接应梳理和传球两方面都有所欠缺。但他却能实打实地在禁区内制造威胁,这点对于这支缺少禁区射门&转化能力国安u21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两翼是去年已经在U21联赛大放异彩的闫雨,和常规替补安勇建。如果说去年闫雨在整体强,运转流畅的01/02梯队里更多体现自己内收抢点和射门的能力。那今年他则是更多地体现自己边路突破和传中能力了。和去年相比,今年已经名声在外的他,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对手的重点照顾。而且球队中场也无法提供如去年一样稳定的支持,和对防线的牵制。尽管如此,但他仍旧能依靠身体能力,在对手防守到位的情况下,强行突破,送出质量颇佳的传中。虽然没有体现出绝对意义上高人一等的能力,但也能称之为国安进攻端的重要倚仗。






安勇建去年基本是作为常规替补,轮换高健出场。表现,或者是给对手制造麻烦方面,无法与高健相比。但今年他俩的境遇完全掉了个了:高健沦为替补,并且状态一塌糊涂,上场之后经常不知所踪,就连以往犀利的盘带突破都消失了。而安勇建则是内切突破偶漏锋芒,也会和助攻上来的边后卫,用小范围内的快速传切制造空当。不过,综合效果仍然不足以作为强势攻击点所倚仗。







单箭头位置上尝试过两个人:04的马睿泽和05的王宇翔。当然了,指望他俩的场上效果能接近段德智,显然是不现实的。首先登场的马睿泽身高相对更出色,对高空球拥有一些第一点的争顶能力,也有和队友配合的意愿。但是,作为中锋的背身能力和做桩能力基本可以忽略。因此,在遭遇后卫贴身防守时,除了顶一下球外其他也做不了太多。除此之外,会不惜力地向空当的穿插跑位,不过实际贡献同样很有限。从自身来讲,他扯到边路后,制造威胁的手段比较有限。从队友来说,队友们也不太能利用到他拉出的空当,他一跑,禁区内没人抢点了……





后来被顶上来的王宇翔,算是第一阶段球队除闫雨外,在进攻端最大的亮点了。甚至可以说,算是最大的惊喜(尽管也只是内部相比较而言)。身高虽然没有优势,看上去体型也并不大只,但很意外地拥有十分出色的对抗能力,尤其擅长于回撤接应脚下球。扛着,或身上挂着后卫强行转身面对球门,甚至继续向前突进。虽然并没有明显的速度和爆发力优势,脚下控带球技术也并无明显优势,但贵在对抗和强对抗下仍能保持平衡和动作稳定性。更难得的,他在扯到边路后,也能利用突破和传中给队友制造机会。泛用性和多功能性方面都要好于马睿泽。总体而言,我们可以在下一阶段着重关注一下他的表现。





东拉西扯说了这么多,这届国安U21在第一阶段踢得到底怎么样呢?答案是,完全不尽如人意,很多时候看得让人觉得是“糟蹋了时间”,或“有这功夫干点啥不好”。特别是进攻端,机会转化成射门能把人看崩溃。大多数漂亮的传中,都没人能抢到点(甚至压根球路上就没人);通过配合突入禁区之后,在磨叽、拖沓、犹豫、不知所措的处理下,都很难形成射门。







PS:自证清白判定困难,为了避免不同平台间被判抄袭,菲尔小筑、浮云报告、站桩式中卫都是feier自用的ID……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