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死的小强:坚韧的阿根廷教练是足球界的赞歌
当乌拉圭五月份任命马塞洛·贝尔萨担任教练时,他们就像是加入了一个不断壮大的俱乐部。莱昂内尔·斯卡罗尼带领阿根廷队夺得世界杯冠军。智利队由爱德华多·贝里佐执教。巴拉圭由吉列尔莫·巴罗斯·谢洛托执教。玻利维亚由古斯塔沃·科斯塔斯执教。哥伦比亚由内斯托·洛伦索执教。委内瑞拉由费尔南多·巴蒂斯塔执教。
南美足联的 10 个国家中有 7 个国家有阿根廷教练,阿根廷教练在南美洲随处可见,除了巴西。
这就提出了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为什么?巴西是南美足协唯一一个讲葡萄牙语的成员国,不希望聘请他们的劲敌作为主教练这一点并不奇怪,但除了他们会说西班牙语这一事实之外,是什么让来自阿根廷的教练如此受追捧呢?
不仅仅是在南美:阿根廷人已经在欧洲五大联赛技术领域形成了一个流派——迭戈·西蒙尼、毛里西奥·波切蒂诺、豪尔赫·桑保利、塔塔·马蒂诺、贝尔萨——而其他地区的教练则不然。
在某种程度上,阿根廷足球太艰难了,从里卡多·加雷卡的身上可以折射出这点,他在秘鲁度过了成功的八年,但在去年执教了12场之后于 12 月被解雇了。前国家队后卫罗伯托·佩尔富莫认为,这种环境可以培养催生顽强、韧性和适应性。
“阿根廷人,”他说,“是一只蟑螂。蟑螂是古老的生物,几乎能在任何环境下生存。阿根廷人也是一样。他克服了一切逆境:他可以在任何时候踢球,即使不懂语言,无论在雪地里、高原上,还是在炎热的天气里......”
1924年,恩里科·马罗内(Enrico Marone)为他担任主席的都灵俱乐部签下了纽维尔老男孩前锋胡里奥·利博纳蒂(Julio Libonatti),从那一刻起,阿根廷人就习惯了旅行。“oriundi”(阿根廷人“回到”祖先的土地)是 30 年代意大利足球的一大特色,1934 年意大利队赢得了世界杯,其中有三名出生于阿根廷的球员。其中之一是路易斯·蒙蒂 (Luis Monti), 1930 年作为队长带领阿根廷队参加决赛。自2001年以来的经济问题使更多阿根廷人来到国外淘金。
但这不仅仅是经济必要性和语言便利性的问题;这也与文化有关。只有荷兰人能够与阿根廷人相媲美,因为他们热衷于从战术和风格的角度讨论足球。“他们寻找我们是因为我们热爱战术,”带领厄瓜多尔参加世界杯的阿根廷人古斯塔沃·阿尔法罗说道。“我们有不同的思想流派,而这些培育和锻造了我们。”
从 60 年代中期开始,粗略地说,问题就成了你是否相信足球是风格和个人天赋的问题,还是组织、纪律和犬儒主义的问题,到了 80 年代,这些学说已被归入“menottismo”和“bilardismo”这两个术语之下。然后找到了第三种方法:bielsismo。贝尔萨将阿根廷人的思维带入了压迫性打法的时代,但到了 2010 年左右,有人怀疑他的追随者对速度和强度的关注是否剥夺了足球的一些艺术性。
马塞洛·加拉多(Marcelo Gallardo)的足球或许最能体现这种修正,他随河床队两次赢得解放者杯冠军,并再次进入决赛,但却一直无法在欧洲找到工作:加拉多主义可能永远不会获得普遍认可,但它可能是描述现代风格的最好方式。
然而具体细节根本不如现有条款重要。阿根廷的足球文化不断讨论和磨练这些定义。无论是道德还会时间上,那个世界的足球以及踢球的最佳方式一直在不断地被争论。来自那个世界的人拥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可供借鉴。
还有阿根廷足协。1995 年至 2007 年间,阿根廷赢得了七届 20 岁以下世界杯中的五届冠军,先是在何塞·佩克曼的带领下,然后在他的前助手乌戈·托卡利的带领下。内部政治介入其中,特别是在 2006 年成年队在世界杯四分之一决赛点球大战中被淘汰,佩克曼和托卡利被认为是失败者。然而,随着人才流动的枯竭,人们又试图通过引进巴勃罗·艾马尔和后来的迭戈·普拉森特来恢复青年队的水准,他们两人恰恰都是1997年佩克曼带领下赢得U-20世界杯球队的成员。
斯卡洛尼也是该团队的成员。他在 2018 年被任命为国家高级教练被证明是一个绝妙的举动,但这让人想起了佩克曼时代,当时在托卡利的带领下赢得 20 岁以下世界杯的最后三名球员——莱昂内尔·梅西、安赫尔·迪·玛丽亚和帕普·戈麦斯。归根到底,聘用他是出于权宜之计;当桑保利因俄罗斯世界杯的混乱而被解雇时,斯卡洛尼是一名性价比不错的可挺身而出的助手。
斯卡罗尼体现了新任阿根廷教练的价值观:务实、不拘泥于教条、认真、勤奋,并且与球员和数据分析师一起轻松地工作。恢复佩克曼的精神,即使不是他的终极目标,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步。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巴西的教练很少在欧洲或南美洲其他地方找工作。蒂特在世界杯后辞去了巴西国家队主教练的职务,他是个例外,他愿意走出去扩大自己的受众。尽管巴西俱乐部继续在解放者杯中占据主导地位,但这更多地与经济有关,而不是战术优越性。
在阿根廷,必要性与根植于辩论和讨论的文化相结合,孕育了一代新的教练,他们愿意接受自己,并且有能力适应各种情况。这可能不是任何人都会选择的比喻,但蟑螂的比喻感觉很贴切。
信息参考来源:The Guardian
文:Jonathan Wilson
译:足球没有小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