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当年——如何评价2004-05赛季的AC米兰?
这是大概10年前在知乎上写的一个贴。有些事情可以常看常新,希望你喜欢~
2004-05赛季的米兰如何评价?我想对单个赛季而言,需要评价的无非是阵容、成绩这2项硬指标,以及人们(主要是支持者,如果你是黑,那么任何赛季的任何阶段都可以黑)对以上指标的感受。
一、阵容:
2004-05赛季,我刚刚来到北京,一切都是那么的令人期待。一如这支球队当年的阵容:
乃们仔细看一下这个阵容吧。我个人觉得,这绝对是21世纪以来阵容最为豪华的米兰。也很可能是整个21世纪阵容最为豪华的米兰……(衰)
在那个刚刚结束了“创历史纪录”得分的意甲联赛冠军的赛季之后,安切洛蒂的球队继续得到了若干位置的补强,例如克雷斯波
防线: 门将:迪达(50场0球)——菲奥里(0场0球) 评价:额,基本上是迪达一个人的事儿了,菲大叔米兰生涯将近10年正式出场仅1次(维基数据)但愿是个错误……
左后卫:马尔蒂尼(41场1球)——潘卡罗(21场1球)——塞尔吉尼奥
评价:主力除了内斯塔全部年过30,是当年的一个典故,可是你们还没看见替补上的科斯塔库塔呢。但除了年龄这个诟病,这条后防线几乎是无可指摘的,连曾经担任克罗地亚国家队
注意当年的马队依然是左后卫打得较多,而老卡福并没有什么给力的常规替补。在赛鸟——卡福两翼齐飞的情况下,米兰的场面不要太美。而作为1个赛季之前阿尔贝蒂尼的交换,潘卡罗也在这个赛季焕发了第二春,并藉此续约了1个赛季。
然而实战中,这支米兰的防守并不太让人放心,联赛中经常出现输给墨西拿、博洛尼亚和锡耶纳等小球队的情况——尤其是博洛尼亚,这个队简直是我毛克星。而除了阴沟翻船,欧冠上的硬仗经常顶不住,也是值得一提的问题(这个后面详细说)
中场: 后腰:皮尔洛
评价:主力中场是米兰21世纪最强应当无悬念,这也是2003-2007这个黄金周期里米兰最有价值的架构。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赛季的卡卡几乎是全勤的,出场次数甚至超过了迪达,2007年金球赛季也不过出场48次。而且安帅当年就是把他当成前锋使,这也大大增加了科斯塔和皮尔洛在场上共存的场面(更逗的是有时候科斯塔会替换皮尔洛,打一打后腰的位置),如上图。
锋线: 前锋:舍甫琴科
评价:前有里瓦尔多
二、成绩:
欧冠亚军、意甲亚军,嗯……
前有联赛冠军,后有欧冠冠军,不得不说,这个赛季真的是,太让人失望了。如果说2003年的欧冠是个意外之喜,2007年的欧冠是卡卡一人之力的话,那么这个赛季的欧冠真的是唾手可得的囊中之物。而联赛方面,嗯,如果在与尤文直接对话落败后的最后3轮没有3连平,我会说这是一个积极的赛季。
总而言之,这个赛季从结果上看,米兰并没有获得“与实力相匹配的”什么荣誉。更何况,有了伊斯坦布尔的倒霉经历,尤其让人不想回忆。
但是,这里必须要说这个“但是”,我想,在我毛如今不如鸡的悲惨岁月里,答主哪怕只是写下这两个“亚军”,并确定“它们与米兰实际上是联系在一起的”的时候,就不得不说,这真是个不错的赛季啊!
欧冠方面: 小组赛对垒巴萨,主客场1胜1负,彼时小罗麾下的球队在欧洲是什么概念大家心里有数,而米兰凭借舍瓦的2个进球,甚至在这个系列赛里凭借“客场进球”占得上风。而在小组赛积分方面,米兰也是领先巴萨3分优势争得小组头名。
淘汰赛对曼联,克雷斯波的2个1比0 ,实际上为2年后米兰圣西罗大雨中3比0击溃曼联埋下了伏笔。这样明显的心理优势,真不知道何时才会再来。
1/4决赛对大国际,当时我记得自己的感受就是完全没有压力。实际上也如此,舍瓦的德比杀手本色尽显,而斯塔姆也打入了这个赛季的唯一进球,米兰两回合3-0过关。别忘了,彼时的国际拥有鼎盛时期的阿德里亚诺,他可是当时实况里最为bug的存在。
半决赛对埃因霍温,主场2-0客场1-3,是比2003年更加艰险的结果(客场2球落后,是安布罗西尼打中锋补时破门,然后科库又顽强打进1球,真是不能再刺激!)
决赛,马队1分钟就破门,克雷斯波连入2球,米兰几乎对冠军手拿把攥,后来……额。
联赛方面: 舍瓦依然是最大的进球保障,在不同的时期,西多夫、皮尔洛和卡卡也有着相当不俗的表现。但米兰对强队的战绩已不如前2个赛季完美,对罗马1胜1平、对国际米兰1胜1平、对尤文1平1负的表现,尤其是联赛倒数第4轮0-1不敌尤文,几乎就宣告了联赛卫冕的失败。
很难想象,一支阵容如此扎实的球队会在整个黄金期(2002-07)当中只拿了一次联赛冠军。而且从这个赛季开始,安切洛蒂就养成了一个坏毛病:舍联赛保欧冠,对尤文失利后的联赛最后的3连平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结果……嗯,你懂的。
三、感受
在知乎上待久了,经常会遇到“怎样评价”的问题,偶尔会看到一两个理性客观的答案被顶上来,但更多的时候是抖机灵的答案和各说各话的“不那么客观”的答案在被人各种点赞。嗯,那我也主观一把,直接说说这个赛季,给我带来的一些感受。
首先,这是一个成功的赛季,虽然没有冠军,但该拿下的比赛都拿下了(除了欧冠决赛),该露的脸也露了。很多老将,包括卡福、潘卡罗、斯塔姆等人,都在米兰获得了相当不错的出场机会和表现。而在这个赛季之后的2005-06赛季开始,随着吉拉迪诺
其次,这其实并不是一个让人难以接受的赛季。更多的人把眼光盯在了对尤文和利物浦的两场败仗上,认为米兰太过神经刀,无法理喻。其实我想说的是出来混不能什么都要,在连续赢得欧冠和联赛冠军的时候,人们当然会忽视这支球队的诸多弊端,而对于老将居多的球队,拿下该拿下的,硬仗不太稳定,实属正常。虽然伊斯坦布尔的下半场和随后发生的一切实在让人太过错愕,但其实之前对埃因霍温、莱切和巴勒莫,连续数场比赛都发生了下半场丢球超过2个的情况。安切洛蒂
第三,在舍瓦和卡卡共存的年代里,米兰唯一荣誉仅是2004年的意甲冠军。实际上二人是十分相似的战术效果,并没有获得加成,(当然也没有互相削弱)。在本来已经有“4个10号”共存的情况下,安切洛蒂的办法并非“卡卡代替鲁伊科斯塔”那么简单——他不断调试阵容,希望可以把安布、加图索和一个组织型后腰都融入进来。也就是说,在舍瓦、卡卡都在的情况下,安切洛蒂已经意识到中后场的防守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而为了漂亮起见,上面那张欧冠决赛首发图,才是大家心目中的理想阵容。“4个10号”的踢法,在2003年尚且有效,但随后威力逐年下滑,唯一的解释就是,米兰的后防老化,但中场并没有足够的兵力来填补或弥补这个逐渐变得无法收拾的窟窿。而上图这个阵型的本质,与2007年欧冠抡元的圣诞树别无二致。
第四,补充上一条,其实“卡卡舍瓦
最后,能有这样的一个不错的赛季,作为米兰球迷,其实已经真的很知足了。看看现在,真的很难讲,什么时候会再遇到一个和“2004-05赛季”相类似的赛季,呵。
谨以此文,祭奠那个在欧冠与联赛冠军之中纠结的时代和许多个日夜,以及我们这代人自己的青春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