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兴十问中国女足:希望女足能够直面血淋淋的现实
火车驶向雲外梦安魂于九霄
8月4日,体坛周报记者马德兴撰文指出了中国女足在本届世界杯征途中存有争议的内容并发表了个人看法,他也表示:“更希望中国女足能够首先直面血淋淋的现实”。
马德兴提出的的十个问题
1、为什么整体备战虎头蛇尾?
马德兴表示,女足在世界杯前有很长的集训时间,在欧洲与高水平的国字号、俱乐部队伍甚至U15男足打热身赛的效果肯定要优于在国内封闭集训。选择与俄罗斯女足连赛两场的热身赛安排也显得很虎头蛇尾。不过这其中也存在着教练组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更高的管理层无力落实的可能。
2、为什么高质量热身这么少?
马德兴认为,2022年所存在的客观原因确实会影响女足的备战,但是这更需要女足在2023年通过更多的热身赛来弥补之前的缺失。以开赛前一年为界,中国女足一年内所参加的高水平热身赛是最少的,总共11场国际A级赛,而同组的海地女足为12场、丹麦女足为14场、种子队英格兰则为19场。只有不断地和高手交锋,才能让队伍找到感觉并找出应对良策。
3、为什么最后八周只练不赛?
马德兴质疑道,女足在开赛前的八周里除训练外,偶尔只和青少年男足梯队热身,这样的封闭集训效果甚微。反观2001年龄段国奥队在克罗地亚的拉练,球队尽可能地与克罗地亚联赛中的球队进行高强度的热身赛,这很好地解决了球队在前两年缺乏热身赛的问题。
4、为什么体能状态仍不理想?
马德兴表示,世界杯前中国女足有八周时间进行准备,按说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体能储备。但在三场世界杯小组赛中未能显现出体能储备方面的优势,都是在60分钟、65分钟后体能呈现明显下降之势。
5、为什么不赴欧看海外球员?
马德兴写道,步入2023年,水庆霞指导前往海外考察中国女足的留洋球员,似乎不再是一件难事。过去一个赛季中,中国女足先后有13名球员奔赴海外效力,遍及欧洲、美洲与澳洲。不过,水指导在接受采访时曾直言:“无法了解这些海外球员的情况,渠道有限”。马德兴指出:“中国女足在今年2月份与4月份两次赴欧进行拉练,在拉练结束后缘何不能继续滞留欧洲一小段时间,奔赴球员们的所在地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情况?”
“在这方面,日本女足主帅池田太从去年亚洲杯兵败后,除了率日本女足不断出访欧洲热身外,曾多次前往欧洲与在海外效力的日本女足球员进行沟通,现场观看比赛,并与球员所在俱乐部的主教练进行交流。”
6、为什么不带一名中锋出征?
马德兴认为,本届女足世界杯,中国女足吃了不少身高的亏,第一场负于丹麦的比赛就是被对方替补登场的高中锋头球绝杀。而韩国女足身高1.82米的前锋朴恩善也在世界杯前被再次征召,她在对阵德国的比赛中改打中后卫,帮助球队守住了平局。但在中国女足队中,前锋的身材普遍不高,这使得中国女足在世界杯上很难有大的战术变化。所以,身高突出的内蒙古球员乌日古木拉的落选更让人感到遗憾。
7、为什么战丹麦不破釜沉舟?
马德兴写道:“在去年10月份分组抽签揭晓后,几乎所有人都明白首战丹麦队就是‘生死之战’,只有赢下对手、或者至少战平,中国队才有小组出线的希望,输掉就完全没有希望。”因此,在首战对阵丹麦时,中国女足更应该破釜沉舟。
8、为什么战英情报如此失败?
1-6的惨败,一方面是硬实力的差异,另一方面是赛前的情报出了问题。马德兴写道:“原本硬实力就不足,再加上对手的战术部署方面完全打乱了中国队赛前的预设,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进一步放大了双方的差距!”本场比赛中,由于沃尔什的缺阵,英格兰女足从433转为了3421的新体系,这让中国女足猝不及防,在比赛中“完全对不上点”。
9、为什么助手没有发挥作用?
马德兴表示,球队在守门员位置上的选择值得商榷,而这正是守门员教练的职责。对阵丹麦和英格兰的比赛中,徐欢和朱钰的表现都引发了外界的争议。或许,中国女足也应该适当地将教练班子更换升级。
10、为什么不主张水庆霞下课?
马德兴直言:“中国女足这些年来每况愈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频繁换帅,而且每次主教练的更迭都会引发球队动荡,世界女子足坛中更没有一支国家队的换帅频率可以和中国女足相比。所以想要有发展,首先就需要稳定。”他还指出,目前也很难找到比水指导更合适的人选了。
最后,马德兴也写道:“在中国女足面临失败之时,我无意落井下石,更无意冒犯主教练水庆霞和她的团队以及姑娘们,而是更希望中国女足能够首先直面血淋淋的现实,找出根源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令中国女足国家队能够更有战斗力,不枉费千万球迷和社会各界对中国女足的热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