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中国男篮的这个国家“年仅12岁”,也曾饱经战火

8月28日,在男篮世界杯小组赛第二轮的比赛中,中国男篮以69-89的比分不敌南苏丹,遭遇小组赛两连败,直通巴黎奥运会形势已经岌岌可危。
作为小组中的第四档球队,神秘之师南苏丹用他们抽风一般神准的三分和惊人的身体天赋给中国队上了一课,或许对于很多人来说,南苏丹是哪个大洲的,在哪个位置恐怕能准确说出的人都不算多。
毕竟要知道,这个国家才“年仅12岁”......
南苏丹的前世今生
既然南苏丹的国名叫南苏丹,那么自然而然也就有北苏丹。
“北苏丹”就是指的苏丹共和国,南苏丹在历史上和北苏丹的领土被埃及的阿里王朝占据,随后英国殖民者入侵,成为了英国埃及共管苏丹。
著名的“搅屎棍”带英又发挥了其特性,原本他们希望统合南苏丹和乌干达成立一个新的联合国家,但1947年的朱巴会议上,最终各方决定统合南北苏丹。
需要指出的是,北苏丹主要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含米特人种,而南苏丹则是信仰基督教为主的黑人。历史上英国殖民者也基本把两个地方视为独立的殖民地,为后来的分裂埋下伏笔。
1955年到1972年苏丹进行了长达17年的第一次内战,其主要爆发原因在于当初统合苏丹时,是在没有与少数南方领导人协商的情况下采取的,此外,英国殖民政府在去殖民化过程中偏袒北方精英,在向独立过渡期间授予他们大部分政治权力。
苏丹南部地区要求代表权和更多的区域自治,在第一次内战将近17年的时间里,有50万人丧生。
1972年签署的《亚的斯亚贝巴协定》给予南苏丹地区有限度的自治权,内战一时终结。
但好景不长,1983年苏丹总统尼梅瑞宣布在全国实施伊斯兰律法,引起南方的不满,南方反抗军苏丹人民解放军起对抗政府,第二次苏丹内战爆发。这场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平民死亡人数为最多的一场战争,大约有190万名南苏丹平民死亡,以及超过400万人被迫离开家园。
1970年代末,苏丹南部发现石油,此后北方政府企图控制南方石油,导致南北关系恶化,北方对石油的欲望成为后来取消南方自治的重要诱因。
在战争持续了21年之久后,2005年1月9日,南北双方签署《全面和平协议》,结束长达21年的内战。协定赋予南方自治权,北方实施的伊斯兰律法在南方不适用,并于2011年1月9日举行决定是否独立的公民投票。
2011年举行南苏丹独立公民投票。2011年1月30日公布的初步计票结果显示,98.83%参加公投的人支持独立。独立后的国名定为南苏丹共和国。同年7月9日苏丹总统宣布正式承认南苏丹共和国,南苏丹正式成为非洲的第54个国家。
南苏丹位置
在南苏丹独立当天,中国政府与南苏丹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独立不代表太平
南苏丹独立后,其中一个面临的挑战是政治不团结。总统、副总统、议长分别来自丁卡族、巴里族、努尔族三大族群,独立当日,原南方自治政府主席基尔签署《南苏丹过渡期宪法》,宣誓就任南苏丹共和国首任总统。
但该宪法给予了总统很大权力,包括解雇州长和委任国会议员。
南苏丹副总统马查尔与整个内阁在2013年7月被总统基尔解散,马查尔宣布将挑战基尔的总统宝座。南苏丹政府军与叛军发生战斗,南苏丹内战爆发。
这场内战又造成了超过19万人直接死于内战冲突,加上间接致死人数两者合计约38万人,并有超过150万人逃到国外。
2018年9月,南苏丹总统基尔与马查尔签署和平协议,正式结束了为期五年的内战。恢复了马查尔副总统的职务。2019年2月,联合国秘书长驻南苏丹特别代表表示和平协议后,南苏丹的战斗已大幅减少。
2020年2月22日,吸纳了反对派的民族团结过渡政府成立,马查尔再就任第一副总统,内战可谓暂告一段落。
由于多年战乱,南苏丹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道路、水电、医疗卫生、教育等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严重缺失,商品基本依靠进口,价格高昂。国际社会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向南苏丹提供了大量援助。
南苏丹的石油产量占分裂前原苏丹石油出口总量的85%,石油是南苏丹的重要经济来源。
为什么说南苏丹人打篮球天赋异禀
在与中国男篮的比赛中,我们可以发现不少南苏丹球员都身高极高,且手长脚长,仿佛蜘蛛人一般存在。
南苏丹有一个民族叫做丁卡族,他们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巨人族,人均身高达到了恐怖的1米8。
而且从肤色上来说,丁卡族人称得上是世界上最黑的民族,黑的几乎看不清五官。
之所以丁卡族人很高,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的主业是养牛,他们养的奶牛叫安科列奶牛,这个奶牛也是世上最大的牛之一,平均身高更是在2.3米以上。
他们会将这种奶牛当做普通的食物来食用。奶牛所产的奶及肉都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而他们从小就不爱喝母乳,而是用牛乳代替,这样自然就会吸收更多的营养了。他们喝牛奶的时候并不会用桶,而是会直接趴在牛身子下饮用。当他们长大之后,依旧将牛奶当做普通的食物。当自己饿了或渴了都会喝上几口。
有意思的是,丁卡族还和中国有些地方一样,需要彩礼。丁卡族的彩礼是牛,决定彩礼的多少,也就是多少头牛,取决于女性的身高。例如女性185,给30头牛。女性190,则给50头牛。
甚至夸张的是,为了换更多的牛,有的家庭甚至在女性11到13岁如果身高不足170,直接处死。这种陋习直接导致丁卡族身高一直凌驾于周边其他部落。
曾经NBA身高最高的人马努特-波尔就是丁卡人,他的身高达到了2.31米,是NBA史上身高最高的球员之一。
战胜中国男篮的他们,都是战火中走出的球员吗?
就像曾经的叙利亚一样,南苏丹虽然同样饱经战乱,但他们的球员并非都是在本国的战火中艰难求生在打拼,并且他们的球员基本都是来自于美国和澳大利亚篮球体系的培养,加上原本南苏丹人与生俱来的身体天赋,有着不俗实力。
就像前文所说到的那样,连年的战乱让南苏丹产生了大量难民,这些难民逃往了世界各地。不仅是篮球,足球圈也是如此,熟悉西甲的朋友会知道曾经塞尔塔有一位名叫西斯托的悍将,他就是移民丹麦的南苏丹后裔。
在世预赛国足对阵澳大利亚的比赛中,澳大利亚球员马比尔让我们的后防线吃尽苦头,他也是来自南苏丹的难民后代。
同时,相比于中国男篮归化了李凯尔,南苏丹阵中实际上拥有四名归化球员。湖人前锋加布里埃尔、公牛控卫琼斯、凯尔特人球员沙约克以及前NBA球员马西昂,实际上都是归化球员,但名义上只有琼斯是归化球员。
这是因为国际篮联有一条特殊规定,如果一名球员在17岁后曾代表国家队参加国际篮联的正式比赛,即便他拥有其他国家的国籍,也不能代表该国出战国际比赛,但这个规定有个附加条款,如果球员换队符合国际篮球发展的最佳利益,国际篮联秘书长可以特批。
而南苏丹属于篮球发展中国家,非常符合国际篮联推广篮球运动的宗旨,所以南苏丹才获得了特事特办的待遇,不但可以归化琼斯这样的纯美国球员,还能将代表其他国家打过国际比赛的球员拉入阵中。
此次为南苏丹出战的球员中:
奥莫特,难民营出生,2岁时移居美国;
马杜特,南苏丹出生,澳大利亚长大;
卡利克-琼斯,归化球员;
马鲁阿奇,土生土长南苏丹人;
库安尼,南苏丹出生,9岁以难民身份移民澳大利亚;
沙约克,加拿大出生长大,苏丹移民之子;
阿库斯,南苏丹难民,6岁移民澳大利亚;
邓,南苏丹难民,13岁移民澳大利亚;
乔克,南苏丹难民,父亲、爷爷死于战争,9岁移民美国;
戴克,出生于埃塞俄比亚,6岁时移民澳大利亚;
加布里埃尔,南苏丹难民,少时移民美国;
巴,南苏丹难民,少时移居美国。
这些人或许在为南苏丹出战前,从未踏足过故土一步。但在前NBA球星洛尔-邓的努力下,这些南苏丹人或者南苏丹后裔,聚集在一起为南苏丹出战。
尽管由于糟糕的经济状况和条件,南苏丹国内甚至找不到一块室内篮球场,这些球员回到故土后发现他们只能在室外篮球场打球。甚至也没有自己的主场,他们在世预赛时的主场都是在中立场地完成的。
但就是这样一支球队,依然通过自己的天赋和努力,战胜了中国男篮拿到了队史的世界杯首胜。
或许这支球队无法在世界杯的赛场更进一步,但对于饱经风霜的南苏丹人民来说,篮球赛场的成功绝对是提升国家自豪感,减少各民族分歧的最好方式了。
就像曾经在NBA打拼的马努特-波尔,生涯大部分的薪水都捐给了祖国用来修建学校、医院、体育设施。如今的南苏丹篮协主席洛尔-邓也是如此,他自掏腰包送小球员出国接受培养,同时为南苏丹国内积极引进教练,修建各种体育设施,为自己的祖国出力。
尽管这些球员很少在南苏丹的土地上成长,这样一场对中国男篮的胜利,或许也只是一个开始,可对于那些经历了许多动乱的人来说,有的时候一场胜利,一场比赛就会是种下希望萌芽的时刻,对于一个新生国家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珍贵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