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联小将汉尼拔撞名食人魔?真相蕴藏着一段伟大的英雄史诗!

上官阳 上官阳

就在上周,曼联20岁小将汉尼拔-梅布里收获了红魔一线队处子球,当汉尼拔的名字出现在屏幕上时,相信大部分网友都会很自然地联想到经典影视IP《沉默的羔羊》(衍生作品《汉尼拔》等)中那个恐怖变态的食人恶魔形象——汉尼拔-莱克特(Hannibal Lecter),安东尼-霍普金斯和麦斯-米科尔森阴森狠辣的嗜血表演仿佛已经浮现在脑海。而效力于曼联的这位潜力之星,真的和那位全世界知名的大恶人有什么关系吗?

(图)汉尼拔-梅布里拥有突尼斯和法国的双重国籍

(图)汉尼拔的影视形象是很多人的童年噩梦

答案是否定的。虽然名字的拼写相同,但汉尼拔-梅布里大名的真正源起,来自于他的祖国突尼斯的历史英雄——北非古国迦太基的名将,被称作“战略之父”的汉尼拔-巴卡(Hannibal Barca)。

(图)汉尼拔-巴卡(Hannibal Barca,公元前247年—前183年),北非古国迦太基名将,军事家,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四大军事统帅之一(亚历山大大帝为首、汉尼拔、恺撒大帝、拿破仑)

被战火洗礼的童年和立志从军的抱负

汉尼拔-巴卡出生于公元前247年,他的父亲是迦太基将领和政治家哈米尔卡-巴卡。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哈米卡尔的三个儿子均成为一代名将,其中长子汉尼拔无疑成就最高,名声最大,而汉尼拔的童年时期,正值第一次布匿战争。

布匿战争是发生在当时地中海世界两大豪强罗马共和国和迦太基共和国之间的战争总称,两国为争夺地中海沿岸霸权共进行了三次大战,其中第一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64年—前241年)主要是在地中海上的海战。双方一开始在西西里岛交战,接着罗马进攻迦太基本土,迦太基人未能抵御住罗马大军的攻势,这场持续了23年的战争以迦太基失败,割让西西里岛并向罗马赔款求和而告终。

(图)布匿战争期间的地中海形势图

然而,贪得无厌的罗马奴隶主与贵族并不满足,他们收下土地和赔款后,马上又违约以武力夺取了迦太基的科西嘉岛和撒丁岛,继而又入侵西班牙。这些步步紧逼的挑衅最终惹恼了迦太基的元老大臣,为改变现状,哈米尔卡因此受命出兵伊比利亚半岛,此时的汉尼拔才9岁,他央求父亲带他一起上战场,父亲答应了,且命令他跪在祭坛前发誓:此生要与罗马誓不两立!自此,汉尼拔开始随父出征。

年轻的迦太基统帅打出军事生涯代表作

历经九年苦战后,哈米尔卡终于夺回西班牙被占的大半领土,军队也增加到十几万人。不料在后来一次作战中,哈米卡尔不幸阵亡,他的女婿哈斯德鲁巴继任统帅,没多久便与罗马人暂时讲和。公元前221年,哈斯德鲁巴外出打猎时,被一个替主人复仇的奴隶暗中杀害。至此,年仅26岁的汉尼拔被任命为迦太基驻西班牙军队的最高统帅。

史料记载:年轻的汉尼拔雄壮英俊,有着良好的军事和文化素养。加上父亲和姐夫的重点栽培,精通希腊、拉丁语言,于希腊战史深有研究。更难得的是,汉尼拔生活简朴,性格率直,不分官阶大小,经常会钻进军用帐篷中与士兵们睡在一起,由此深受将士爱戴。

话说罗马人听闻迦太基驻西班牙军队换了一位年轻统帅汉尼拔,便觉时机来了,于是率先发兵征服阿尔卑斯山以南的高卢,接着又强占迦太基领土萨贡托。

汉尼拔刚刚上任,了解到这些战报,不禁大怒,于是他率领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又轻松夺回了萨贡托。这下轮到罗马人愤怒了,他们马上派外交大臣向迦太基本国递交一份最后通牒,通牒要求迦太基必须让出萨贡托,并交出汉尼拔给罗马人处置,否则便要兵戎相见!此时迦太基上下对罗马人所作所为实在是积怨太深,因此对这份最后通牒也就不予理睬。罗马于是便在公元前218年春天,正式向迦太基宣战,第二次布匿战争随即爆发。

(图)第二次布匿战争是三次中最著名的战争

罗马军队的战略是这样:兵分两路,一路直趋西班牙,死死咬住汉尼拔的主力部队,使其难以回援;另一路作为主力,直指北非迦太基本土,趁其兵微将寡,一举歼灭之!

再说汉尼拔,自他收复萨贡托后,便开始分析与罗马的下一步交战计划,他深知:狭路相逢勇者胜,若是一味防守,必然会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但要正面对付罗马人的两路交锋,却还不如杀出一支奇兵,直取敌人老巢——意大利!但经过第一次布匿战争后,迦太基海上实力已远不如罗马的强大海军,若是偷袭不成,势必要全面落败。眼下便只有一条路可行,那就是:翻越阿尔卑斯山,从陆地向整个意大利半岛突击。但这却是个九死一生的计划!

大目标确定后,汉尼拔立即调兵遣将。他命弟弟指挥一路军队,抗击进犯西班牙的罗马军,另派两万军队快速赶回北非本土迦太基,阻击罗马人的进攻。调遣完毕,汉尼拔自率9万步兵,1.2万骑兵和37头战象顺利越过比利牛斯山,渡过埃布罗河,在公元前218年9月进至阿尔卑斯山脚下。

阿尔卑斯山是一座令世人望而生畏的山脉,这里山峰高耸入云,山顶常年积雪覆盖,山风呼啸盘旋,山上道路稀少且陡峭难行。然而汉尼拔没有退却,他亲自带队冒着风雪继续前行,历经30天时间终于翻过了险恶的阿尔卑斯山。可是,他率领的部队非战斗力减员也是相当悲惨,在汉尼拔率军行至北意大利的波河流域时,全军就只剩下2万步兵、6千骑兵和一头战象了。幸运的是,曾被罗马人征服的高卢人听说汉尼拔率军来到时,立刻便与他联合起来,为汉尼拔补充了2.5万精壮士兵,并提供大量生活物资,使汉尼拔快速恢复了元气。

(图)汉尼拔率军翻越阿尔卑斯山

汉尼拔犹如神兵天降般出现在北意大利,大出罗马人意料之外,罗马顿时慌作一团,执政官只得召回进攻迦太基与西班牙的两路大军,以全力回防保卫罗马本土。其中进犯西班牙的罗马统帅是西皮阿,他接到撤军令后,自作聪明地亲率两个兵团日夜兼程杀回波河流域,不料却被汉尼拔半路埋伏的骑兵击败,西皮阿本人负伤逃跑。这之后,汉尼拔与罗马军队多次在波河一带交锋,虽说互有胜败,可汉尼拔利用险要地势,采取先防后攻加伏击的策略,往往使罗马军队损失惨重。波河会战的胜利,终于敲开了北意大利的大门,汉尼拔的下一个目标便是向着意大利的腹地大步前进!

意大利是一条狭长的半岛,北部连接欧洲大陆,南端伸入地中海,可想而知进入其腹地的道路将会是怎样的凶险难行!当意大利元老院洞悉到汉尼拔的计划后,马上指派两位执政官亲率重兵守住进入腹地的两条主干线,不料汉尼拔偏偏选择了距离罗马最短、最为险峻的一条路线,即波诺尼亚直趋皮斯托利亚,这在罗马人看来是一条根本走不通的道路。可汉尼拔却以无比的坚强毅力,指挥着军队在充满毒气的沼泽地中行走了4天3夜,当时人员、马匹和战象死伤枕籍,就连汉尼拔的一只眼睛都差点被沼泽地中的毒气熏瞎,所幸他还是克服了强大的困难,走出困境,如此一来,意大利中部门户也向他敞开起来!

消息传出,整个意大利立刻犹如一锅极度恐慌的沸腾开水,上下翻滚起来。执政官震怒下令:加派重兵前往意大利中部地区,对正在向罗马进军的迦太基统帅汉尼拔-巴卡进行围追堵截。而此时的汉尼拔刚行至特拉西梅诺湖,并停止了向前进军的脚步。难道说他竟不知危险正在向他悄悄逼近吗?

原来,特拉西梅诺湖地形十分险要,从这里进攻罗马只有一条道路可以通行,这条道路是从特湖北岸穿行,路北有一片谷地,谷口周围是陡峭的大山。汉尼拔是看中了特拉西梅诺湖这种利于伏击战的险要地形,将军队四下里秘密布置一番,决定给尾追之敌一次沉重的打击!

(图)汉尼拔渡过罗讷河

再说那位心急如焚的罗马执政官佛拉米亚,指挥着四个军团三万多人,正不分日夜急急尾追汉尼拔而来,于公元前217年6月21日拂晓时分终于赶到特拉西梅诺湖,但由于晨雾弥漫在湖面与四周,罗马前哨根本没有发现迦太基军一兵一卒。佛拉米亚一时大意,竟号令三军继续追击,并冲进了谷口。哪里想到自己所要追击的军队,此刻在四周山林间,正冷静地看着他一步步进入布置好的埋伏圈里!待罗马人全部进入谷地后,汉尼拔一声号令,迦太基军立时三面出击,空谷顿时喊杀连天,冲向敌人。佛拉米亚见状心知中计,但却晚矣!疲乏饥饿的三万罗马军面对四下强敌,顿时自相残踏,犹如一窝乱蜂,不消三个小时,汉尼拔军胜利结束战斗,此一战:佛拉米亚阵亡,罗马军死亡1.5万多人,余者束手就擒。

特拉梅希诺湖大捷,使迦太基部队通向罗马的大道更加平坦宽阔。同时也令罗马元老院更加惊慌失措,他们推举法比为领袖,号召罗马全城紧急动员参军,甚至都拉上了许多老年人披挂上阵守城。但不知出于何种原因,汉尼拔却没有继续向罗马进军,或许他认为自己劳师袭远,面对古老而庄严的罗马古城,攻取它实在是有些困难。于是他率军绕开正路,东进亚得里亚海沿岸,一路瓦解和分化沿途的城邦脱离罗马的联盟,不断打击罗马的外围实力。

绝境反击极限操作威震罗马

自法比担任罗马统帅后,他看到汉尼拔虽然攻势甚猛,却是孤军深入,缺乏后援,难以久持,针对这一点,他制定出使他闻名史册的拖延战略,即率军紧紧尾随汉尼拔,却又不与他交战,使他不敢尽力攻取前方城镇,从而达到欲战不得、欲胜不能,慢慢耗尽自身力量,最终像燃尽灯芯的蜡烛一样,自我熄灭在意大利半岛境内。这一招固然狠辣稳妥,然而令法比没有想到的后果却是格外严重。汉尼拔见罗马军只是尾随而不交战,便率军在意大利境内开始东西南北任意驰骋,如入无人之境,使那些四周的罗马城邦惶惶不安,他们纷纷指责法比就是个“懦夫!”法比因民愤太大,不得不在卡西努姆城利用一次险要地势对汉尼拔发动一次大规模伏击。

话说这一日,汉尼拔部队大大咧咧行军至此,一时疏忽竟一头撞进卡西努姆城四面的山谷埋伏圈中,待他反应过来时,谷口已被法比军堵住。汉尼拔向四外望去,冷深深尽是不可攀登的山崖绝壁,而且山崖隘口都有重兵守卫,这里简直就是绝境,汉尼拔及全军顿时傻了,莫名的恐惧一时笼罩在每个人的心中。

人常说:情急生智!汉尼拔之所以被称为远古一位优秀的统帅,正是因他每次身处险境时总能表现出超人的大智大勇,这次当然也不例外!冷静思考过后,汉尼拔见法比没有急于发动进攻,便命部下不要慌乱,暂时原地待命。等夜幕降临时,悄悄吩咐士兵们熄灭掉营内灯火,并将军中牛的牛角上绑上树枝扎成火把,然后由一队勇敢的年轻士兵们在后驱赶牛群,向法比与隘口之间的山崖地带行去,快要到达目的地时,士兵们依次点燃牛角上的火把,并在后面用力驱赶,头顶熊熊烈焰的牛群顿时凶猛地向着山崖冲去,然后跌倒,再跳起。位于山谷四周的罗马将军们全都以为那些火光正是汉尼拔要强攻山崖的最后一搏,起初法比怀疑到这有可能是汉尼拔的计谋,却无法约束那些跃跃欲试,要建不世之功的将领求战,时间一长,隘口的罗马士兵们纷纷举步杀向山崖火光之处,并呐喊着抓住汉尼拔。

黑夜中的汉尼拔早就期待这一时刻,他见隘口的罗马士兵们已经奔向山崖火光处,于是拉起一支敢死队拼命向对方的隘口杀了过去,并且轻松占领要地,随后他用军号发出信号,召唤大部队速速突围,最终率领全军冲出法比的埋伏圈,继续游走意大利境内,四处袭扰,后与罗马新换统帅瓦罗会战于坎尼,仅以6000人的代价,换取击毙包括罗马指挥官、执政官等7万人的辉煌胜利!

(图)骑兵和战象是迦太基人的作战法宝

一代名将行至暮年走向没落

然而坎尼会战后,汉尼拔的好运开始渐渐消逝。原因是罗马启用了他的劲敌费边为统帅,继续实行令汉尼拔头疼的拖延战略。另外,汉尼拔后援也因迦太基内部矛盾无法解决,本身还要分兵驻守占领的罗马城邦,如此一来,汉尼拔顿时感觉力量已严重不足,只好似一个“钉子户”般牢牢守住南部一隅,等待战机。

不想三四年过后,罗马人竟再次复兴起来,他们快速建起一支25万人的精良部队,分出两支部队出击西西里岛和西班牙,然后开始合力反攻北非迦太基。而此时的汉尼拔对于尾随不战的敌人也已身心俱疲,曾经投降的城邦又纷纷转向罗马,汉尼拔孤立无援,只好向驻守西班牙的弟弟写信发兵求助,然而消息泄露,弟弟率军赶来时竟遭遇罗马军队的埋伏,全军覆没。

这时期迦太基的本土形势也是不妙,因久无战事,迦太基防守松懈,罗马军趁此机会突袭而至,无奈迦太基只能急招汉尼拔回国。在扎马战役中,汉尼拔挡不住罗马铁骑的强大攻势首次落败,迦太基再次以巨款赔偿向罗马求和。而后因汉尼拔在内部权力斗争中,被指责招惹罗马而导致国家衰弱,差点被送上断头台,汉尼拔只得出走叙利亚。公元前192年,罗马击败叙利亚,要求交出汉尼拔,这时汉尼拔只得再次逃亡,公元前183年,汉尼拔住所被复仇的罗马人团团围住,时年65岁的汉尼拔毫无回天之力,只得取出毒酒一饮而尽。一位古代继亚历山大大帝之后的杰出军事家就此而亡,而多次在汉尼拔手下体验到失败痛苦的罗马执政官闻讯后,竟叹惜地称之为“战略之父”。

(图)卢浮宫的汉尼拔雕像

结语

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囊括了整个地中海的罗马,在其扩张过程中,战胜了无数的对手。然而汉尼拔-巴卡却让罗马人心惊胆战、寝食难安,视他为“洪水猛兽”,但又尊称他为“战略之父”。作为迦太基古国著名的军政领袖,汉尼拔-巴卡也是西方世界四大军事统帅之一(另外三位分别是亚历山大大帝、凯撒大帝和拿破仑),因其在军事及外交活动上的突出表现,现今仍为许多军事学家所研究之重要军事战略家之一。时至今日,突尼斯人仍将迦太基视作文明遗产,这里曾经是迦太基的发源地和国家中枢,而汉尼拔-巴卡也是突尼斯人心目中永远的战神和英雄。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