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超第8轮阿森纳定位球分析
阿森纳VS曼城
一、进攻端角球
为方便展示阿森纳球员在角球情景中跑位的起点和最终目的地,这里对小禁区进行了区域划分。右侧主罚角球时区域的划分如下图,左侧主罚时则相反。实际的角球攻防过程是动态的,纸面上静态的区域可能不能完全与之匹配,且角球涉及狭小区域内多人数的移动以及开球落点的不确定性,以下示意图展示的都是阿森纳球员大致的移动路径,与实际情况并不完全相符。
(图)区域划分
(图)第8分钟
(图)第35分钟
(图)第49分钟
(图)第62分钟
(图)第76分钟
本场比赛本怀特回归干扰门将的角色。
上半场,或许是忌惮曼城的反击,攻击小禁区的人数为5人,这是本赛季阿森纳极为罕见的情况,而下半场则是回归常态,变为6个人。
小禁区前ABC,中DEF以及后GHI三个区域人数占据的分配情况与之前的比赛相似,必有一个区域有3个人,一个区域有2人以及一个1人区。本场比赛角球区域人数的分配情况一改常态,不主动寻求变化,均为前3人中2人,仅有的变化只是下半场由于进攻人数的增加而被动地变成了前3中2后1。
第8分钟时的角球没罚好,落点位于小禁区的外面。
具体球员的区域覆盖:莱斯、恩凯蒂亚(哈弗茨)和萨力巴覆盖BC区域,加布里埃尔和本怀特覆盖DE区域。下半场热苏斯回归进攻后点区域。本场比赛球员进攻的终点位置没有任何变化,这也与以往有着很大的不同。
(图)上半场
(图)换人后
上半场曼城小禁区内的区域防守结构为5人,下半场在换人后进行了调整变为6人。其余均为人盯人。
二、防守端角球
(图)第4和40分钟
(图)第65分钟
(图)第73分钟
曼城上半场短角球接应点为1人,下半场为2人。禁区内进攻点均为5人。
阿森纳和以往一样,小禁区中4人占BDEF区域,即本怀特B、莱斯D、加布里埃尔E以及萨力巴F。若日尼奥、厄德高、恩凯蒂亚和津琴科负责人盯人。
(图)1
(图)2
阿森纳小禁区中的后点区域存在空间可供曼城利用。人盯人的防守球员均无法兼顾球和绕后的曼城球员,且身体不占优势,开场的第一个角球主罚的落点就是后点,对位的球员是厄德高VS格瓦迪奥尔。但随后主罚的角球的落点均在门将附近,没有延续威胁。
三、进攻端任意球
(图)1
(图)2
(图)3
第30分钟,恩凯蒂亚、萨力巴、加布里埃尔和本怀特位于曼城越位线的后方,厄德高和特罗萨德采取了之前没有采用过的假晃迫使曼城的越位线后提,在防守球员想再次上提这个时间点时开出任意球。
其余攻防两端的任意球没有特殊变化暂不记录。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