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足协为什么将欧洲大本营设在德国的杜塞尔多夫?

日本足球在近些年取得的进步有目共睹,今年六月份以来的国际赛事豪取五连胜,狂轰22球,其中不乏分别以4-1的比分力克德国和加拿大的好戏,除去赢球的战果,森保一的球队所展现出的超强控制力,以及球员的技战术水平都令全世界球迷刮目相看。凭借坚持贯彻的先进足球理念和国内健全的青训培养体系,日本足球国家队的实力已经是亚洲独一档的存在,最直观的体现便是日本旅欧球员的数量多如牛毛,其中包括三笘薫、久保建英、伊东纯也等炙手可热的球星,五大联赛的顶级豪门中也可以见到日本球员的身影,比如阿森纳的富安健洋和利物浦的远藤航,他们完全可以征召一支全部由在欧洲踢球的球员组成的国家队。
其实,日本早已在足球层面积极推动“脱亚入欧”,为了更方便集结在欧洲俱乐部效力的国脚,日本足协在德国的杜塞尔多夫市设立了办事处,后在德国足协的协助下,办事处升级为训练基地。卡塔尔世界杯前的数场热身赛,日本队也是以杜塞尔多夫作为自己的主场。听上去,日本足球在欧洲已经有了自己的大本营。他们下一步的计划是推进日本队参加欧洲国家联赛。让国脚就近与欧洲强手过招,既能减少旅途、时差等负担,也能更频密地磨合队伍,同时还保证球员们在俱乐部的精力,一举多得,日本足协的算盘打得啪啪响。拥有雄厚人才基础的日本足球,早已不满足于亚洲区的荣誉,而将加入欧洲区的激烈竞争视为他们实现远大目标的关键步骤。
不是伦敦,不是巴黎,也不是慕尼黑或者法兰克福,而是德国城市杜塞尔多夫,日本足协为什么将欧洲大本营设立在了这里?这座人口仅有60万的城市与日本又有着怎样的渊源?
杜塞尔多夫城市概况
杜塞尔多夫(德语:Düsseldorf,英语:Dusseldorf),位于莱茵河畔,紧邻世界著名的鲁尔区,是欧洲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地区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首府,是德国广告、服装、展览业和通讯业的重要城市,欧洲物流中心城市。文化方面,杜塞尔多夫还是19世纪德国诗人海因里希-海涅的出生地。
杜塞尔多夫位于莱茵-鲁尔都会区核心地带,该都会区人口超过1100万。杜塞尔多夫有鲁尔区的“办公桌”之称,设在这里的钢材、钢管、钢铁、机械、化工和玻璃等工业企业享有世界声誉。杜塞尔多夫还是5家财富世界500强公司与几间德国DAX指数(德国重要的股票指数)公司总部的所在地。
德语中Dorf是“村庄”之意,因此有人戏称杜塞尔多夫是“欧洲最大的村庄”。这座位于德国西北部莱茵河畔的城市,原本只是个小渔村,随后依托莱茵河发展贸易,如今成为了世界著名的会展城市与德国西北部的经济中心。
杜塞尔多夫是德国远近闻名的旅游城市,旅游景地众多,分为老城和新城,其中老城古色古香,完整地保存有德国传统的民居建筑。德国以啤酒闻名,杜塞尔多夫的老城以啤酒馆闻名,在不到半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众多的啤酒馆、酒吧及各国风味的餐馆200多家,号称是欧洲餐馆、酒馆最密集的城市。游客可参观的旅游目的地包括国王大道、莱茵塔、奔阿特城堡、愉瑞格啤酒馆、美术馆等。杜塞尔多夫也是德国的时装之都,也是世界著名的时装城市,每年举行大型时装展览会和交易会。杜塞尔多夫又是有名的博览会城市,每年四季都举办各种行业的国际大型展览会。
杜塞尔多夫的日本情结
杜塞尔多夫拥有德国第一大、欧洲第二大日本社群,也是欧洲日裔移民第三多的城市(仅次于巴黎和伦敦),许多日本人在此聚集,甚至杜塞政府还专门为日本文化设了一个日本节(Japan Tag)。杜塞尔多夫日本节于2002年首次举办,此后每年与千叶县共同举办一次,是世界上最大的日本文化节庆。
杜塞街头随处可见日料店,日本机构及设施也十分完善,那么杜塞是怎样发展成为日本人集聚地的呢?
二战结束后,重工业日益成为各国的发展重点,作为战败国的日本更需要重新振兴国力。德国凭借关税同盟激活了鲁尔区,而杜塞尔多夫处在鲁尔区的交通第一要道,不仅离法国、比利时、荷兰都很近,也是当时德国钢铁机械等重工业的中心,这吸引了众多日本人前来。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公司在这里定居,包括大仓公司、三菱贸易公司和东京银行等。
杜塞尔多夫开始利用这种上升势头,积极收购日本公司。这种在国际商务领域促进经济发展的先锋作用一直持续到今天。就这样,杜塞尔多夫的日本人社群缓慢而稳定地发展。直到70年代中期,它取代汉堡成为德国第一大日本人聚集地。
2008年时,杜塞就给不到8000的日本人开设了一个专用生活区。这片区域内有日本人的幼儿园,美食商业街甚至连日本佛堂都有。
到了2016年,杜塞约生活着3万名日本人,成为除伦敦和巴黎外的欧洲第三大日本人生活区。据资料显示:有4125家大小日本公司在杜塞都有分部,涵盖了几乎所有可以贸易的产业,形成一整条从吃住行到工业机械一体化的运作。
除了商业和经济的吸引力外,杜塞尔多夫还创造了家庭友好的氛围,使日本公司更倾向于向杜塞尔多夫派遣员工,因为员工在那里有家的感觉。
20世纪70年代初,杜塞尔多夫的日本学校建设对日本文化的扎根至关重要。其他还包括日本俱乐部,总领事馆和许多餐馆购物设施。半个多世纪以来,这些基础设施一直保持动态增长,现在已经延伸到公共生活的所有领域。
杜塞尔多夫的日本人社区,又被称为“日本城”,惠光寺则是欧洲唯一的日式庙宇和园林,占地面积非常大,全院采用传统日式枯木山水的园林布局来展开,感觉如同置身于日本本土的神庙之中。惠光寺会不定期举办一些文化活动,同时也会开设日语或日式舞蹈等课程,传播日本文化。
卡瑟尔位于莱茵河畔,是杜塞尔多夫四个区的其中一个,是当地发展非常好的一个区域,也被人称作“富人区”。当地的日本人多居于这个区域,有不少日式餐厅,也能看到很多具有日本风情的的建筑。
杜塞尔多夫日本节在每年的五月或六月举行,游客可以体验丰富多彩的活动,届时莱茵河长廊将被改造成日本主题长廊。除了和服秀、日本市集和传统运动,在莱茵河畔聚集的卡通角色扮演(Cosplay)绝对是一大亮点,各类打扮成动漫或者游戏角色的大孩子们非常兴奋地沉浸在自己的二次元世界,也吸引了很多普通民众关注的目光,日本动漫文化对德国年轻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可见一斑。
日本节当天会在老城区的广场有各类日本文化特色的节目表演,或者一些博物馆的免费参观,但是最吸引人的还是晚上的焰火表演。焰火表演时间大约为25分钟,燃放的地点就在莱茵河畔的绿地上,人群则挤满了另外一边的河畔,还有附近的跨河大桥,据说每年观看的人数超过10万人,这个数字听起来没什么,但是杜塞尔多夫整个城市的人口也就60万人,这样一比较,不难看出日本人在德国进行形象推广的成功之处。
杜塞尔多夫和日本足球
根据德国《转会市场》上赛季的数据统计,日本旅欧球员多达451人,其中250人效力于德国联赛。更引人注意的是,日本球员已经无需靠赞助商的帮助,而是靠自身实力打动欧洲足球市场。
日本球员在德国很受欢迎,即便是二级的德乙联赛也有两位数的日本球员。根据现在的统计,德乙18个队中的7个队里有10个日本人,其中人数最多的就是杜塞尔多夫。
杜塞尔多夫阵中有三个日本人,分别是边后卫内野贵史、中前卫田中碧和阿佩尔坎普(全名“阿佩尔坎普-真大”)。内野贵史只有22岁,上个赛季从二队提拔到一队。田中碧目前已经引发了西汉姆联、法兰克福和富勒姆的追逐,理论上存在登陆五大联赛的可能。阿佩尔坎普是德日混血,俨然是球队中场的节拍器,代表一线队出场95次,已经有15球16次助攻的数据。22岁的阿佩尔坎普是德国国青队成员,未来也可以选择代表日本国家队出战。
综上所述,杜塞尔多夫就成了日本足球在欧洲驻扎的最佳选择。而对于日本足协来说,建立一个位于欧洲的永久训练基地并非突发奇想,而是已谋划超过十年。因为目前在欧洲效力的日本球员人数众多,而且都是各级国字号球队的中坚力量,所以设立欧洲办事处方便足协对球员状态进行考察。日本足协还向此处派驻职员,也会招募一些在德国居住的日本侨民,为旅欧国脚们提供“无时差”帮助。而且,这里还可以作为日本足协与欧洲各俱乐部的会谈场所,毕竟由于国脚征调问题,这两者需要经常接触。不单只是出于对球员身体状态的保障,日本足协此番在德国设立据点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球员进行心理疏导。完善的战略布局和细致的后勤保障让日本球员在赛场上的表现越来越出色,或许日本足球也离世界杯夺冠那个宏大的梦想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