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名要趁早?这些曼联球员告诉你:未必!

孔明空城专栏 孔明空城专栏

乌奈-西蒙无愧是西班牙国门,面对巴萨的攻击群毕尔巴鄂门将高接抵挡,将菲利克斯、坎塞洛、洛佩斯多人的威胁射门都拒之门外。直到比赛第80分钟,巴斯克雄狮都有可能在诺坎普拿走一分。

就在此时,风云突变。

反击中菲利克斯接到后场传球,看到刚登场的马克-吉乌跑位不错,葡萄牙人一脚直塞帮助小将吉乌形成单刀之势。

只见吉乌大步流星踏入禁区,面对出击封堵的乌奈-西蒙,红蓝小将哪有时间多想?电光火石之间,一脚推射令西蒙的封堵成为无用功,眼见皮球滚入网窝。

一边是抱头叹息的西班牙国门,一边是高举双手忘情庆祝的巴萨小将。

17岁,出场23秒,一举成名。都说关二爷温酒斩华雄快,可也快不过马克-吉乌的23秒定胜负。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但站在足球的角度看,这也未必。

巴萨一球成名天下知的少年英雄很多,而梅西只有一个。反而所谓的梅西二代能成功的寥寥无几,只希望马克-吉乌能稳定成长。巴萨的事儿不多聊,就我最了解的曼联队来说吧,其实也不缺乏出名很早但没有兑现天赋的球员。

01 92班遗珠

谁本该成为92班中最优秀的成员?

如果问曼彻斯特当地老球迷,答案可能是本-索恩利(Ben- Thornley)。我觉得这句话有点夸张,但确实体现出了索恩利年轻时的超群能力,他是夺取1991-92赛季青年足总杯冠军的曼联青年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92班)绝对首发。

在夺冠之路上,索恩利场场首发,而92班其他成员只是零星出场,年纪稍小的斯科尔斯和小内维尔甚至完全没机会上场。索恩利的主打位置是左边前卫(吉格斯此时已经去一线队了),但是他的利足是右脚,是一位非常超越时代的逆足边路突击手。速度快、技术好,创造力强,进入一线队绝对是吉格斯主力位置的有力竞争者。

弗爵爷也确实是这么盘算的,因为吉格斯的伤病,老爵爷打算在1994年4月10日让索恩利在足总杯半决赛中出场,在那之前,索恩利在预备队对阵布莱克本的预备队比赛中登场保持状态,他在比赛中打进2球,可能是由于球风太炫酷,布莱克本29岁的后卫马克尔气急败坏,选择用飞铲把这位年轻天才撂倒,结果,这次犯规让索恩利的前十字韧带、内侧副韧带和肌腱全部断裂。至此,他失去了速度,不可限量的未来也随之暗淡。

02 “大空翼”折翼

23岁加盟曼联算不算“出名趁早”?

或许对于欧美球员来说,这并不算。但是对于亚洲球员来说,这绝对算得上。

毕竟昔日亚洲第一球星朴智星加盟曼联之时也已经24岁了,日本球星香川真司能在23岁成为红魔一员,其实已经非常不易,毕竟朴三肺场上职能相对比较“蓝领”,而“大空翼”新代言人香川可是标准的“进攻核心”。

2012年6月5日,曼联宣布香川真司加盟球队。日本球星是顶着德甲冠军的头衔北上曼市的,因此老爵爷对他格外重视,在英超联赛揭幕战中日本人就被委以重任首发打满全场,而在英超第2轮,香川就打入了曼联处子球,帮助红魔主场3-2击败富勒姆,可以说拿出了惊艳的发挥。

在第三轮他受伤休息两个月之后,日本人延续了自己的状态。2013年3月2日,英超28轮曼联主场迎战诺维奇的比赛中,香川真司上演了“大空翼”式的演出,他用机警跑位,接鲁尼与范佩西的助攻闲庭信步般打入3球,成为首位在英超联赛中上演帽子戏法的亚洲球员。该赛季,香川真司代表曼联在英超联赛20场比赛中出场打入6粒进球,帮助球队获得2012-13赛季英超联赛冠军,这也是香川真司代表球队连续第3年获得欧洲顶级联赛冠军。

后来他的故事我们也知道了,随着爵爷的退休,曼联的精气神消失,日本大空翼也折翼在了老特拉福德,尽管此后回归多特蒙德,但他却再也找不回那个最好的自己了。

03 国王董,中国球迷的意难平

我至今还记得看到董方卓加盟曼联时的心情,兴奋、迷幻、窒息。

2004年,弗爵爷以350万英镑的高价把19岁的董方卓带到英格兰,因为缺少劳工证只能去曼联的卫星俱乐部安特卫普。

在比利时的海港城市,董方卓完全发挥出了自己的天赋——身体素质爆棚,尤其是爆发力极强,还有这不俗的射门能力。“出名要趁早”这句话太适合他了,至少在中国是这样。

他也是继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宿茂臻和吴崇文之后,第三个踏进曼联训练营的中国球员,第一个正式加盟曼联的中国球员,如果能够在曼联一线队站稳脚跟,很多球迷可能会在梦里都笑醒。

在安特卫普,他确实是沿着这样的剧本开始了留洋之路,2004年4月11日,安特卫普队客场2-1击败色格拉布鲁日,董方卓在本场比赛中不但首次踢满全场,还在比赛中用头球为球队锁定胜局,为他征战比乙联赛开了个好头。

2005年7月,董方卓随曼联来到亚洲踢季前赛,在香港的比赛中,董方卓代表曼联替补出场,完成了在曼联的首秀,并且以一粒精彩的巧射上打开了自己的曼联进球账户。2004-2005赛季开始后,董方卓在安特卫普开始频繁进球,逐渐确立了锋线上无可替代的主力位置,中国小将打进了18个联赛进球,获得比乙联赛常规赛最佳射手,这是中国球员首次在欧洲联赛中获得金靴奖项,“国王董”的外号也不胫而走。

此后,董方卓有了为曼在正式比赛中出场的机会,并且也有了逐渐适应英超节奏、并且也在友谊赛中取得了进球,甚至还有了在欧冠亮相的机会,可是2008年2月忽然其来的伤病让这一切戛然而止,为了国家队世预赛、国奥队北京奥运会的任务,董方卓选择了保守治疗,错过了根治半月板和十字韧带的重伤的最佳时机。

因此奥运会结束后,董方卓没能完全康复,当时曼联锋线人才济济,便不会再给一名遭遇大伤的年轻球员太多机会了。

04 马凯达,成名太耀眼!

2009年4月5日,这一天属于意大利小将马凯达。

当时,曼联坐镇老特拉福德,但是红魔1-2落后阿斯顿维拉,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17岁的马凯达替补上演红魔处子秀,没想到这次成为了他职业生涯的巅峰演出。

当C罗扳平后,老爵爷又开始看表了,都知道这是曼联发起猛攻的信号。补时第3分钟,马凯达执行了老爵爷的“旨意”,他在禁区内磕球转身,兜射美妙弧线完成3-2绝杀,把电影中一球成名的故事搬到了现实之中。

6天后,马凯达的神迹还在继续,第二次代表曼联出战,仅仅出场46秒后意大利小将就把卡里克的远射挡入了桑德兰的网窝,又帮助曼联拿到了三分。他的两粒关键进球,为曼联最终压倒利物浦夺得英超冠军做出了独特贡献。

可惜,出道即巅峰的时间太短了,马凯达禁区内把握机会的能力确实强,甚至有些前辈因扎吉的风采,但作为前锋他的其余素质却有些平庸,甚至难堪大用。再加上伤病袭来,外租意甲、英超别队和德甲都以失败告终,他迅速黯淡下去,被曼联放弃。

今年10月7日,他完成了土超首球,他帮助安卡拉古库3-0完胜对手,马凯达不知道会不会想起当年他在老特拉福德的风驰电掣。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