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分析:桑德兰是如何通过战术布置战胜诺维奇的
英冠第14轮开始之前,桑德兰已经因种种因素遭遇了3连败,这次的主场作战将为主队带来优势。诺维奇也经历了4轮不胜,对于追求英冠附加赛名额的两队来讲,双方都非常希望拿下这场胜利,反弹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桑德兰的首发11人平均年龄比诺维奇队小4岁,仅为22.8岁,面对这支喜爱压迫,追求控球,特点鲜明的桑德兰队,诺维奇做出了相应的战术布置,下面我们来以赛后分析的视角重新回顾一下这场比赛
桑德兰vs诺维奇: 重要数据
比分: 3 - 1
控球率 (%): 63 - 37
传球: 576 - 342
射门: 17 - 9
预期进球(xG): 2.61 - 0.72
这场比赛战术博弈主要可以概括出以下四点
·桑德兰的积极逼抢
·诺维奇的被动逼抢
·桑德兰在清晰球队框架中的流畅性
·诺维奇被动的4-5-1
基础阵型
瓦格纳稍微对诺维奇的首发阵容进行了调整。新引入的福肖上场后实际站成了4-5-1的阵型,而采用了18岁小将费舍尔、法斯纳特和黄义助取代了斯塔西、埃尔南德斯和伊达的位置。
托尼-莫布雷只对桑德兰阵容做了一处调整,在保持稳固的4-1-4-1阵型基础上,因梅森·伯斯托表现不佳,换上了夏窗新引进的乌克兰前锋纳扎里·鲁辛,这也是他本人第一次在英格兰高级别联赛迎来首发。
尽管诺维奇对阵型进行了调整,但诺维奇还是在比赛过程中落位成了更加习惯的4-2-4阵型。非常令人出人意料,福肖与黄义助实际都出现在了伪九的位置,而萨拉仍与麦克莱恩搭档双中前卫,在比赛中全队都执行了大幅回撤的布置。
桑德兰在一开始就采取了非常积极前场的人盯人逼抢战术,实际上诺维奇队只有12号门将朗才是最自由的那个出球手。
贝灵厄姆与鲁辛作为桑德兰的前场主要逼抢手,负责限制对方后场的出球,而桑德兰的后腰和中前卫丹尼尔和埃克瓦则倾向于限制萨拉和麦克莱恩的发挥。
实际上诺维奇的后场出球体系应对桑德兰的逼抢并没有坚持短传寻找空位球员,诺维奇这名叫作朗(Long)的球员实际经常长传,他的传球成功率仅为48.9%,主队的安东尼·帕特森则做到了79的传球成功率,
这样做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为了利用桑德兰前场积极地人盯人留下的后场空档,来创造1V1的机会
虽然这种战术在面对桑德兰的侵略性压迫时是说得通的,但如果诺维奇频繁尝试这种战术,他们就几乎不可能发动控制力更强的进攻,这种策略有利有弊。
与主队的积极尝试不同,诺维奇在有球和无球的情况下都要依靠很大程度的运气来创造进攻机会。在拿球时,他们只能寄希望于球的落点好一点,队友接的稳一点;在无球时,他们就只能依靠对方的失误来发动反击。
当桑德兰取得领先后,长传就更不是创造机会的有效手段了。诺维奇在下半场的战术变化慢了。
在桑德兰的纵深推进中,球队的出球体系实际4-2-4-1的阵型,门将帕特森也在分担右中卫的出球压力,中卫奥尼安会移动到大禁区右边缘,球队暂时形成了三中卫,右边卫出球技术更好的休姆则选择了内收,搭配后腰埃克瓦形成了双后腰站位。
诺维奇在不多的几次高位逼抢尝试中效率低下,主队出色的出球体系并不容易犯错。但考虑到诺维奇能这样主动让桑德兰阵型后退,其实这样的画面在这场比赛中不多。
虽然诺维奇右边锋法斯纳赫特一直在尝试逼抢桑德兰边卫哈金斯,但诺维奇这样做,就明显使左路的弱点暴露给了对手,杰克·克拉克非常擅长利用空间冲击对手边卫。
由于乔纳森·罗和麦克莱恩的位置过深,实际不会给桑德兰造成什么出球压力。而诺维奇明星球员加布里埃尔·萨拉只能在休姆和奥尼恩的夹击间寻找机会,这两个桑德兰球员也并不好逼抢,所以,桑德兰经常能够在压力不大的情况下把球推进到前场。
在周六的比赛中,大部分时间桑德兰都在控球,而诺维奇则落位很深。
在做出战术变化之前,主队的基本阵型是 4-1-4-1,而诺维奇被压成煎饼的4-5-1 低位拦截则通常非常被动,拉开防守宽度后,往往只有边后卫和边锋的逼抢才有真正的强度。
桑德兰的固定阵型则变化多端,莫布雷的球员可以在一个清晰的战术轮廓中自由轮转。
休姆经常与埃克瓦组成双后腰辅助出球,而哈金斯会则成为前场进攻时的左靠边中卫,整体形成 3-2-4-1 阵型。
这些轮转让桑德兰在诺维奇五人中场其余的两侧拥有了明显的位置和人数优势,同时也打开了边路宽阔的传球通道,提高了边锋可及性。
福肖被迫与黄义助一起压迫桑德兰的双后腰,将贝灵汉姆留在了自己后场。而桑德兰在后场拥有 5V4 的防线人数优势。所以可以让自家边锋们拉边保持宽度,争取拿到与对手边卫一对一的机会,这是桑德兰边锋杰克·克拉克最擅长的突破方式。
频繁的位置互换让桑德兰的阵型非常灵活,休姆、奥尼安和哈金斯交替加入进攻,很容易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人数优势。
最值得注意的是,桑德兰队长奥尼安在这些轮转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经常偶尔会移动到右侧大禁区或半场或者更加靠前,有推进能力的中卫对于这样的布置来讲是绝配。
如果罗伯茨选择了拉开宽度,奥尼恩甚至会选择前插至中圈附近。但如果桑德兰右边锋罗伯茨选择内收,奥尼安可以前插到罗伯茨原本的位置。
除了流畅性之外,桑德兰在大部分情况下保持清晰球队整体的能力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当奥尼恩前插时,休姆将作为右中卫填补球队空位,中前卫丹·尼尔则随时准备在双后腰位置上支援后腰埃克瓦。
然而,考虑到诺维奇的逼抢性质以及自身阵型安排,在0比1落后的情况下,桑德兰还安排发动了6-7参与的过载进攻,这时埃克瓦则被安排在三后卫的位置上。
通常情况下,这是一种过于激进的做法,会影响桑德兰控球时的防守稳固性;但诺维奇的消极态度助长了这种做法,使主队在半场结束前创造了多次机会。
诺维奇的4-5-1阵型虽然保守,但其实某种程度上也是有效的,可以让本方后卫和边锋形成配合限制对手利用边路。
比如这时,在法斯纳赫特和罗封堵了桑德兰中卫向边锋的传球路线后,诺维奇后卫可以紧跟尼尔和贝林汉姆,在后场享有不小的人数优势。
桑德兰传给边后卫的传球会吸引诺维奇边锋逼抢,从而离开位置,这时麦克莱恩或最近的诺维奇中后卫会移动到有球侧的对手球员附近。
这种压迫会减少桑德兰球员的控球时间,从而增加迫使对手失误的可能性,并防止主队经常利用的前场过载。
虽然诺维奇最终还是调整了他们的压迫结构,麦克莱恩最后都去出任中后卫了,伊达和吉布森替补上场,形成了二前锋,但瓦格纳在最后时刻的变阵带有一种无奈而非主动调整策略的意味。
最终,诺维奇的控球效率低下,再加上被动的比赛方式,比赛结果让人大失所望。
全场最佳:克拉克
杰克-克拉克(Jack Clarke)在本场比赛中的表现堪称惊艳从他对诺维奇球员的顽强逼抢创造出第一和第三个进球,到他展示出惊人的带球推进能力,轻松晃过6名防守球员送出助攻,我们看到了他像星光一般闪耀的自信和能力。
克拉克再次展示了他强大的冲击力,并以一记漂亮的点球为他的最佳表现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克拉克的比赛数据如下,他在比赛中完成了 8/12 次过人,并创造了 5 次机会,预期进球值为 0.96(桑德兰的1/3),是桑德兰球员中最高的。
他的成功盘带次数在联赛中遥遥领先,紧随其后的是他的队友帕特里克-罗伯茨,桑德兰这对边锋真是捡到宝了。
莫布雷的队员们终于得到了回报,比赛结果反应了他们最近的表现,现在是时候在两场比赛之间好好休息休息,争取在圣诞节之前保持更好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