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TA:所谓的“曼联风格”究竟是什么?

吴文博ATZ 吴文博ATZ

来源:The Athletic
作者:Liam Tharme

近些年来,“足球哲学”已经成为最受人关注的足坛热词之一。

这个概念指的是俱乐部和球队教练必须对自己正在践行或渴望实现的明确比赛风格有清晰的认知。几乎所有欧洲俱乐部的足球理念都有些相同的关键词:强调控球,进攻为先,高位逼抢。

而曼联主教练滕哈赫本周说道:“我没法像阿贾克斯那样踢,现有的球员不同了,所以我带来了一些自己的理念,基于控球的理念。但我希望将其与曼联的DNA以及曼联球员的特点结合起来。”

这番话引发的质疑超出了应有的程度。其实足球这项运动是不断发展的,球员也会变,众多教练也会更换东家,就连利桑德罗·马丁内斯和安东尼也跟着滕哈赫从阿贾克斯转会去了曼联。而曼联队史最伟大主帅——弗格森曾经说过:“那些拽着各种抽象概念讨论足球的人总是会忽略一个事实,就是比赛是由一群有血有肉的球员踢的。”

阿贾克斯是一家在一个竞争级别相对没那么高的联赛中拥有顶级预算和顶级声望的俱乐部,所以他们选择统治比赛局面的风格也是顺理成章的。直至这个赛季,阿贾克斯的状态一落千丈,荷甲前11轮过后仅取得3场胜利(译注:阿贾克斯3-2瓦尔维克的比赛尚未完赛,12月6日补完)。

滕哈赫于2022年夏天正式入主曼联,成为自弗格森2013年退休以来的第6位正式主帅。从弗爵爷告别帅位至今,曼联再未夺得英超冠军,最好成绩是2次夺得亚军(17/18赛季和20/21赛季)。执教曼联的首个赛季,滕哈赫带队夺得联赛杯,结束了曼联长达6年的冠军荒。在滕哈赫接手曼联前后,曼联的ClubElo评分(根据球队过往的战绩评估其实力,也可用来预测未来表现)一度升至顶峰,然后回落至低谷。

滕哈赫以及他五位前任的失败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外界对于他提到的“曼联DNA”的质疑。那么这个所谓的“曼联DNA”到底指的是什么?

阿勒代斯曾经将“西汉姆风格”称作“沉重的负担”,按他的话讲:“没人能给出明确定义,但不论具体是什么意思,我都没能做到。”

斯科尔斯和迈克尔·欧文都曾经批评范加尔执教曼联时“没能遵循曼联的风格”。斯科尔斯说“曼联风格”就是“攻势足球和进球”。前曼联前锋约克也曾说穆里尼奥没能踢出“曼联风格”,他强调的则是“求胜欲和赢家心态”。

赢球才是,或者说曾经是“曼联风格”。最多的英超夺冠次数(20)和第二多的足总杯夺冠次数(12)都能证明这点。“曼联风格”从来都不是个战术概念的代称,也不是能轻松传授给青训学院的战术蓝图。这也能用来解释曼联在转会市场上效率过低的老大难问题,因为他们总是在没有明确需要球员特质的前提下寻找“赢家”。

2019年1月,曼联收获一波8连胜,林加德当时说索尔斯克亚带回了“曼联风格”。20/21赛季,索式曼联在先失球的情况下抢回31个联赛积分,其中在客场拿下28分,收获10个客场胜利。这组数据确实展现了曼联的韧性和天赋,但考虑到反败为胜毕竟不可能成为球队的常态,所以不应该大书特书这类数据。

从2020年2月到2021年9月,索式曼联取得一波29个客场不败,刷新了英格兰联赛纪录。期间曼联拿下10场平局和13场零封,他们场均进球不到2粒,但仅仅丢了20球。

弗爵爷大获成功的基础是他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能不断调整从而应对对手的战术,并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不断跟随时代进化,知道何时该引进新球员和淘汰“遗老”。

1-0小胜富勒姆是曼联此前曾多次达成过的获胜方式。曼联本场比赛的表现并不出色,射门数以12-18落后于对手,78.9%的传球成功率也是球队本赛季各项赛事合计的第二低,最后只是靠着B费补时阶段在禁区外的远射艰难获胜。

曼联很难撕开富勒姆相当难啃的4-4-2阵型,对边路人员做出了调整,但球队的中场竞争力严重不足。

滕哈赫选择让埃里克森出任单后腰,而富勒姆锋线上的两名攻击手靠得比较近。曼联被迫得从后卫线直接用长传向前推进,然后尝试控制下二点球,而他们最喜欢找的点是左路的加纳乔。比如下面这脚传球,奥纳纳直接开大脚,但没能联系上队友。

滕哈赫赛前表示:“同上赛季相比,我们本赛季的战术理念有所不同,我只是希望球队能踢得更直接一些。我也想要曼联从后场发起进攻,每场比赛都会尝试,包括曼市德比,但当你面对采取高位逼抢的对手时,直来直去的风格也是个不错的选项。”

富勒姆主教练马尔科·席尔瓦赞赏曼联的战术布置,并在中场休息时做了相应调整,更好地保护二点球,通过转换进攻创造得分机会。下面来看下半场的一个例子。

如下图所示,左后卫达洛是唯一一名站在中前卫位置上的曼联球员,而麦克托米奈已经前插了。埃里克森打算转移给加纳乔,但力度偏小,富勒姆右后卫卡斯塔涅完成拦截,然后传给发起此次反击的边锋哈里·威尔逊。

威尔逊在没有受到任何防守压力的情况下推进至前场,并分球给威廉——富勒姆此时形成了五打四的局面。威廉的倒三角传中被马奎尔和万-比萨卡联手拦挡,之后麦克托米奈大脚解围。

富勒姆本场比赛共计尝试18次射门,18次这一数据是他们今年在英超赛场的单场第三高——前两名是今年四月客战埃弗顿时的21次和上个月迎战谢菲联时的20次。席尔瓦让伊沃比和佩雷拉出任8号位,让帕利尼亚踢防守型中场,这个中场组合的踢法就是各个对手压制曼联的法宝。

席尔瓦的首选中场搭配是活力无限的里德和帕利尼亚。从上赛季首轮至今,这两名球员在49轮联赛中联袂首发多达36次。席尔瓦赛后透露:“我希望在对阵曼联时选择更侧重进攻的组合。我们很清楚双方的特点,已经预想到了这场比赛的大致特点。所以我们希望能在特定区域展现出更多的创造力,让佩雷拉和和伊沃比多出现在对方阵线间的空当区域,从而借助边路区域的三角站位创造机会。”

比起有球阶段,滕哈赫本赛季会更多地强调无球阶段要怎么踢。他经常热情地谈论曼联抢回球权方面的数据,而本场比赛,他们的重点逼抢目标是富勒姆的左脚将右中卫巴锡。热刺上个月就是用这招逼出了巴锡的两次失误,并利用这两次失误取得的进球2-0击败富勒姆。

看看下面这个例子,富勒姆开出球门球。霍伊伦颇具侵略性地压迫里姆,不给向前传球的机会,迫使他回传给莱诺。布鲁诺拉回中路切断给帕利尼亚的传球路线,但当莱诺传给巴锡后,他立即冲向巴锡,不给巴锡留下左侧的出球选择,逼迫他用不擅长的右脚处理球。

曼联在边路区域采取人盯人策略,只给巴锡留下长传选项,之后顺利夺回球权。

虽然曼联夺回球权方面做得不错,但他们由守转攻的首个决策始终无法令人满意。比如下面这个例子,曼联选择中等站位,布鲁诺贴住了帕利尼亚,准备压迫接到里姆横传的巴锡。

布鲁诺逼迫巴锡传球失误,替补登场的芒特得到球权并送出直塞,但没和加纳乔想到一起去。

滕哈赫赛后评价道:“我对球队的逼抢表现感到满意。富勒姆从后场向前推进做得很好,所以你永远不能让他们舒服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进攻。我们逼抢并拿下二点球的成绩很棒。”巴锡的传球路线图如下所示,其中三分之一都传丢了。

曼联攻击手——霍伊伦、拉什福德、布鲁诺和芒特都很适合高位逼抢的风格,前两人加速超快,后两人体能爆表。

滕哈赫难以搞定的问题是:曼联面对更擅长后场发起进攻的队伍时,比如热刺、曼城、布莱顿,采取高位逼抢反而会被轻松地打穿,而他们不断变化的四人防线严重缺乏回追速度。

由于曼联本赛季进攻糟糕(12粒联赛进球都没法跻身英超前十),高位逼抢带来的进攻收益并不能力压防守风险。换句话说,曼联没有先丢球再逆转的本钱。

滕哈赫想要移植自己习惯的绵密控球风格,但曼联的人员配置显然更适合防守反击和更加直接的进攻发起思路。自18/19赛季至今,只有萨拉赫(18)的反击进球比拉什福德(12)更多,也只有萨拉赫(8)的反击助攻数比布鲁诺(7)更多。

前曼联助教穆伦斯汀曾在接受教练之声采访时透露,弗爵爷曾说过:“当我看到曼联进攻时,我希望看到四种元素:速度、力量、穿透力和不可预测性。”

索尔斯克亚在曼联客场连续不败期间也曾经说过:“快速进攻的理念始终在曼联DNA中,我们会快速向前推进,阵中也有不少快马。”

从上赛季至今,曼联英超进球的平均进攻速度(球队平均每秒内向前推进几米)能高居联赛前五。而在相对更慢的后场发起进攻这方面,曼联的效率远低于“英超六强”中的其他球队;切尔西、热刺、曼城和阿森纳是英超进球平均进攻速度最慢的四支球队。

统计上赛季初至今的这段时间,曼联的175次快速进攻(定义为球队从本方半场起控球,至少一半的传球为向前传球,且最终形成射门或禁区内触球的进攻)为英超最多。

曼联防反更多的时候就是表现更好。最近两个赛季所有比赛合计,曼联至少完成5次快速进攻的比赛中胜率高达76.6%,快速进攻不超过4次的比赛中胜率仅为54.1%。曼联反击比例更高时的进球数、失球数和零封场次都要好得多。

球队当前的最大问题则是接下来的赛程。纸面上看,他们接下来两轮联赛是难度最小的比赛,分别是主场迎战卢顿和客场对阵埃弗顿。但这两场比赛都有翻车风险,因为曼联能得到的反击次数会少得多。

更重要的是,曼联还要准备对阵哥本哈根和加拉塔萨雷的欧冠小组赛,他们至少得赢下一场才能保留晋级淘汰赛的希望。

一旦止步欧冠小组赛,加上曼联现在已经落后英超领头羊曼城9分,仅存还较为现实的争冠目标就只剩足总杯了。这样的赛季处境怎么听都不像是“曼联风格”。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