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牛2023赛季回顾(1)—从22年中甲说起

zxhy zxhy

无论是庆幸还是不甘,青岛海牛时隔十年重返中超的2023赛季缓缓拉下帷幕。在低级别联赛“苟过”整个中国足球的金元时代,又“挺过”两年的疫情赛会制模式后,海牛的2023赛季显得格外特别。那么整个赛季中球队的引援性价比如何?教练团队的技战术安排是否合理?下赛季的前景又会怎样?

一切的一切,还是要先从2022年,青岛海牛在中甲强势冲超的那个赛季说起。

【边后卫之殇】

经历过2023赛季的我们已经知道,王建明与张卫两名边翼卫贡献出了堪称职业生涯最优异的表现。但是“超神”背后,比赛中一旦两人体能告罄,球队找不到合格的替补,结局就是被反手打爆,这就是是球队在边后卫/边翼卫位置上储备薄弱的证明。事实上,这一状况在2022年,就已经出现。而22年的窘境,又可以往前追溯到球队的“中能”时期。

是的,边后卫位置上无人可用,是困扰海牛多年的“老大难”问题。左边后卫上,早在2009年就加入球队的郭亮一直占据着主力位置。直到2016赛季降级到中乙后,海牛先后使用过李谋、李昱、王宗哲等人,效果只能说差强人意。

2021赛季,殷铁生入主球队,在王伯仁、胡明和李昱先后被弃用后,他的选择,是紧急租借而来的右脚球员薛亚楠。2022年,殷铁生旧部、左脚将张天龙来到球队,作为原计划中的左边后卫人选。

(图)在左边后卫位置上被“打爆”的张天龙,改打边中卫反而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至于结果,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张天龙被打爆,殷铁生一度被迫让沙一博客串左边后卫,张天龙拉回中路去踢中后卫,才勉强维持住了局面。

右边后卫上,在张外龙将左脚将邹正改造成右边后卫之前,无论是钱鼎、孙江山还是许景杰等人,一次又一次用“拙劣”的表现证明了自己不适合担任主力。

2014赛季,宋文杰被改造成右边后卫后表现十分出色,但转年就被挖走。在2017年李壮飞离队之后,2021年陈龙到来之前,朱晓健、陈博与张家欣等人也没能展现出“鹤立鸡群”的实力。而被殷铁生指导选中的陈龙,只能说,在中乙游刃有余,在中甲,还是被打爆。

(图)20年作为朱炯钦定引进的右边后卫张家欣始终没能进入殷铁生的法眼

而这,直接导致海牛提前排出了,安东尼奥最喜欢的三中卫体系。

【“安东尼奥体系”预演】

在本赛季球队主帅安东尼奥的各种“黑点”之中,“死抱3中卫体系不放”绝对可以称得上名列前茅。事实上,在2022赛季前半程,被打成“筛子”的边路让“万年4231”的殷铁生,也启用了三中卫体系。

(图)沙一博拉边,张天龙回到中路,张丰羽担任拖后中卫

沙一博、张丰羽与刘军帅,已经是彼时海牛阵中能拿出的手的全部后卫,更何况张丰羽自己的表现也十分“灾难”。这样的阵容,也使得海牛在22赛季第一阶段的表现难称优秀。

而将目光放到前场,以“事后诸葛亮”的眼光不难看出,海牛此时的前场人员搭配和战术打法也与安东尼奥的体系有相似之处。

海牛22赛季的双中场,姜宁与古拿,一攻一守,对应本赛季就是萨里奇与龙威/钟晋宝;边路的许嘉俊、郑龙与谢文能,在中甲层面也可以起到类似康瓜与塔贝克的“爆点”效果。

(图)谢文能在22赛季中甲联赛中的表现堪称“乱杀”

显然,去年的青岛海牛纸面实力在中甲确实可以称得上“一马平川”,奥努埃布在中甲的相对实力也远强于中超层面的福布斯/沙里奇,这套与安东尼奥不谋而合的的541体系,起码在进攻层面还是行之有效的。只是殷铁生略显保守的比赛风格,才使得海牛获胜的场次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多。

【强援加入,回归“四后卫”】

二次转会窗口,在迎来王建明、刘佳燊与徐洋的加入后,海牛后防线的实力终于达到了冲超球队的水准。而此时,殷铁生也放弃了临时发挥的三中卫体系,将刘佳燊与刘军帅固定为双中卫,徐洋和王建明担任左右边后卫,重回自己熟悉的4231。

(图)在升级了整条后防线后,殷铁生将阵型改回熟悉的“4231”

前场方面的变化则显得波澜不惊,随着赛季的深入,古拿与奥努埃布先后获得了不少休息机会,第三外援伊布拉辛·凯恩在前腰的位置上获得了更多的出场机会;右路,U21谢文能继续牢牢占据一个主力位置,左路,许嘉俊逐渐回归替补,郑龙则更多地进入首发。

(图)从主力到替补,许嘉俊的离队早已埋下伏笔

变阵过后,球队的磨合也逐渐成熟,我们再也看不到上半程那些令人迷惑的“整活”操作,海牛成为中甲联赛中名副其实的“无敌舰队”,于赛季末顺利冲超。

【小结】

2023赛季的总结,开篇却在讲22赛季的事情。花了这么多笔墨,只是想让大家了解,很多问题其实在一年之前,甚至多年以前就定下了基调。

五后卫的“提前演练”与中超新帅的选择,张卫、王建明的高光表现与球队在数年之间的引援方向,新赛季五名外援的引进,许嘉俊与胡明的取舍……一切的一切,早已有迹可循。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