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体:中甲一线主力月薪大幅缩水,一万甚至几千元的大有人在

sEliauk

《东方体育日报》发文谈到职业球员薪资话题,该报表示如今中甲的投入一年可以只有千万元,一线主力队员月工资顶薪2万元已很不错,一万甚至几千元工资的也大有人在。

报道表示,如今职业联赛风光不再,球员、教练员的薪酬也大幅缩水,压得俱乐部喘不过气来的“大合同”“变态合同”也消化得差不多了,中超俱乐部的包袱确实减轻不少。中甲俱乐部一年投入千万,中乙俱乐部一年投入几百万,一线主力队员月工资顶薪2万元已很不错,一万甚至几千元工资的也大有人在。“减负”后却仍无法按时足额发放薪酬,表明了职业俱乐部股改进展缓慢,现阶段还是靠“输血”活着的现实。

外界部分声音认为上届中国足协犯下的错误之一,是对俱乐部中性名称的“一刀切”做法,导致投资方加速抽身,或不愿意投资,导致中超联赛形势急转直下。其实,俱乐部中性名称是必须要推行的,利害关系业内人士都清楚,说“时机不对”,那么什么时候才合适?不吹不黑地说,如果不强推,恐怕这项写入“足改方案”的要求或长时间躺在文件上落不了地。

空说无凭,有据为证,当年阎世铎主政中国足协,设计中超俱乐部架构时就要求俱乐部有五家股东,避免单一投资方而带来的风险,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放缓执行,但一放缓就是20年,现在干足球的人恐怕都不记得当初还有这么一条。

所以说,强推中性名称不是俱乐部普遍日子不好过的“原错”,关键是前后五六年时间自己都了什么建设性工作,如果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那么时机永远都不对。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