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路,中国青训的积极分子

久负盛名的“曼努埃尔杯”落下了帷幕,董路带领的中国足球小将2014梯队最终获得第十名的好成绩。与达姆的比赛,可以入围中国青训年度最精彩的比赛之一。今年中国的孩子还是给我们留下了不少精彩的比赛和瞬间:“欢乐岛杯”09梯队逆转多特蒙德;1:0战胜河床;点球淘汰费耶诺德。“2034杯”小学生足球大赛决赛现场1万人现场观赛。“58同城杯”青少年国际邀请赛,决赛现场人数近2万(好奇如果换成日本,国内的媒体会怎么写?)。东亚杯邀请赛,中国u15集训队战胜日本夺冠。还有多名14.5岁的孩子,拿到了西班牙的参赛证,并在西班牙的赛场上取得进球。
如果你热爱中国足球,关注青训,今年的青训还是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希望。这当中,董路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中国足球小将的领路人,赞美和诋毁并存。
青训关乎到孩子的成长,关乎中国足球的未来。今天我们只聊青训中的董路。从董路创办中国足球小将的6年的时间,质疑声一直伴随。但是这些质疑没有阻碍中国足球小将越来越好,影响力越来越大的事实。作为一名中国足球小将的持续关注者,我认为他解决了中国青训发展两个关键性的因素。
第一就是组织起来。中国足球不缺好苗子,这是可以形成的共识。但是这些散落在全国各地的“星星们”,谁将他们组织起来?其实这工作应该由中国足协,地方足协等机构来做。在今年我们看到了中国足协在组建10岁左右年龄段的梯队,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但是在6年前,董路做了这件事。这件事对青训至关重要,而且被组织起来训练,被大众所熟知的孩子也是幸运的。否则他们当中还会有很多的人,跟大多数孩子一样,被埋没在大环境中。
第二就是走出去。走出去踢高水平比赛,我认为这是中国青训要崛起最核心的一环。过去中国的青训从开始阶段就缺少国际化竞争,导致中国足球没有能力参与到国际化竞争。封闭,保守,不思进取是导致中国足球落后的根源。我之前的文章也多次讲到:现在的中国足球还是处在封闭的计划时代。不敢走出去,不能走出去。因为走出去就露馅了。但是董路带着孩子们,从8岁开始出国大比赛。09第一次出国三场比赛丢了16个球。14梯队西班牙首战输拉玛西亚9个球。但是我们会发现后边的孩子成长越来越好。他们看到了外边的世界,他们看到了差距,他们与世界强队有直接交手的机会。只有开放才有希望,封闭保守必然导致落后挨打!
在董路的直播间,他自己也提到现在中国足球小将的“五化”。即精英化,媒体化,社会化,市场化,国际化。董路让很多孩子走进了大众的视野,让很多孩子踢上了高质量的比赛,让09的10多位孩子入选了国少的选拔队,让09的很多孩子,实现了留洋。。。
比中国足球更让人失望的是我们的舆论环境。这里必须要提到就是很多人是不懂球的,足球或许是他们情绪发泄的工具。我们聊青训,核心要聚焦在孩子的成长上。在青训的方式上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董路带着中国足球小将的孩子踢出好成绩的同时,很多的目光不是放在孩子的成长上,而是对人,对小将进行攻击。或许老话早已经给我们了答案:树大必然招风。但是还是希望中国青训的大树能多一些,这样的话我们抵抗风雨的能力会更强。董路为什么会被骂:引用我发小说过的一句话:董路就相当于一个学习氛围不好的班里突然出现的学习积极分子,打破了原先的状态,搞的学生和老师都很为难。
最后我想说,请给为中国足球做实事的人多一些包容和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