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伦敦两大中场厄德高、麦迪逊数据比较
作为北伦敦两大豪强的核心中场,厄德高和麦迪逊总是被球迷们拿来对比,这次用wyscout的数据为基础,对两大中场做一个数据对比。
各项数据的比较对象为本赛季五大联赛出场900分钟以上、打过中场位置的球员。
所有数据都按照百分比排名,比如射门次数达到90的线上,就代表超过了90%的比较对象。
1、终结能力
我在这里选取的终结能力数据包括:每90分钟射门尝试次数、每次射门xG值、真实射门转化率、禁区内触球/接到传球比值、禁区内触球次数。
其中,有几个数据需要解释一下:
1)每次射门xG值:衡量的是球员射门机会的好坏,跟主客观环境都有关系,主观环境是指球员的抢点跑位能力,客观环境指的是球员的战术地位和在阵型的站位情况;
2)真实射门转化率:衡量的球员的射门状态,也就是射术的好坏,这个值的具体计算方式是“(实际进球数-预期进球数)/射门次数”。这个数据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是也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最大的干扰项就是射门次数,如果一个球员射门次数过少,那么这个指标就会有失准的时候,因为一旦球员打进一个神仙球之后,基本就不怎么射门,那么他的这个指标有可能会非常高,但是是否就能下结论说他射术非常好呢,这就需要打个问号了;
3)禁区内触球/接到传球比值:这个是我自创的指标,指标的值没有优劣之分,只是作为一个风格数据的解析,本质目的是用来衡量球员的禁区内触球是更多靠无球跑动还是靠自己的持球往禁区里怼,这个值越高,反应球员的禁区内触球更多靠无球跑动得到。
厄德高、麦迪逊相关数据对比雷达图如上所示,其中粉色区块代表厄德高、蓝色区块代表麦迪逊。
厄德高的禁区内触球
麦迪逊的禁区内触球
可以看出,两人在终结能力还是终结风格来说,都非常相似。麦迪逊稍占优势的地方在于射门更多,且射门机会更好。
2、持球能力
我在这里选取的持球能力数据包括:每90分钟盘带尝试次数、盘带成功率、每90分钟进攻对抗尝试次数、进攻对抗成功率、每90分钟progressive runs次数、每90分钟造犯规次数。
其中,有几个数据需要解释一下:
1)每90分钟进攻对抗尝试次数:wyscout的进攻对抗概念是非常宽泛的,盘带尝试中有身体对抗、进攻当中因护球产生的身体对抗、背身拿球对抗等等都是算作进攻对抗。
2)progressive runs:是指满足一定距离的持球推进,这个没有尝试次数和成功率的概念,只要持球推进成功满足距离条件了就算作一次progressive run。
两人的持球数据对比雷达图如上所示,其中粉色区块代表厄德高、蓝色区块代表麦迪逊。
从持球来看,麦迪逊对厄德高进行了全包围,而且领先优势非常大。首先当然是战术地位不同,热刺讲究简洁快速的地面渗透,能正面塞球绝不搞复杂的配合,且麦迪逊是其中的阵眼,所以给麦迪逊大量的持球机会。
麦迪逊的持球
而阿森纳阵中拥有萨卡这样的持球高手,整个阵容是围绕萨卡来转,所以厄德高并不需要承担繁重的持球任务,而是做好威胁球的传递和禁区内的强点工作。
当然,厄德高在较少的持球尝试次数之下,成功率还是太低了,这是要批评的地方。
3、传球能力
传球数据方面的指标就丰富很多,指标直接在雷达图展示,我就调几个比较难懂的指标解释一下:
1)妙传(smart pass)
这个是wyscout独家的指标,意思是极具创造力和渗透性,直接打穿对手防线使得己方获得绝佳进攻机会的传球。需要注意的是妙传和直塞球并不完全是一回事,比如德布劳内传出很多绕开对手防线的传中都算妙传,但是不能算直塞球。
2)推进传球(progressive pass)
是指满足一定距离的向前传球,“一定距离”具体是指:传球的起点和终点都在后场,则距离为30米,传球的起点在己方半场、终点在对方半场,则距离为15米,传球的起点和终点都在前场,则距离为10米。
两人的传球数据对比雷达图如上所示,其中粉色区块代表厄德高、蓝色区块代表麦迪逊。
麦迪逊的妙传
厄德高的妙传
首先,麦迪逊在渗透性传球能力方面还是有优势。两人妙传的尝试次数、占比的量的数据都不相伯仲,但是成功率方面麦迪逊还是比厄德高高不少。
其次,厄德高在球队的转移球方面做的比麦迪逊出色不少,其向两侧传球的成功率比麦迪逊高了不少。厄德高在靠近禁区时的传球威胁也比麦迪逊要大,其向禁区内的传球成功率高不少。
4、防守能力
两人防守数据雷达图如上所示,依然是粉色区块代表厄德高、蓝色区块代表麦迪逊。
这两人都属于防守能力不强的中场,没有什么好评价的。
5、结语
厄德高和麦迪逊两人的风格比较类似,但是麦迪逊的持球比厄德高高出很多,综合来看,麦迪逊的综合能力还是要优于厄德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