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迷你谈13|对话前石家庄功夫主教练周麟【上篇】

小牛体育微报

|周导,首先祝您生日快乐,请您自我评价下执教风格和执教理念

周导:执教风格的话,我比较崇尚进攻,我对球员的要求是在训练和比赛之中向前传球的次数尽可能的多,能向前坚决向前,让无效的横穿和回传球减少。

|新赛季的中超中甲联赛,外援名额得到了进一步增多,您认为一支球队外援和国内球员的使用能不能得到平衡?

周导:其实我是赞成这个政策的,因为目前国内足球的环境中国球员太过于安于现状,尤其是年轻球员,需要有高水平的球员来刺激他们形成良性的竞争。

|最近亚洲杯的比赛您有看吗?哪一场比赛令您印象深刻?亚洲足球的发展是否打破了国内足球圈以往的认知?

周导:看了,越南对日本的比赛让我最为印象深刻,现在亚洲球队都在进步。以越南为例他们那场比赛输得非常可惜,上半场高压,后面输在了体能跟不上。其实都在进步,只是人家的进步比我们快,现在中国足球在亚洲的地位,我觉得就不要考虑太多成绩的事,先要敢拼敢抢,先把血性打出来,给国人信心。一遇到强队就先想防守,能守的住吗!

|中国足球近几年一直处于低谷期,结合最近发生的事,似乎这将是个长期的过程,您认为造成的原因是什么?

周导:刚才我也说过涉及方面挺多的,一个是体系方面,一套体系不能坚持很多年,包括青训体系,包括联赛,所有的这些方面都不能坚持很多年。前几天,我和我的发小也讨论过这些事,其实以前的青训是精英培训,精英培养。不管是一支队也好,还是一个地区也好,包括体工队的形式。以前的很多好的东西都没有得到延续,每个国家的国情和文化都不一样,体工队的精英化培养没有了,“三从一大“也取消了,那时候成绩好不就是因为这些好的东西吗!现在的青训大部分是校园足球,校园足球其实有好处,比如说有可能经过十年、二十年,有更多的年轻人喜欢足球、热爱足球、参与到足球事业当中来。因为校园足球能做到的是普及,不能做到精英化的培养。首先它没有体系,它缺少好的教练,没有成体系的训练方法,不能重点培养。因为职业球员是需要重点培养的,它需要每个球员能得到定制式的培养。现在的国字号,大家都能看出,先不说我们那一代球员,像有范志毅、黎兵、彭伟国那一批老大哥,每个人都有特点。现在国字号的球员有特点的极少,这个就是现在青训培养出的青训球员,“炒大锅饭”。就像是只有训练组织,没有个人要求。每个球员的特点都不同,性格不一样,必须有针对性的培养,而且不能是炒大锅饭。现在的校园足球通常是三十个,四十个,甚至是五十个队员一起训练,却只有一个教练,或者两个教练,那怎样培养?怎么训练?这个现状有一个长期形成的过程,而且原因太多。包括现在能进入的职业队梯队,是越来越少了,足协现在没有硬性要求,疫情那几年青少年的比赛又少之又少,造成了现在踢球的小孩也是越来越少了。所以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联赛。我个人的想法,首先足协要做的就是把联赛做好,增加联赛的球队数量,要筛选出合适的投资人,因为有些小的地方,小的城市,跟国外一样,只适合有一支中乙的球队,或者是中甲的球队,他们根本不适合,无法承受中超的球队。那就一直中甲,中乙就好了,不要想着,期望他们一年,两年就冲上中超了。如果更多的地方有中甲,中乙的球队,那中超的球队就不怕被解散了,因为现在中甲,中乙的球队投入不大,投资人也更理性的投入。

|中国足球的衰落一般认为是因为国内青训出了问题。但是亚洲范围内,如日韩等国,他们的青训已经成了一个体系,但是其他国家,如西亚的阿曼、约旦等国家也很难说他们的青训体系健全完善,但他们的进步有目共睹。作为球队教练,您从足球教练的角度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周导:这么说吧,就像很多人说的这个问题,就是注册的球员太少,想成为职业球员,想从事职业联赛的人太少了,不是真正踢球的人太少了。而且我们国家和其他国家的区别就是我们的国土面积太大了,其他国家面积很小,小有小的优势,它就能做到重点培养,它可以精英化培养。但是我们国家联赛的体系过于单一,只有超甲乙三级联赛,而且遍布全国。有些地区它就不是太适合中超球队,它只适合拥有中甲,中乙球队。这些地区就把这个级别的球队搞好,它的资金也好,它这个地区喜爱足球的人群体量也好,它只适合拥有这一级别的联赛球队,不要想着一步登天,因为投资人承受不了就会解散球队,如果未来时机成熟,地区的足球氛围成熟的时候再冲击高级别联赛也是可以的。就像是欧洲,我现在了解的多点的就是英国,英国这么小的地方,它拥有很多支球队。它社区也有,地区也有,它一个地区有着很多支球队。他们就搞好自己的球队,他不会想着什么一年两年几年就冲上高级别联赛,他们可能也在等待时机。这就是国内的联赛体系不健全,不健康,就是老想着奔顶级联赛。只有奔顶级联赛那才叫职业联赛的感觉。我觉得现在中乙联赛的联赛体系其实挺适合全国的。每个国家都不同,每个国家大小不一样,不是说只有一个中超。可以有地区式的球队,分为东西南北区,都有十多支球队,最后再弄个总决赛,这个不是不能有。不是说只有横贯一年的联赛才叫职业联赛。我也希望有一天我们国家的联赛能因地制宜,拥有适合我们国家特色的联赛。这样才能更普及,不能只有这几支队伍。球队越少,球员工作的岗位就越少,教练员的工作岗位也很少,就造成很多家庭的孩子不愿意踢球,因为竞争会比高考还激烈,那谁还去踢啊。对于退役的球员,包括梯队,不能往一线队走的球员,中国足协也应该指导他们未来的通道是什么。其实我觉得足协作为一个指导性的单位,引导这些孩子可以学什么,可以学和足球有关的专业。比如说:裁判、技术分析、体育摄影、体能教练或者数据分析、赛事组织,所有跟足球相关的行业,这都可以让这些球员去从事。像是大学专业中的运动医学,球员都可以学习,他们未来都可以去从事这些方面,如果未来他们能从事这些职业,那他们也能更快的去融入到这个行业里。因为他们从小踢球,就会更了解和热爱这个行业。

|您在赛季中途选择接手石家庄功夫,曾在一段时间内取得了7连胜的不凡的成绩.那段时期您的感受如何?

周导:刚接手的时候,也紧张,因为第一次带中甲球队,我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就是全身心投入在工作中,把工作去细化,然后做到细致入微,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位。这个紧张的心情就会缓解很多了,因为我觉得这也是一个职业教练员该做到的。我到石家庄,从7月份8月份9月份3个月,我基本每天都是两点半以后睡觉。就是不停的在看录象,看对手的比赛录像,看他们之前的录像,再跟助理教练讨论研究。那段时间,俱乐部对我的支持是很大的,因为可能是都没有想到我刚接手这么短的时间我能把成绩带成这样。对我的支持力度是很大的,完全的让我放手干。我到队之后,这个就回到之前最早最开始说的那个问题,我带队比较善于跟球员去沟通,跟球员沟通场上场下从训练比赛到平时的生活,我的情商我觉得还不算低,沟通能力比较强。徐总是我在重庆前卫寰岛踢球时期队上的守门员教练,他对我比较了解,对我很信任。所以说从到队的第一天晚上开始,先跟外援沟通,然后每一个国内球员,从老队员到年轻队员,从主力到替补,从我的战术打法思路,包括细致到球在哪个区域,你们每一个人该跑位到哪个区域,全部都用战术板,包括用PPT给他们讲,每个人都讲。每个人最起码都是一个小时左右的沟通,从战术方面一直到生活管理,因为我只有了解他们每个人的性格,他们每个人的特点,他们才能在我的战术体系中的作用和能力最大化。说实话好的成绩肯定有运气的成分,但是我觉得我已经把该做的都做到了,运气才能倾向在我这头。

|上个赛季在石家庄功夫,给您带来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觉得球队能取得第三名的关键是什么?

周导:我觉得最大的收获就是业务上,更坚定了我的战术理念,通过赛后的沟通,再通过训练复盘把我的战术打法一次又一次的强化。更坚定了我的执教思路。但是我觉得还是不够,如果今年能继续再给我一个赛季的时间那就太好了,其实一名教练员要完善一套战术打法的执行时间,让队员理解的更透彻更好的去执行,最起码是需要一个完整的赛季。我本来就是去年就是半路接手,如果能又更多的时间,可能对我的提高会更大。

|打算何时重返教练岗位呢?有没有想过有一天能够执教中超俱乐部甚至国字号球队?

周导:这肯定的,去年8月底,一支中超保级的球队喊我去,当时我不可能走,刚到石家庄带出了一点成绩,走了就太不地道了。当时我也想过保级比冲超可能要更简单一点,其实我刚接手石家庄的时候,徐总跟我谈的是保级,当时球队排名好像是第九还是第十一的,跟我说的是让我保级,他说只要能保级就行了。我当时还开玩笑呢,我说如果我冲超了怎么办。联赛一结束也有中乙中甲的球队找到我,但是那时候我还在石家庄的合同期内,所以都只是简单的一些沟通。1月份以后谈过其他俱乐部,感觉好多投资人都倾向于外教,所以说就没办法了,就只有算了。我觉得职业教练员这种情况其实很正常,尤其在现在中国足球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很不稳定,我们的本土教练员还是需要我们有过硬的业务能力和可靠的人品才能让投资人和球迷对我们更有信心。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