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物浦的香克利时代vs意甲七姐妹:老英甲与小世界杯的盛况
上一篇介绍了英格兰和意大利足球俱乐部的历史,这一篇介绍老英甲与意甲的辉煌期,这两段辉煌期是紧紧相连的,转折点就是1985年的海瑟尔惨案。
从1977-1985这九个赛季中,英甲球队7夺欧冠,其中利物浦4次,诺丁汉森林2次,阿斯顿维拉1次,可以说这是英甲的全盛时期,就连现在的英超也无法企及。在这一时期之前,英格兰球队只有曼联在1968年拿到了一次欧冠冠军,但随即进入了70年代,这是阿贾克斯和拜仁慕尼黑的时代,两队各拿了一次欧冠三连冠。直到1977年,来自英格兰的利物浦首次夺得欧冠冠军,也是英格兰历史上第二支拿到欧冠的俱乐部,随即开启了这段老英甲的辉煌。
老英甲时代:
利物浦:
香克利时代:
由伊恩拉什和达格利什领衔,横扫欧洲令人闻风丧胆的红军就此诞生,奠基人是著名的苏格兰教头,比尔·香克利。
"Some people believe football is a matter of life and death, I am very disappointed with that attitude. I can assure you it is much, much more important than that."(“足球无关生死,但足球高于生死。”),这句香克利的名言流传至今,不亚于弗格森的“My greatest challenge was knocking liverpool right off their fucking perch.”(我最大的挑战是把利物浦从他们该死的王座上踢下来)。
1959年12月,在时任主帅泰勒辞职后,利物浦做出了一个后来被载入史册的决定,任命比尔·香克利为新主帅,五年后升入英甲。1963-64赛季,香克利第一次率队夺取了联赛冠军,1965年,利物浦第一次夺取了足总杯冠军,1973年,香克利再度夺取联赛冠军,同年还拿到了欧洲联盟杯,而1974年的足总杯冠军则是他送给利物浦的最后荣誉。
1973-74赛季结束后,香克利意外的宣布辞去主教练职务,1981年9月29日,香克利因为心脏病去世。442,是老帅坚定不疑的选择,并致力于让它发挥出最大的战术效果。在那个年代,尤其在英格兰,几乎可以说没有防守,比赛大开大合,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球队开始关注战术与纪律了,这会让一场足球比赛充满了困意。战术,在当时的意大利被奉为神明,在英格兰却被视为离经叛道,香克利在英格兰足坛已经刮起了一阵旋风,为利物浦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佩斯利时代:
佩斯利时代下的利物浦在9年时间里6夺联赛冠军,3座欧洲冠军杯和1座联盟杯,从战绩上来看是利物浦名副其实的冠军教头。他率领的球队可以用战术、身体素质碾压对手,与此同时又推崇准确、华丽的传控。在整个1978/79赛季的英甲联赛中,利物浦总共打进了85球——平均每场比赛比对手多进2球。
球队安排4名防守球员,以达格利什为核心,边路拥有快马肯尼迪,凯斯、索内斯及麦克德莫特,海威通过聪明的跑位创造进球良机。
诺丁汉森林:
诺丁汉森林历史悠久,也是欧洲足坛唯一一个欧冠冠军超过顶级联赛冠军的球队,在1979和1980年连续两次站上了欧洲之巅,领路人就是他们的传奇主教练布莱恩·克拉夫。
1975年1月6日,克拉夫正式成为诺丁汉森林的主帅,在带队踢了两个赛季的英格兰乙级联赛后,1977-78赛季,以升班马的身份夺得英甲联赛冠军。这是诺丁汉森林历史上第一个英甲冠军,也是他们唯一的一个顶级联赛冠军,可以说“凯泽斯劳滕神话”的源泉就是诺丁汉森林。
1978-1979赛季,诺丁汉森林首次出征欧洲冠军杯,1比0击败马尔默,历史性首次夺得欧冠冠军。1979-1980赛季,再次出征欧冠的诺丁汉森林连续第二个赛季杀入欧冠决赛,1比0力克汉堡,成功卫冕。
在英国足坛,没人会忘记克拉夫所说的一句话:“我不会说我是这一行里最棒的主教练,但我绝对是顶级之一。”他治下的球队以地面短传配合为主要特点,这在七八十年代“长传冲吊”大行其道的英国足球圈来说,可谓是一股清流,而他也曾经说过,“如果上帝想要我们在空中踢球,那么我会把草坪放上天空。”
阿斯顿维拉:
被中国球迷戏称为“切尔东”的维拉在英格兰足坛也拥有自己的辉煌历史,七夺英格兰顶级联赛冠军和七次英格兰足总杯,但6次联赛夺冠都发生在1910年之前,标准的远古大神。
经过了70年的沉轮和蛰伏,当时针来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维拉迎来了自己的巅峰。1980/81赛季,在主帅巴顿的带领下,球队以61分的骄人战绩登上了阔别70年的甲级联赛冠军。在1981/82赛季,维拉杀入欧冠决赛,1-0力克拜仁慕尼黑,捍卫了英格兰球队在1977年-1985年的九年之间蝉联欧冠的荣誉。
随着埃梅里的加盟,人们对维拉重新充满了希望,本赛季极有可能获得第四,从而在下赛季重返欧冠。
1977-1985欧冠成绩:
1977:利物浦
1978:利物浦
1979:诺丁汉森林
1980:诺丁汉森林
1981:利物浦
1982:阿斯顿维拉
1984:利物浦
1977-1985联盟杯成绩:
1976:利物浦(开启了利物浦王朝)
1981:伊普斯维奇
1984:托特纳姆热刺
1977-1985优胜者杯成绩:
1985:埃弗顿
7次欧冠,3次联盟杯,1次优胜者杯,6队夺得欧战冠军,无愧为英格兰足球皇冠上的明珠。
然而好景不长,英格兰足球在1985年遭遇了空前的灾难,这就是海瑟尔惨案。不仅仅是利物浦在欧冠决赛中输给了来自意大利的尤文图斯,更宣布了一个时代的结束,也宣告了另一个时代的到来,这个时代就是意甲的“小世界杯”时代。
意甲“小世界杯”时代:
说起意甲,可以说收割了第一波流量红利,从以前的集锦,录播直到95年央视开始现场直播,绝大部分足球迷几乎都是意甲球迷。让人耳熟能详的意甲“七姐妹”,尤文图斯,AC米兰,国际米兰,罗马,拉齐奥,佛罗伦萨,帕尔马,还有球王加盟的那不勒斯,佩鲁贾,雷吉亚纳,桑普多利亚,还有远古三大神中的两位,热那亚和博洛尼亚。一个个熟悉的名字,我也是95年开始观看国米的比赛,成为了一名忠实的国米以及意甲粉丝。
当时的知名球星几乎都在意甲,不仅仅是强队,每支中下游球队也会有至少一名享誉全世界的超级球星。联赛无弱旅,这句话出自这个时期的意甲,以下每队只列举一个球星(或者组合),不再一一列出:
尤文:齐达内
米兰:三剑客
国米:三驾马车
罗马:托蒂
拉齐奥:内斯塔
佛罗伦萨:巴蒂斯图塔
帕尔马:卡纳瓦罗
那不勒斯:马拉多纳
布雷西亚:巴乔
雷吉亚纳:博纳佐利
佩鲁贾:利维拉尼
桑普多利亚:曼奇尼
AC米兰(1991/1992赛季至1994/1995赛季):
1985年贝卢斯科尼入主AC米兰,可以视为世界足球的“霸权”从英格兰转移至意大利的标志。荷兰三剑客,巴雷西、马尔蒂尼,涌现出了大批球星。在萨基和卡佩罗两位主教练的带领下,AC米兰3夺欧冠,并在联赛中保持了58场不败的纪录,成为当时欧洲最成功,最顶尖的球队。
尤文图斯(1995/1996赛季至1997/1998赛季):
尤文图斯完成了一项壮举——连续3个赛季闯入欧冠决赛,1996年,斑马军团登顶欧洲,但在随后的两年中,都在决赛负于多特蒙德与皇家马德里,连续两年屈居亚军。那支尤文图斯坐拥无数球星,蒙特罗、齐达内、德尚、戴维斯、皮耶罗、维埃里等。此外,他们在三年间两度获得意甲冠军。
罗马(2000/2001赛季至2002/2003赛季):
2000/2001赛季,罗马夺得了阔别18年的意甲冠军,球队攻守均衡,阵容无明显短板,既有托蒂、巴蒂斯图塔等球星攻城拔寨,也有卡福、萨穆埃尔等铁闸镇守后场,还有像中田英寿这样能够为球队带来更多可能的球员。
悲情国米:
90年代的国际米兰号称“球星黑洞”,1995年莫拉蒂入主国际米兰,大力投资,原希望像他的父亲一样将国米推向第二个“大国际时代”。但一系列政策的失误,操之过急的心态,使得球队的教练和球员走马灯式的更换,成绩不如远尤文和同城死敌AC米兰。唯一的收获是阿根廷“小将”萨内蒂。看着罗纳尔多的泪水,这个时期的国米球迷确实需要一颗大心脏。
那不勒斯:球王时代的降临
1984年夏天,马拉多纳转会至那不勒斯,以一己之力将球队从保级队变成了冠军球队。1987年5月10日,1比1战平佛罗伦萨后,那不勒斯史上首次夺得意甲冠军,并在当赛季同时拿下意大利杯,成为“双冠王”,1989至1990赛季再次赢得联赛冠军。此外,马拉多纳还率队称雄欧洲,夺得1988至1989赛季欧洲联盟杯和1990年欧洲超级杯冠军。
随着球王的离开,那不勒斯虽然有过几段惊艳期,但一直无法品尝到冠军的滋味,下一个联赛冠军则要等到33年之后,主帅是斯帕莱蒂。
意甲“小世界杯”时代的欧战成绩:
欧冠:
1985:尤文图斯
1989:AC米兰
1990:AC米兰
1994:AC米兰
1996:尤文图斯
联盟杯:
1989:那不勒斯
1990:尤文图斯
1991:国际米兰
1993:尤文图斯
1994:国际米兰
1995:帕尔马
1998:国际米兰
1999:帕尔马
优胜者杯:
1984:尤文图斯
1990:桑普多利亚
1993:帕尔马
1999:拉齐奥
5次欧冠,8次联盟杯,4次优胜者杯,7队夺得欧战冠军,无愧为“小世界杯”。
对比老英甲和意甲“小世界杯”时期的欧战成绩,欧冠数英甲领先,联盟杯和优胜者杯意甲领先,总体战绩几乎持平。
随着1985年“海瑟尔惨案”和2007年“电话门”事件的发生,两段辉煌期都戛然而止,那英格兰和意大利足球届是如何调整的呢?请看下一期“英超的诞生和意甲的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