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智利足坛的那个灰姑娘的故事
黄柏晨
外媒《Golden Times》在一篇文章中回顾了智利小俱乐部圣菲利普在1971年创造升班马夺得智利甲级联赛冠军的奇迹的故事。
故事始于一次足球热潮。
当智利举办1962年世界杯后,智利足协相信,在席卷全国的足球热潮推动下,他们可以将智利国内顶级联赛的参赛球队数量扩大到18支。
在智利,增加联赛参赛球队数量始终面临着风险。这既是因为考虑到智利国土狭长,俱乐部到客场踢比赛路途遥远,也因为许多智利俱乐部缺乏经济实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让某些俱乐部长途跋涉赴客场与经济孱弱的当地球队比赛,根本就没有意义。
但智利在1962年世界杯上夺得第三名,费尔南多-里维拉(Fernando Riera)执教的那支球队拥有一批才华横溢的球星,包括莱昂内尔-桑切斯(Leonel Sanchez)、埃拉迪奥-罗哈斯(Eladio Rojas)、阿尔贝托-福伊鲁(Alberto Fouilloux)、米萨埃尔-埃斯库蒂(Misael Escuti)、曼努埃尔-罗德里格斯(Manuel Rodriguez)、阿丹-戈多伊(Adan Godoy),以及在智利家喻户晓的进攻型中场球员杰米-拉米雷斯(Jaime Ramirez)等。随着时间推移,这些球员的名字变得越来越富有传奇色彩。
1962年世界杯后,智利民众对足球热情高涨,因此智利足协决定推动联赛扩军,让一些地处山区的球队也能加入进来。在当时,已经有多家不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的球队参加智利联赛,例如位于港口城市瓦尔帕莱索的圣地亚哥流浪者(Santiago Wanderers),以及位于海滨城市比尼亚德尔马的埃弗顿(Everton)。但除了农业重镇塔尔卡的流浪者(Rangers)和矿业城市兰卡瓜的奥斯金斯(O’Higgins)等极少数特例之外,很少有球队来自远离海岸的智利城市。
或许是为了填补这一缺憾,智利足协允许瓦尔帕莱索以东大约74英里的小城圣菲利普(San Felipe)的球队加入国内联赛。那支小城球队圣菲利普(Union San Felipe)成立于1956年,由两支业余球队“Tarcisio”和“Nacional”合并而成,也被当地球迷称作Uni-Uni。在业余联赛征战一年后,圣菲利普于1957年加入智利第二级别联赛。
1960年,圣菲利普在智利乙级联赛(Segunda championship)排名第三,积分比冠军球队Green Cross-Temuco少了6分。而在次年,这支球队在乙级联赛排名第二,积分只比冠军Union La Calera低2分,并升入了甲级联赛。
(图)1971年,圣菲利普球队合影
但随着时间推移,智利国内的足球热潮逐渐消退。作为升班马,圣菲利普在升入甲级后的头两个赛季分别排名联赛第9和第8,不过他们很快遭遇到困扰绝大多数低预算球队的问题:降级。在征战甲级联赛的第三个赛季,Uni-Uni排名联赛第15,积分只比降级区高了3分。1965和1966年,圣菲利普排名联赛第14;1967年,圣菲利普排名上升到第8,但到1968年,他们又降入了乙级联赛。
到1968年时,智利足协将国内球队划分为两大类,分别是位于首都圣地亚哥的球队,以及位于其他城市的球队。按照新的联赛规则,智利俱乐部不再每个赛季与其他球队进行主客两回合循环比赛。首都俱乐部参加都市锦标赛(Metropolitan championship),其他俱乐部参加地方锦标赛(Provincial championship),在这两项锦标赛中排名靠前的球队会进行一项叫做“荣誉锦标赛”(Championship of Honour)的新赛事,而排名靠后的球队则会进行“升级”( Promotional)赛。
圣菲利普在1968年的地方锦标赛中排名倒数第二,在“升级”赛阶段排名倒数第一,并因此降入乙级联赛。这支球队在乙级联赛征战两年,1970年又以乙级联赛夺冠的成绩重返智利国内顶级联赛。
谁都不曾料到,那会是让许多人惊喜的另一次热潮的开端。
作为圣菲利普主帅,路易斯-圣提巴内斯-迪亚兹(Luis Santibañez Diaz)当时还不到40岁,不过他执教足球俱乐部的履历已经超过二十年。在距离圣地亚哥以北大约830英里的港口城市安托法加斯塔(Antofagasta),圣提巴内斯在青年时期就开始执教成年队了。
圣提巴内斯从安托法加斯塔开始了自己的教练生涯,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他曾到厄瓜多尔和卡塔尔等国家执教球队。但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圣提巴内斯在智利并非家喻户晓的人物,而只是一位还在积累经验的年轻教练。
当圣菲利普邀请他执教时,圣提巴内斯已经非常了解这家俱乐部,因为他曾于60年代初期担任圣菲利普青训教练,队内许多球员在几年前都是他的学生。教练与球员之间的彼此熟悉,对于圣菲利普后来赢得成功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在当时,他们都不知道球队将会创造奇迹。
圣菲利普于1968年降入智利乙级联赛,当时圣提巴内斯正执教邻市洛斯安第斯球队Trasandino。1969年,圣菲利普仍然征战乙级联赛,圣提巴内斯在距离该市以北数小时车程的科金博(Coquimbo)执教。而到了1970年,这位年轻教练成为了圣菲利普主帅,以领先南部球队Iberia Bio-Bio1分的优势,成功重返甲级联赛。
那一年(1970年)智利国内联赛发生了许多奇怪的变化。年初,一家叫做Ferrobadminton,数十年前由Ferroviarios(铁路工人)和Badminto合并而成的俱乐部决定分裂,双方在当赛季共用一座比赛场馆和球员阵容。俱乐部成立已有26年的Universidad Tecnica也在赛季之初解散,不过在俱乐部历史上,他们在智利甲级联赛的名次从未高于第四名。
一家叫做“都市圣地亚哥”(Municipal Santiago)的俱乐部失去了球场和球迷,但他们满足于每个赛季都排名联赛中游。而这种态度激怒了智利足协。
智利足协一直计划让圣地亚哥的小俱乐部迁离首都——这也是为什么Iberia和Green Cross等曾经位于圣地亚哥的球队搬到了南部城市。因此,智利足协强制要求“都市圣地亚哥”到其他城市踢主场比赛。经过几个月的寻找,距圣地亚哥以南60英里的Rengo同意提供场馆,这意味着球队在圣地亚哥训练,而比赛日则“代表”Rengo出战。
但Rengo从未真正将“都市圣地亚哥”视为主队,“都市圣地亚哥”似乎也无意吸引当地球迷,在球衣上仍然印着圣地亚哥的盾徽……这支球队1970年排名联赛积分榜末名,并在一年后解散。
另一方面,重返智利甲级联赛的圣菲利普对主帅圣提巴内斯提出了一个要求:他们没有要求他带队夺得冠军奖杯或奖牌,只希望球队能够成功保级。
圣菲利普并没有疯狂购买或租借球员以增强球队实力,而是只签约了一名巨星:在1962年世界杯上帮助球队赢得第三名,不过当时已经40岁的杰米-拉米雷斯。拉米雷斯在1962年世界杯后曾到三个国家踢球,参加了两届世界杯——虽然已经步入职业生涯末期,但对一支成立不到15年,刚刚升入甲级联赛的球队来说,他仍然极具号召力。
(图)杰米-拉米雷斯
与拉米雷斯相比,圣菲利普签约的另一名球员虽然名气逊色许多,但从长远来看对球队的帮助更大。乌拉圭射手维克特-格拉菲尼亚(Victor Uruguay Graffigna)此前一个赛季效力于Quillota球队San Luis,与圣菲利普的几名球员成为好友,所以他接受了圣菲利普的邀请。
智利甲级联赛1933年创办,直到1950年,埃弗顿(Everton)才作为第一支非首都球队赢得联赛冠军。1952年埃弗顿再次夺冠,圣地亚哥流浪者(Santiago Wanderers)于1958年和1968年夺冠,而1952-1970年间,其余年份的联赛冠军都被智利首都球队包揽。
但在1971年,圣菲利普完成了这一惊人壮举。
根据足球历史学家Edgardo Marin Mendez在《Historia de los Campeones》一书中的记载,在那个年代,智利报纸曾评价圣菲利普 “实力不够参加甲级联赛”。在当时,这支球队签约了三名来自San Luis的球员,包括格拉菲尼亚、拉米雷斯以及刚刚在Huachipato租借期满后回归球队的拉斐尔-亨里克斯(Rafael Henriquez)。
1971年,智利甲级联赛重新采用常规的循环比赛规则,而不再将联赛划分为都市锦标赛和地区锦标赛。
圣菲利普在前两场比赛中获胜,但当时人们还不以为意。由于对征战顶级联赛感到兴奋,许多升班马都开局不错,不过球迷们相信圣菲利普的第三个联赛对手智利大学俱乐部(Universidad de Chile,在之前12个赛季的联赛中6次夺冠)会将他们打回原形。
让人始料未及的是,圣菲利普4-3客场战胜智利大学,随后与流浪者队(Rangers)1-1战平,紧接着又以6-1的大比分战胜智利国内历史最悠久的俱乐部之一,位于首都圣地亚哥的奥达克斯(Audax Italiano)。至此,圣菲利普连续5场比赛不败,这支“灰姑娘”球队在重返智利甲级联赛短短45天后就登顶积分榜榜首,与邻城俱乐部卡拉雷联(Calera)积分相同——在这两支球队的比赛中,卡拉雷联4-1获胜,圣菲利普的连续不败纪录被终结。
圣菲利普在两周后再次输球,球队前景遭到智利媒体质疑,因为接下来他们将对阵卫冕冠军科洛科洛俱乐部(Colo Colo),后者同样保持不败,并且拥有数量庞大的球迷……但圣菲利普毫不慌张,在与科洛科洛一役中,这支由“直到比赛最后一秒都会奔跑”(圣提巴内斯语)的勤奋球员组成的球队在0-1落后逆境下2-1反败为胜,取得了联赛前9场比赛中的第5场胜利。
从那之后,人们开始关注圣菲利普,这支来自山区的球队每周都能吸引到一批新球迷。
圣菲利普的球员们信任主帅圣提巴内斯,对他言听计从。“他对我们的唯一要求就是赢球。”格拉菲尼亚在今年2月接受采访时说。与此同时,老将拉米雷斯在球场内外都与年轻队友们相处得很好。
“那是一支非常简单、谦虚的球队。”格拉菲尼亚回忆道,“但球队也会为了实现目标全力以赴。赢球是我们的梦想,我们希望无论在主场还是客场,每个星期天都能赢球。”
(图)格拉菲尼亚
在这样的团队愿景之下,圣菲利普的前锋会参与防守,而后卫也会参与进攻——从某种意义上讲,在米歇尔斯和荷兰国家队将“全攻全守”战术发扬光大三年前,圣菲利普就展现了这套理念。圣菲利普一线队拥有1名老将和18名年轻球员,每一周,他们的快速触球和勤奋态度都让人惊讶。
智利足球历史学家Marin在他的书中写道,圣菲利普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是所有球员都愿意为团队做出贡献,在每场比赛中拼劲全力。“球员信任圣提巴内斯,而球队战绩表明,他们继续信任圣提巴内斯是明智的。”
毋庸置疑的是,圣提巴内斯的足球理念之所以被接受,部分原因在于在圣菲利普11名首发球员中,有4人都曾是圣提巴内斯执教青年队时的弟子。
“他只会告诉我们怎样处理球,没有别的。如果我们丢了球权,那就应当尽快将它抢回来。”格拉菲尼亚说,“所有球员都知道该做什么。没有任何人会认为圣提巴内斯是错误的,而我们的表现也达到了他的期望值。”
在1971年智利甲级联赛中,格拉菲尼亚为圣菲利普打进15球,他的队友、绰号“El Poroto”(果冻豆)的曼努埃尔-努涅斯(Manuel Nunez)打进14球,拉米雷斯也有1球入账。格拉菲尼亚在那个赛季的智利甲级联赛射手榜中排名第5,只落后于3名智利球员,以及效力于智利大学俱乐部,当赛季打进25球的巴拉圭人Eladio Zarate。
对这名乌拉圭射手来说,赛季打进15球堪称壮举,因为他两年前曾遭遇断腿,在之前一个赛季效力San Luis期间不得不在球队总部住宿。
1971年10月,当圣菲利普再次击败科洛科洛,夺冠看上去成了一个合理的目标——尽管在赛季之初这让人几乎无法想象。圣菲利普距离连续赢得智利乙级和甲级联赛冠军只有一步之遥,在他们之前,从未有任何一支球队实现像这样的目标。
联赛倒数第二轮,圣菲利普凭借格拉菲尼亚在最后一分钟的进球,击败迪康塞普森(Deportes Concepcion)。而末轮比赛中,圣菲利普在战胜洛塔斯维格(Lota Schwager)后举起了俱乐部历史上的第一座智利甲级联赛冠军奖杯。
圣菲利普在那个赛季从未连续两场比赛失利,也没有在主客场比赛中输给过同一个对手——有5支球队在与他们的联赛两回合比赛均告负。在赛季最后13场比赛中,圣菲利普仅输一场,不过当时他们已经锁定联赛冠军锦标。球迷们开始打出巨幅标语“Del Ascenso a la Libertadores”(从降级到南美解放者杯),因为在圣菲利普之前,没有任何一支智利球队在升入甲级联赛后的首个赛季就夺冠并获得参加南美解放者杯的资格。
遗憾的是主帅年轻、球员缺乏经验的圣菲利普似乎并没有为接下来的赛季做好准备。
“我们在南美解放者杯的比赛中发挥糟糕。”时隔近50年后,格拉菲尼亚在Quillota的家中说,“我们不够认真,没有做我们需要做的事情。”
在当时,首轮南美解放者杯由来自两个国家的四支不同球队循环比赛,由于圣菲利普的主场规模没有达到要求,他们不得不在圣地亚哥进行主场比赛。圣菲利普在圣地亚哥的一场比赛中3-2战胜智利大学俱乐部,不过那也是球队在首轮南美解放者杯比赛中的唯一一次获胜,他们最终以排名垫底的成绩被淘汰。
“我们在南美解放者杯有些自视甚高,高估了自己的实力。”格拉菲尼亚说道,“我们在与其他球队比赛时不够聪明。”
作为智利甲级联赛卫冕冠军,圣菲利普在1972年排名联赛倒数第二,积分只比降级区高了2分。降级阴影一直笼罩着这支球队……1973年,圣菲利普在最后一轮前与智利天主大学俱乐部(Universidad Catolica)并列倒数第一,凭借末轮比赛的胜利(天主大学输球)堪堪保级。但到了1974年,圣菲利普排名垫底,再次降入乙级联赛。
智利足坛的灰姑娘故事也到此结束了——在短短五年时间里,圣菲利普从乙级升上甲级联赛并勇夺冠军,随后又重新降入了乙级。
(图)路易斯-圣提巴内斯
但对至少三个人来说,圣菲利普夺冠意义重大。圣提巴内斯执教圣菲利普夺冠后接着在这支球队待了一年,随后与圣地亚哥球队Union Española签约,并于1973、1975和1977年夺得智利甲级联赛冠军,还曾在1975年夺得南美解放者杯亚军。1976年,Union Española与埃弗顿(Everton)并列积分榜第一,由于在加赛中失利屈居亚军。1979年,圣提巴内斯成为智利国家队主帅,率队夺得1979年美洲杯亚军,只因为净胜球的劣势排名低于冠军巴拉圭。1981年,圣提巴内斯带领智利国家队跻身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决赛圈。
前圣菲利普中场球员曼努埃尔-加蒂(Manuel Gaete)后来加入了Union Española,追随圣提巴内斯赢得1975年智利甲级联赛冠军,整个赛季打进4球,只缺席了两场比赛。
格拉菲尼亚在圣菲利普夺冠赛季打进15球,1972年他与Union Española签约,但由于身患疥疮,他在那支球队的出场时间大幅减少——疥疮扩散到格拉菲尼亚的胸部和臀部,难忍的瘙痒令他几乎无法踢球。
“没人相信我。”格拉菲尼亚回忆说,“在当时,考虑到我的身体情况,医生们甚至不明白我为什么还能踢球。”
格拉菲尼亚因为他的身体情况被人们取了一个绰号:“sarnoso”(患疥癣的一个),不过其职业生涯并未就此终结。他后来曾在墨西哥俱乐部帕楚卡(Pachuca)、荷兰联赛以及新兴的美国足球联赛效力,名字变成了Uri(乌拉圭的英文缩写)Banhoffer(他母亲的姓氏)。
“俱乐部主席看到了我的名字,觉得太长,所以将它缩短了。”格拉菲尼亚在二十世纪80年代初退役,退役后曾尝试执教球队。“当教练不适合我。”他说。
智利国家队在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上输掉了所有比赛,圣提巴内斯的声誉也因此受到影响。在那之后,圣提巴内斯再也未能执教球队赢得智利甲级联赛冠军;虽然他仍然对自己的执教水平有信心,但他没有得到第二次执教智利国家队的机会。圣提巴内斯于2008年逝世,不过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圣提巴内斯因为被指控让球员吃药而名声受损。在2013年的一档电视节目中,一名叫做杰米-拉米雷斯(Jaime Ramirez,译注:与曾效力圣菲利普的杰米-拉米雷斯不是同一人)的前球员证实了这一点。
但在格拉菲尼亚看来,圣提巴内斯就像是1971年那个神奇赛季的代名词。
“我们崇拜他。”格拉菲尼亚说,“那个赛季改变了我们的人生。”
自从1974年降级,圣菲利普在那之后的20年间起起落落,犹如坐过山车。圣菲利普于1982年重返智利甲级联赛,但未能像在12年前那样创造奇迹,四年后又降入乙级;这支球队在1988年升上甲级,1989年却再度降级,此后连续10年都未能升级……
在新千年之初,圣菲利普重返甲级——距离圣菲利普首次成为智利乙级联赛冠军30年后,这支球队在前球星劳尔-托洛(Raul Toro)的执教下再获乙级联赛冠军,随后在甲级联赛待了6年。几年后,圣菲利普又于2009年赢得俱乐部历史上的第三座智利乙级联赛冠军奖杯。另外,他们还夺得国内历史最悠久的杯赛之一“智利杯”(Copa Chile)的冠军,并因此拿到了参加南美俱乐部杯(Sudamericana Cup)的资格。
2013年至今,圣菲利普一直努力重返智利甲级联赛——自进入智利足球联赛体系的61年间,圣菲利普在甲级联赛征战了24个赛季。这家俱乐部过去十年颇为动荡,已经更换了超过20名主教练。
随着时间推移,圣菲利普球迷越来越怀念1971年的光荣岁月。
“那段往事太特别了。”格里菲尼亚说。